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办非地质类专业的地质实习教学

点赞:13610 浏览:576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前国内矿业和工程施工的相关专业大多开设地质学作为专业基础课.面向非地质类专业开设的基础地质课程,地质实习环节要突出其针对性和应用性.本文主要以笔者所工作学校为例,探讨新办非地质类本科专业目前地质实习的开课情况和将来的教学改进方向.

[关 键 词]非地质专业地质实习攀枝花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22-0036-02

非地质专业的地质学课程是指笔者任教的攀枝花学院针对采矿工程、土木工程等非地质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地质学基础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地质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打下必备的地质学基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室内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教学两部分)也是地质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锻炼.

近年来,随着学校的发展和专业规划的需要,校方有意进一步申办资源勘察类专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探索一套成熟的针对非地质类专业的地质实习教学体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下文提到的相关内容均是针对非地质类专业的.

一、地质实习教学的注意事项

针对非地质学专业学生,关键是在教学中掌握好讲什么、讲多少.讲的内容太繁多、太深入,非专业学生吸收有限而且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讲得太少和粗糙又达不到特定工科专业(如采矿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对地质知识的应用性要求.

因此,针对非地质学专业学生的地质实习教学,针对性、特殊性、趣味性这三点是核心.教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都是非地质类的工程专业,要充分考虑到各专业自身特色及其与地质学的联系,通过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为其开启地球科学世界的新视野.比如,对于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强调常见岩石、矿物的识别,构造对矿产的储藏和破坏、对后期开采工作的影响,并对地质勘探工作有一个综合而全面的了解.而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则侧重于区分三大类岩石,了解不同类别岩石之间力学属性的差异,以及褶皱、断层、节理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二、现有条件的优势与劣势

学校坐落于祖国西南边陲著名的资源型城市――攀枝花.除了钒钛磁铁矿外还有数十种优势矿种,丰富的地质现象也被众多国内外地质学家赞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目前已有国内著名地质院校如成都理工大学在本市建立地质实习基地.目前学校已形成采矿、选矿、冶金和环境工程的一条龙专业体系,进一步的专业规划蓝图将着手创办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针对目前已有专业的地质学实践教学,已建成容量近700件岩石、矿物的标本库以及一条约20公里的实习观察路线,其中观察点14个,教学内容丰富.

但偏向应用型的专业设置使得学校相关专业停留在中下游产业,如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并且这些专业中不乏新开办专业,地质课程的实践教学才刚起步,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土木工程专业虽说作为西南地区口碑较好的成熟专业,但由于前期缺乏地质类专业教师,其工程地质的实习内容更侧重于工程方面而非地质方面.所以,探索一套针对非地质专业的攀西地区地质实习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

三、地质实习教学体系现况

(一)前期理论教学分为两个阶段

1.理论课程教学阶段.针对非地质学专业学生,完成基础地质学的学习.如采矿工程专业完成约60学时基础地质学、矿山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土木工程则是40余学时的工程地质学课程.

2.实习预备知识的理论教学阶段.结合攀枝花地质的实际情况介绍区域地质概况,包括岩浆、地层、构造等,以支撑野外实践教学体系.说明需要上交的实习材料,强调学生在实习中围绕完善这些材料进行知识的升华、实践能力的形成.多数学生表示,这一阶段的讲解将之前学的零散基本知识联系在了一起,理论知识开始由“平面的、零散的”变为“立体的、综合的”.

(二)实习课程内容设计包括:

教学实习总体分为路线地质教学、野外材料室内整理和地质实习报告编写三个阶段.

1.路线地质教学阶段.地层、矿物岩石、构造教学路线为主,以老师讲解、学生观察为主,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并进行野外工作方法的基本技能训练,即在回答“是什么”的同时初步掌握野外操作规程与基本方法.

新办非地质类专业的地质实习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质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野外材料室内整理阶段.这一阶段进一步熟悉野外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进行以地质简图制作为核心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初步训练.这一阶段对良好工作素养的养成尤为关键.

3.地质实习报告编写阶段.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地质报告的编写工作,以文字结合图件的方式将实习区的地质现象准确客观地表达出来.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根据已有资料综合分析地质现象并将其呈现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对于非地学类专业学生,此阶段目标为:在教师指导以及查询现有资料的前提下,能基本弄懂“为什么”即可.

(三)地质实习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具体安排可以分为野外作业和室内报告编写两个阶段:

1.通过野外作业完成的教学内容.熟练阅读和使用纸质地形图,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观察、识别各种基本地质现象,掌握其记录描述方法并绘制信手剖面图.

野外地质内容依次囊括了喀斯特地貌、生物碎屑灰岩、碱性正长岩带、靠近岩带变质程度渐强的大理岩、玄武岩及粗面岩的柱状节理、球形风化现象、具钾长石杏仁体的粗面岩、古风化壳不整合接触面、古河流改道所成的砂岩与砾岩的韵律层、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断层接触关系、夹磁铁矿层的辉长岩韵律式层状岩体、浸染状钒钛磁铁矿等.内容丰富且全面,包括了地质、地貌以及各种构造现象,涉及三大岩类和“将今论古”的古环境恢复.其中,特别强调相关矿产,如石材、风化型铝土矿、钒钛磁铁矿等.

2.通过编写地质报告完成的教学内容.路线地质图的内容要求与编制方法;编写地质报告提纲包括前言、地层、构造、岩浆、矿产、地质发展史、结束语,以地层、构造、岩浆作用三部分内容为主.通过编写地质报告,培养理实际资料、综合分析并正确表达工作区地质发展的初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