中职数学课的演讲艺术

点赞:5202 浏览:191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重点论述了中职数学教师如何做一名好的演讲者,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思维,积极地融入演讲的意境之中,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知识.

关 键 词:中职数学课学习热情

不少中职学生厌学,而且特别不喜欢学习数学,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名中职数学老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充分融入数学课堂呢?在加拿大出国学习时,培训的老师都称呼自己为演讲者,当时笔者就觉得这是一个多么有的称呼,中职数学老师为什么不在课堂上做演讲者呢?给听众出题,设悬疑,是演讲中常用的技巧之一.一个好的演讲者,应最大限度地使听众想演讲者所想,充分调动听众的大脑思维,积极地融入演讲的意境之中.在中职数学课堂要如何做个好的演讲者呢?

一、开篇出题,引导听众

在新课开始时通过一些具体的情景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来顺利地把学生带进课堂.

如在讲授“角的概念的推广”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看《星跳水立方》的视频,再向学生提问:运动员反身翻腾一周半以及向前飞身翻腾两周这些情况,运动员在空中转了多少度?向前飞身翻和反身翻有什么不同?以一个电视节目作为情景提出问题,可以自然地引入教学内容.学生在初中学过的角的范围不超过360,之前的知识目前对他们来说是不能解决这个情景问题的.老师这时可以顺势引出课题“角的概念的推广”,水到渠成地给出正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进而帮助学校解决情景问题.

再比如在讲“象限角的一半所在象限”问题时,向学生提问:英国国旗中文又俗称什么旗?开始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本节课与英国的“米’字旗会有什么联系.接着老师给出一个例题:已知角是第一象限角,则是第几象限角呢?老师在黑板上示范并得出结论,在坐标系中画出来并用彩色粉笔画出区域写上“1”.接着让学生按照老师的示范,分别求出第二、三、四象限角的一半所在的象限和区域在同一坐标系中标出,用不同色彩的粉笔画出区域.最后同学们惊喜地发现:最后的图形居然是个大大的“米”字.只要找到相应的数字就能很快地把某个象限角的一半找到,学生在这节课上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职数学课的演讲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数学课堂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课堂的开场白是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一堂课下来不仅老师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在思考中印证了问题的答案,做到了充分融入课堂,做到了乐学.

二、中间出题,承上启下

把问题放在课堂中间,有总结归纳的作用,又有承接下文的作用,还能让平静的课堂活跃起来.

如对数函数课堂:一般的,形如y等于logax(a>0且a≠1)的函数叫对数函数.像这种定义,笔者认为教学时就按照课本直接给出,没必要转弯抹角.本节课关键是对数函数图像的性质.用描点法作出特殊函数如y等于log2x的图像,向学生提出问题:y等于log2x的图像与y等于2x的图像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这时让学生对照当时课本上作y等于2x的图像时列的表格,细心的同学会发现:y等于2x中y(x)的取值竟是y等于log2x中x(y)的取值.再提问,如果指数函数y等于2x过点(a,b)则对数函数y等于log2x过哪个点呢?学生做出回答后再追问:点(a,b)与点(b,a)有什么位置关系呢?最后学生得出了它们的图像关于直线y等于x对称.接着让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y等于0.5x的图像作出y等于log0.5x的图像.最后再让学生把对数函数的性质和对数函数的性质对照起来研究填表,老师帮助完善.学生在旧知识的帮助下可以更加自然地接受和理解新知识.

目前,反函数在中专数学教学新大纲中已不作要求,但笔者觉得这个思想还需要向学生渗透.在学生看来,这两个函数是独立的个体,根本没什么联系.在两者之间老师加入一些问题,让平静的课堂激起小小的浪花.

课堂中间老师出道题,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不仅学习了新知识,而且回顾了旧知识,使得学生反思“上”,期待“下”.因此看似严谨的数学课堂也就灵动起来,教学效果也会比较理想.

三、最后出题,点明主旨

一些教学内容往往在讲过例题后,学生还是对概念很模糊.这时老师在最后提出相应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达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如在学习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相关知识时,先让学生学习具体直观的例题.老师引导学生设出未知量,列出相应的不等式,最后把问题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如:

maxz等于5x+4y(1)


3x+4y≤250(2)

2x+y≤100(3)

x≤0(4)

y≤0(5)

这时,老师开始提问:

(1)本题的目标是什么?(求z的最大值―目标函数);

(2)决定z取最大值的量是哪些?(x,y――决策变量);

(3)(2)―(5)在题中起什么作用?(约束x,y的取值――约束条件).

这些概念在例题介绍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说明,比老师直接将概念告诉学生的教学效果好.学生在学习用表格法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学生搞不懂怎么确定换入变量和换出变量.笔者在处理时,也是先看具体例题,根据表格法的基本思想给出四个字“大入小出”,学生念起来顺口又好记.通过事实与理论合并教学,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

四、前后出题,首尾相顾

数学课堂也讲究前后呼应,前面出题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出题是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开始的问题.

复数是整个中学阶段的数系最后的完善和发展,也是自动化专业的电工基础课程上会用到的知识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课程的相关概念描述与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本单元新教材放在职业模块.

课堂伊始,老师向学生提问:初中解一元二次方程时Δ为什么要大于0呢?学生说出答案:偶次根号下被开方数不能小于0.接着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从小学到初中数系扩充的过程.回顾后,老师开始引入新教学内容:数系扩充的过程体现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同时体现了数学发生、发展的客观需求.本节课就要解决Δ<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

这样就很自然的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接着介绍复数的一些基本知识,让学生体会人类理性思维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最后,老师让学生板书解方程:,再列举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训练,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复数是实数的扩展,复数集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了数集理论,它从新的途径沟通了数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本节课伊始老师先抛出一个同学们都知道答案的问题,接着回顾数系的扩充过程,言下之意数系还有待再扩充才能解决发展的客观需求.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解决Δ<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首尾相顾,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明白了数系扩充的必要性.

其实,数学课作为演讲课实属不易,要把数学课演讲得严谨而又不失活泼是笔者一直以来的追求.老师在实际上课时的提问应该根据课题的特点进行设置,简单易懂的放前面;前后呼应的放中间;需要深刻反思的,前后出题,相互呼应.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课题都必须这样来做,关键还是要因“材”施教,这个“材”包括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电大海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