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点赞:4491 浏览:129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对出现一般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应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干预,改变其非理性观念.本文选取了一位求助者的真实案例进行阐述分析,以期为此类求助者提供帮助.

关 键 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1.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汉族,20岁,大一学生,家庭和睦.上大学之前均为走读,上大学之后住集体宿舍.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2.主诉及个人自述

近一个月,情绪焦虑、烦躁,过于关注与舍友的关系,害怕舍友讨厌她.

“上大学后,学校离家很远,我只能住学校宿舍.大一开学后,我始终觉得舍友之间很冷淡,都很少主动和别人说话.每当我回到宿舍,就感到特别压抑.有时候我和舍友说话,舍友只是笑笑.这样几次以后,我总结其他人不说话的原因,总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让她们对我不满,于是再不敢多讲话.这样的日子让我很难受,尤其是最近一个月,常常感到烦躁,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让舍友讨厌自己,很苦恼,于是前来咨询.”

3.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3.1咨询师观察到

求助者衣着整洁,说话有礼貌,谈到宿舍情况时有点紧张.逻辑清晰,语速正常.自知力完好,有求治愿望,未见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3.2咨询师了解到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史,无手术史、无传染病史、无输血过敏史、无高热抽搐及外伤昏迷史;个人史:独生女,幼时生长发育正常,学习成绩好,做事追求完美,朋友较少;家族史:父母两系三代无精神疾病史.

4.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总分172分,焦虑2.4分,人际关系2.5分.

5.评估与诊断

5.1评估

一般心理问题.

5.2诊断

求助者无器质性病变症状,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寻求帮助,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求助者的内心冲突属常形,即因害怕舍友讨厌她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有因而发,即因不适应集体宿舍的生活且存在错误的认知带来焦虑情绪,反应强度不大,持续时间一个月,症状并未泛化,社会功能正常,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据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5.3主要表现

情绪焦虑、烦躁;担心舍友讨厌她;存在自我怀疑的错误观念.

5.4鉴别诊断

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反应强烈,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充分泛化并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未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尚未泛化,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与焦虑性神经症的鉴别:该求助者的冲突属常形,而焦虑性神经症的冲突属变形,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5.5原因分析

生理因素:求助者女性,20岁.

社会因素:无居住集体宿舍的经历,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朋友较少,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因素:存在错误的认知:舍友不说话的原因是我做错了什么事,引起她们的不满;人格特征:追求完美.

6.咨询目标的制定

经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近期目标:改变求助者不合理信念,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不良情绪.

远期目标: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完善.

7.咨询方案的制订

7.1咨询方法及咨询原理

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咨询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起因.因此,个体通过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可以消除相应的情绪困扰.

7.2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7.2.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7.2.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向求助者说明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7.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次数:每周1次,每次50分钟.

时间安排:每周三下午.

7.4咨询相关费用

咨询费用:免费.8.咨询过程

8.1心理咨询阶段

评估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

8.2具体咨询阶段

8.2.1第一阶段:评估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次)

目的:了解求助者基本情况;建立良好咨询关系;通过心理测验、辅助咨询确定主要问题.

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向求助者了解成长过程及生活现状;反馈测验结果,确定咨询目标;向求助者阐述保密原则,并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并根据该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回去后深入了解合理情绪疗法及ABC理论,使她结合自己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8.2.2第二阶段:领悟阶段(第2次)

目的:进一步加深咨询关系;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过程:回馈家庭作业,了解求助者对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解;咨询师通过对合理情绪疗法理论的进一步解说,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评估宿舍沉闷气氛及求助者自身的想法:“只要我和舍友说话,她们也应该和我说话.”“如果舍友不说话了,那么肯定是不高兴了.”“舍友不高兴,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我不能做错事或说错话,否则一定会让舍友对我产生不满.”帮助求助者进一步领悟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关系;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对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际交往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8.2.3第三阶段:修通阶段(第3—4次)

目的: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法,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与求助者一起讨论她的不合理信念;针对求助者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求助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咨询师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法,先让求助者叙述她的不合理观点,然后依照该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如,针对求助者持有的绝对化要求之类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直接提出:“有什么理由让你的舍友在你和她们说话时一定要所回应?”通过辩论,求助者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舍友选择沉默是正常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使用行为治疗方法;第三次咨询时教求助者进行想象放松的练习,使其在宿舍中放松下来,并向求助者介绍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第四次咨询时主要是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如赞美训练,以帮助求助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运用掌握的方法继续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作辩论,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与舍友进行有益的交流.

8.2.4第四阶段:再教育阶段(第5次)

目的: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的效果,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东西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束咨询.

过程:反馈家庭作业: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焦虑、烦躁等情绪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困扰;咨询师仍采用上一阶段提到的方法和技术,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建立新的反应模式;使用心理测验重新评估咨询后求助者的情绪体验及行为方式;结束咨询.


9.咨询效果评估

求助者自我评估:通过咨询,症状得到了很大改善,现在能和大家友好相处了,情绪也恢复了正常,对咨询效果满意.

求助者舍友评估: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消失,和舍友的交流互动恢复正常.

咨询师评估:求助者经过咨询后,情绪明显比刚来咨询时好.一个月后随访,称咨询效果继续保持,症状基本消除.

咨询测验结果:SCL—90:总分151分,焦虑1.4分,人际关系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