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点赞:4830 浏览:169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校本培训模式形式,重点阐述了校本培训的整体设计和组织实施以及保障机制,希望对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借鉴.

关 键 词:校本培训;教师协作学习共同体;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时代的要求,随着培训工作的展开,制约培训效果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从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反思入手,介绍了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校本培训形式,重点阐述了校本培训的整体设计和组织实施以及保障机制,期望对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借鉴.

一、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

当前,人类文明已进入到信息化社会,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决于教育.为此,世界各国对当前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走在前列,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信息技术涉及的知识范围极为广泛,将其运用于教学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因此,各国都十分注重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专门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反思

通过工作中的亲身观察、反思和受训教师的表现,以及大量的文献调研,发现当前培训中存在不少制约培训效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培训等同技术培训,脱离学科内容.

二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三是受训教师动力不足.

四是培训时间短,中小学教师想学的内容多,期望学会的技能太多,以至培训内容过于广泛,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五是部分学校领导理念认识和组织管理不到位.

三、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的整体设计

解决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校本培训进行合理的设计.

(一)分析受培训者

作为特定职业的成人学习者,教师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一是教师是以实践和问题为导向的;二是教师都有强烈的自尊心;三是教师倾向于把新知识与旧知识整合起来;四是要尊重教师的个人需求;五是教师都看重个人经验的价值;六是教师倾向于学习上的自我指导与自我选择.

(二)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

培训需要分析一般包括两个阶段的工作:一是收集培训需求信息;二是整理与分析这些信息,确定培训需求的目标.学科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期望利用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良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从而缩小学生实际水平和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因此,对教师的实际需求的细致把握,是决定校本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在培训之前,可以运用这样一些方式来调查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实际需求:一是召开座谈会.与教师座谈,与学生座谈,了解双方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认识和困惑.二是发放调查问卷.由于参加座谈的只是少数教师和个别学生,不能说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调查问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三是现场观察与记录.比如通过听课确实地把握课堂上教师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的行为方式,在教学第一线把握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遇到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另外,培训需求的确定不仅要参照教师的内部需求,还要依据外部的社会需求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采用内外结合的方法来找出目标期望值与教师现状之间的差距,从而保证培训目标的合理性.


(三)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的设计

在完成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发现培训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必须进一步分析其根本原因.教师不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教育技术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外在原因诸如缺乏足够适用的硬件或软件资源,缺乏明确具体的任务要求,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缺乏对教育技术用于教学的效果评估、认可和反馈,缺乏对教师额外投入的补偿或奖励等.内在原因包括教师缺乏对教育技术的作用的认识,缺少尝试新技术的积极性,缺少教育技术的知识技能,不知道如何把教育技术整合到教学中,不知道如何实施新型的学习模式,不知道如何用教育技术支持新的学习模式,不知道如何应付教育技术应用带来的新挑战等等.

(四)确定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从问题的角度来分有两种类型:一是针对现实的培训.这类培训的目的就是要直面现状,将培训和解决问题统而为一.二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培训.这类培训的目的就是要将今后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前解决.培训过程中针对现实的培训与面向未来的培训必须相辅相成,就我国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来看,现阶段的培训内容应以教师如何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主.

(五)选择培训策略

1.“任务”主题,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建设.培训时可以采用“任务”主题,学以致用的策略.所谓“任务”主题就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把信息技术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每次培训的目标就是完成一项任务(一项技术),学习后可以立刻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样信息技术培训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踏踏实实地开展,不但增强教师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形成学校各学科的各种资源沉积下来,更能使教师们感受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形成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良性循环.

2.骨干示范、互帮互学

骨干示范即指在校本培训中,充分发挥本校层次骨干教师的辐射、帮带、示范作用,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教师的年龄层次不同,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在培训中会有差别.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教师需要个别辅导,单靠讲课老师一个人,是绝对不能满足这部分教师的辅导需求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在教师间开展互帮互学.特别是当大家对信息技术还不特别熟悉的时候,学校可以专门组建由青年教师为主体的计算机攻关小组,并由这些教师专门担任有困难教师的辅导.待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就可以采用能者为师、自由组合、互帮互学的办法达到共同进步.

3.专题讲座式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要想跟上发展潮流,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习心得体会汇报等,让全体教师集中参加,认真倾听和研讨讲座、报告的信息,从中开阔试听,接受新知,丰富自我.这种培训方式耗时不多,信息量大,收益面广,是相对集中系统培训的有效方式之一.

4.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培训结束后,学校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培训进行测评,如设计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发给教师,由教师做出回答,也可利用访谈的形式,了解教师培训后的感受以及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的建议等.培训的组织者要不断搜集了解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培训活动,另外也要加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注意梳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设计以后培训的思路等.

四、校本培训的组织实施和保障机制

各学校的领导应该认同培训理念,认识到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从而在校内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以确保培训的顺利实施.整合多种培训组织形式,比如由学校自己建设师资培训小组,由校长挂帅,教研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往往也是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参加,共同负责管理和组织整个培训工作,包括对于培训效果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上级对下级的培训进行指导和监督,下级向上级反映需求和问题,实行层层负责制,以避免互相推诿.还有,学校和大学等机构合作的课题研究本身也是一种培训.另外,校本培训也可以通过校际合作来进行,几所学校互通有无,共建一个培训基地.

总之,校本培训具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切实可行且有效的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把不同的培训形式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