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历综合性师范专业培养模式

点赞:11024 浏览:452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科学课程的综合化成为世界科学课程的重要趋势.为了源源不断地输出合格、优秀的科学教师,浙江省内各高校纷纷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制订不同的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专业培养计划的研究以及对调查现状的分析,发现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存在社会认可度偏低、专业目标定位不明等问题,并从政府、学校、个人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献绵薄之力.

关 键 词: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问题建议

一、前言

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科学教育协会理事会召开了第一届综合科学教学改革研讨会.我国于2002年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定在义务教育阶段的3-9年级开设综合科学课程,开始了我国在综合科学课程方面的尝试.然而我国对综合科学教师的培养起步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操作上出现了诸多困难,不得不向有半个多世纪的科学人才培养经验的西方发达国家借鉴经验.

基于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本文将以中国浙江的几所高校的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为研究内容,深入发掘中国浙江科学教育学生的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为浙江乃至全国科学教育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二、专业培养模式现状

(一)学位授予情况

从表1可见,外国语学院授予教育学学士,其他院校均授予理学学士.据访谈获悉,由于院校的培养特征,外国语学院的科教毕业生不仅可以从事中小学科学教师职业,还可以向外语教师发展,因此其毕业最低学分较高.

(二)课程教学的学时分配

各院校的公共课程学时比例普遍低于专业课程,约为其一半,其中浙江师范大学开设的公共课程学时比例最高.另外,部分院校有增设的课程类型,台州学院增设师范性课程,所占学时为12.8%,外国语学院增设外语教育平台必修课程,所占学时为15%.

(三)五所院校师范技能训练状况

五所院校经常进行练习的学生数普遍偏少,除了浙江师范大学外,其余四所院校平时几乎不组织练习.浙江师范大学与湖州师范学院侧重于师范技能比赛和教案类课程,绍兴文理学院侧重于师范技能比赛与专题讲座,台州学院侧重于教案考核.

三、浙江省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现存问题

(一)社会认可度偏低

目前国内有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不了解、不认可科学教育专业,科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也经常会碰到被拒绝、被冷淡的局面.目前并不是所有教育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都认可科学教育专业,认为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学知识过于笼统,甚至于根本不了解科学教育专业.

(二)专业目标定位不明

目前,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表现为“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合一”和“物理、化学、生物三合一”两种形式.也有学者已提出,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自然科学的价值取向,而且也应具有人文价值取向.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很多院校都采取了一专多能的目标定位,即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既能胜任中学科学课,又能胜任“四分科”或“三分科”课程的多能教师.

(三)课程结构难以确定

许多高校将方向课程作为科学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实际上,这样的课程设置相当于没有专业课程,是将最能体现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全部去掉的一种课程设置方法,看似具有实效性,实则“去专业化”行为.

四、浙江省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完善建议

(一)政府出发,掌控全局

政府从「不该管」、「管不好」的领域退出,给予学校、教师和家庭更多自主权.政府也需要适当开展教育活动,如维护教育公平、推行教育法制建设等.还应采取措施让全社会清晰认识科学教育专业,如: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强与基础教育界的联系,提高科学课的开设率.

(二)学校出发,联系桥梁

学校作为学生与社会的连接桥梁,应该配合政府建立清晰的专业培养计划,起到指路明灯的作用;勇于探索,创新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计划;组织专业研究队伍,科学解决专业建设的课程设置问题.

(三)个人出发,完善配合

在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并不断为之奋斗努力.为了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学生个人应先了解所读专业的培养计划,再去研究它,依据它的目标要求不断完善自己,有意识地成为拥有专业素质的教育人才,充分发挥培养计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