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专业的教育学课程改革

点赞:3943 浏览:106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研究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素质教育下教学理念的逐步渗透,对于打开我国的素质教育大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地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学课程改革,对于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构建更为强大的教学框架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加快课程的研究和改革对于明确教学目标,实现科学的素质教学,不断地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进行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研究是实现教育,全面尊重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此要积极地结合现在教育发展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研究.

基于教师专业的教育学课程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52-02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育学课程提出了新挑战

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于我国的教育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决定整个教学体制的成功与否,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着教师的素质和有可能给教育体系带来的潜在的价值.然而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是我国的教育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够高,教育学课程改革中的问题重重,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我国的教育学课程改革的步伐,因此只有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不断地强化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为教育学课程的改革创造条件.

二、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明确.教育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对于课程目标的认识不够明确,由于对于课程目标的认识不够将会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重点不分,难以将教学目标强化,很难使得整个教学体制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对于教学来说是很不利的.因此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领所有的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关键所在,缺乏了最起码的课程教学目标就会让整个教学秩序混乱.

2.教材选择和组织上存在问题.涉及课程教学的内容组织,也是决定教育学课程得不到完整改革的关键所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有关教材的选择和组织理性分析不够是阻碍整个教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在对于教材的选择和组织上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和安排,很多的内容都是毫无目的性地进行组织,这种不确定性和无目的性会给整个教学带来很大的阻碍.

3.课程实施中主体“人”的缺失.课堂本身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就是充分地尊重人才对于教学内容的需求,进而不断地进行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以便实现教学课堂上的活化,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然而教育学课程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地关注知识的传播,却忘记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注入人文的因素,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实现知识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和交流.

4.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课程的评价方法过于单一是评价体系中出现的较大问题,现在的教师评价一般是通过最终的考试和考核方式进行的,这会造成很多的老师片面地追求最终的考核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付出.这是一种追本逐末的教学方式,也是课程评价体制中出现的最大问题,不利于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因此只有极力地扭转这些问题和极端,完善课程评价体制,实现教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不断地加快教育学课程改革的脚步.

5.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重学术、轻师范.综上所述,在教育学改革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重学术、轻师范的观念影响,这种教学观念在很大的程度是我国教育体制的极端产物.我国现存的教育体制出现了过于功利化的倾向,这不仅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急于求成,而且还会使得教师在专业化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重学术、轻师范的观念,会产生师范效果下降的局面,不利于教育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三、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对策

1.合理定位课程目标.要想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强化我国的教育学发展改革之路,就要首先做到在课程的改革上要合理地定位课程目标,这个目标要充分地结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还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不断地进行课程的调整,以便和教学的最新形势充分地结合起来,实现整个教学的进步.对于教学课程的定位,同时还要注意做到内容的难易适中,不能过于简单或偏难,可以因材施教不断地改进教学,促成教育学改革的顺利实现.

2.教材的选择与组织——以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是决定教育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关于教材的选择和组织要牢牢地结合教师的专业化理论素质,合理地进行教材的组织和选择.要分清教材的主次.教师要将自己的专业化理论转化成可供实践的方案,这样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促进教育学改革的发展.

3.课程实施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人化”的课堂环境,需要不断地交流、合作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以人为本观念的渗入能够将学生和老师统一起来,作为教学的统一体.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老师起到教学的点拨作用,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地位放到首位,以学生的学习作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最终的归宿,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学改革.

4.改革考试制度.①评价方式多元化.改革考试制度是伴随着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实现的,是不断地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主张的体现.改革考试制度能够不断地解决教育体系中以考试为核心的考试现状,是不断地实现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突破.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期末考核,考核的方式也不再是单一的形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学生的评价、师生的互评、教师个人的科教成果等,只有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够不断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的改革和成功.②实施过程性考核.实施过程性的考核是改革考试制度的关键所在,这样的考核制度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扭转教师追本逐末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更加注重平时的教学成果,不断地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更加专注,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考核方式的好处就是把教师和学生的目标结合起来,更加注重过程中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不断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实施过程性的考核归根到底就是充分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断地从教育的本质入手,为教学活动打开更多的天窗,为真正素质教育的实现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积极地推进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不断地适应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之路,积极应对目前的教育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在教学目标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充分地尊重课程实践中人的发展需要,在课程的评价过程中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学术的发展和教学规范结合起来,不断地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教学队伍,实现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发展.只有积极地进行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找到问题的所在,不断地提出科学的、先进的发展路径,才能够不断地实现我国在教育学课程改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