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本插图的课堂功能

点赞:18499 浏览:827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分别从情境导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语言鉴赏、说话和创作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对初中语文课本插图的课堂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初中语文课本插图课堂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085-02

新课程标准要求:“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得好,必定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兴趣,更有得益,从而学会学习.执教者依据课程资源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真正实践“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教材用得好,教学才会有效,甚至高效,就会激发和深化学生的思维.但是在教学中,如果每节课都使用大量的传媒信息,学生的视野是开阔了,课堂也丰富充实了,但教师却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在硬件设备比较差的农村中学,这样的课堂只能是一种奢望和美好的蓝图,能在偶尔的公开示范课做到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然而我们的语文课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硬件建设不完善就停止我们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要让农村学生获得不低于城市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只有靠我们利用现有条件去开发和利用语文课堂资源.而作为课堂资源之一的课本插图就常常被我们利用起来,充分发挥了它们的功能.如果我们善于开发与运用课本插图,它就会成为教学中的一泓源头活水,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就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本插图的功能进行以下思考.一情境导入的功能

初中语文课本插图的课堂功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初中语文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此套教材课本插图大多简明扼要,内容形象,直奔主题,特别容易让学生快速融进课文.郦道元的《三峡》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教材为此配了一幅三峡风光图.我在教学这一堂新课时,采用了如下方式导入:

师:中国第一大河是——

生:长江.

师:长江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

生:三峡.

师:好!今天我们就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1500年前的三峡.请大家看课本插图,谈谈你对三峡的第一感官印象.

生1:急湍飞溅,惊涛拍岸.

生2:悬崖峭壁,林寒涧肃.

生3:正如李白所说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三峡地理风貌到底如何,还是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的吧.

实践证明,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能迅速产生第一感官认识,对导入新课有很好的情境诱导功能.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功能

课本插图有很多是课文内容的重点再现,我们在课堂上如果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上内容,猜猜他、它、他们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能帮助学生快速地感知和把握课文内容、线索、结构脉络.如在教学《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这篇写得很有趣味的科幻作品时,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之一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探究事物的兴趣和能力.而本课配置的插图也非常有趣,我在开课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让他们根据此图进行自己的设想,想象人类的尾巴不会太长、不会长毛;男尾粗壮、女尾柔美;有些人珍视尾巴,对尾巴加以装点和保护,在尾巴上佩戴花环,使它更美丽;想象通过尾巴表情达意、保健、操作、保持平衡等作用.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的画面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正是借助描述这些画面,学生无形中就掌握了这篇科幻文的主要说明内容,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气氛,比枯燥乏味地教授课文内容要生动得多.

有的插图表现的是课文的精彩片断,课堂上,教师适度地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入情入境的体验,对重点镜头反复地咀嚼品味,能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如《孔乙己》一课的插图,展示的是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理解不直观,不具体,只能在文字上面打转,但学生通过察看插图画面,看到孔乙己身穿破烂的长衫,面容苍老憔悴尴尬,而孩子们和短衣帮都望着他笑,可能马上领会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深刻含义,理解了孔乙己这个“多余人”的性格特征,体会到导致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从而加深了对这篇小说主题的领悟,学生的探究活动也马上有了切入口,这堂课的自主合作学习一定会很活跃.

三语言鉴赏的功能

帮助理解课文是课本插图最明显的作用,插图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能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课文字、词、句的意思,有些课文的内容是根据观察对象的某些外在特点,通过想象加工写成的,由于读者与作者异时异地,想象不可能同步,必然会造成对课文理解上的困难.有的词句教师也难以用适当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因为许多意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古诗文更是如此,有些名言名句解释开来反而不美.但如果通过图文对照,就能很容易让学生明白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很轻松地解决这些难点.如在学习陶渊明的《饮酒》一诗时,学生对“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中的“真意”指什么,为什么忘了辨别等的理解有些困难,于是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你发现插图画的是什么内容?学生们仔细看图后举手发言:作者手拿锄头和土筐站在篱笆旁采菊,抬头望着近处的南山美景,好悠闲自在.我进一步引导:那么,这样的情景不令人产生远离尘俗的心理吗?这不就是“真意”吗?学生们都心领神会地笑了,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实在不必多说了.再如学习《周庄水韵》,学生没有去过江南水乡,想让学生理解“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等形象的比喻句将有一定难度,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阻碍时,我适时插入插图,学生通过看课本彩色插图,马上加深了对周庄美景的体悟,使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变得更加形象、立体,鉴赏课文精美语句就能说得头头是道.四说话和创作能力培养的功能


尽管现在的教材很少有看图说话写作的专项训练,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忽视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加强看图说话写作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一篇内涵丰富的传扬父子深情的散文后,我让学生观看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幅课本插图,结合课文写作方法,写一篇有关“父爱”的作文.这幅图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通过看图,再次真切地感受着父爱,感受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对儿子的真挚情感.学生有课文作铺垫,有插图可凭借,有生活的真实感受,练笔时自然有话可说,有情可诉.结果这次作文训练涌现了一大批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质兼美的好文章,确实令人心喜.

实际上,新课程鼓励我们为学生准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创新作业,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充当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语言描述,为课文配置插图.例如朱自清的《春》,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之情,是一曲春天的赞歌,更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但可惜的是,编者未给课文配置插图.因此,我在学生深入体悟课文内蕴美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分别为春草、春雨、春风、春花、春人各配一幅插图,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展示自己的才能,有绘画功底的立即进行绘画创作,文学功底强的进行口头“绘画”,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学生们在《春》这幅生机勃勃的彩画下,如“蜜蜂嗡嗡地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等整堂课气氛活跃.为课文配置插图,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为了完成这个环节,学生必须去读课文、想情节、品语言、悟人物,这个过程是智育与美育的配合,是表达与创新的合作,是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统一,确实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课本插图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它绝不是一种摆设和点缀,而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财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认真地研读插图,科学地开发运用插图,充分发挥其功能,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更精彩,从而真正做到“上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