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

点赞:25579 浏览:1187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近年来,璧山教育以“育人为本,面向未来”为目标,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

1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1创新管理体制,由学校单一主体变为政府保障、教委牵头多方合力

过去,璧山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教委宏观规划,学校负责具体规划和实施建设的单一主体管理体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主体,采取政府、教委、学校三方各有侧重地建设管理体制,政府统筹,加大了建设力度,县政府拨付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教委负责统筹部分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同时,负责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学校负责有效实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障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起点高、覆盖广、前瞻性强.

1.2创新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学校投入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璧山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从以学校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贴变为以政府投入为主、学校投入为辅.近三年,县政府从城市教育附加中拨付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已累计拨付3000多万元,县教委每年集中统筹生均公用经费的15%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了950多万元,同时,县教委每年划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经费20多万元.全县有66所学校自筹经费400多万元用于建设“校园网”.

1.3创新两级联动培训机制

为了提高教师信息化理论与操作能力,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璧山县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采取两级(县级培训、校本培训)联动培训方式,县级培训了203名骨干教师,校本培训已培训了1589名教师.县教委统一组织考试,参培教师培训考试合格率为100%.

2采用先进“云技术”理念,多维推进教育信息化超前发展

2.1建成璧山区域“教育云”

为加快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2012年,璧山县在市技装中心的指导下,采用“教育云”模式,适度超前建设教育信息化体系,保障教育信息化“高起点、大规模、入主流、跨越式”快步发展.基于璧山教育城域网现有设备和网络,对中心机房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了璧山区域教育云中心.云中心利用怎么写作器虚拟化、光海量储存先进技术,配置了高性能怎么写作器、光存储、交换机等先进设备,安装了虚拟化管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高性能软件,搭建了数字校园公共管理怎么写作平台、教育优质资源公共怎么写作平台两大核心平台以及其他10余个.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实现了教育系统新闻信息发布、OA办公,教育统计、学籍管理、数字校园管理、教学设备管理、VOD视频点播、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全县教育系统提供资源、数据、管理、教学应用等怎么写作,云中心成为全县教育系统的信息中枢.


2.2搭建“三通两平台”

1)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2012年,璧山县建成教育城域网光纤专用网络,构建了一个从云中心到达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高速、高品质云网络,校园网实现了宽带网络接入到班、到室、到怎么写作区.每个学校通过100~1000M光纤接入运营商提供的汇聚点,汇聚层以万兆光纤接入到璧山云中心机房,再通过云中心出口连入互联网,实现了校园宽带网络校校通.

2)班班通实现全覆盖.为了解决农远工程优质资源应用终端设备问题,璧山县从2010年开始实施“班班通”工程,按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要求,高标准制定“班班通”建设规划,截至2012年年底,共建成了1219个班的“班班通”教室,全中小学县实现“班班通”全覆盖.2010—2012年新增计算机1890台,建成标准计算机网络教室63间,建成多媒体教室23间.目前全县中小学拥有学生计算机3058台,教师计算机1530台,教学用计算机1158台,小学生机比为15:1,中学生机比为13:1.

3)从“班班通”到“人人通”全面推进.2010年1月,璧山县被确定为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怎么写作平台首批10个试点工作区县之一,我们依托网络搭建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网上家园”.目前,平台运用工作在全县62所中小学校全面推开,平台实名注册人数2.5万人,建设网络班级1121个,教师上传教育教学资源2.1万多件,发表文章、日志、图片等12690条,浏览数千万次,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学校及班级管理、师生教与学的有效载体.

4)管理平台建设.璧山“教育云”以数字校园管理平台为基础,整合了教务管理、德育管理、办公管理等多个系统,搭建起了一个高效的“数字校园公共管理怎么写作平台”,平台为学校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环境,全县学校均实现了办公、教务管理、后勤管理、教育科研管理、教师效能管理、学生成长管理等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为学校提供包括教学、管理、科研、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等全方位的怎么写作.

5)资源平台建设.璧山县选用优质教育资源库,以优课资源平台为基础,整合县级、校级资源和“农远”资源,搭建了一个信息量大、方便快捷、实时更新、交互性强、内容实用、跨区域共享的教育优质资源公共怎么写作平台,借助功能完善的现代教育网络体系,做到了纵与国家、市级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互联互通,横与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克服了“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

3强化教育信息化应用,彰显其亮点、特色

3.1“两融合”催生教学多样化

1)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及呈现方式的融合.全县已有59所学校1078个班的语、数、外、理、化、生等学科使用了电子教材,充分让信息技术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搭建了璧山数字化教育学习云平台,为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个性化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资源,为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和学习创造了条件.2)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形式方法的融合.全县66所学校1219个班实现班级多媒体教学,6所学校6个班开展了“教育云课堂”的数字化教学试点,4所学校开展了网络远程互动课堂试点,10所学校开展了网络互动教研试点.通过以上教学形式,开展基于问题、主题、项目的探究式、协作式教与学,实现了跨时空、跨区域的信息化、多样化学习.

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2“五结合”呈现信息立体化

1)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按照新课程理念,全县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扎实推进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信息技术与领雁工程相结合.对农村学校确定了“规范+特色”发展的总体目标,同时通过学科教师远程学习和学校管理者混合式培训,本地“领雁学校”示范,全国名师引领,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城乡统筹,教育均衡发展.

3)信息技术与卓越课堂相结合.遵循“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卓越课堂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应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和高效的交互式学习平台开展“云端”学习,创新课堂学习模式,构建多元的学科“云课堂”文化.

4)信息技术与城乡均衡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云”优势,广泛实施网络集体备课,开展网络互动教研,推行联体课堂,加强管理联动交流,实行捆绑发展,有效了全县边远、薄弱学校师资短缺、学科不配套等难题,城乡教育均衡梦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5)信息技术与教育评价相结合.依托云管理平台,建立起全县学生的电子成长档案,率先开展了学生综合素质信息化评价.

4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有效教育信息化发展短板

2010年,璧山县成功申报立项了《加快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县成立了以分管教育副县长为组长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4个项目研究小组,分别就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办公自动化、教育管理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培训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进行专项研究.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六个全覆盖:宽带网络全覆盖,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班班通全覆盖,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多媒体网络教室全覆盖,网络空间人人通全覆盖.突破了制约优质教育资源应用瓶颈,让乡镇教师与城镇教师一样同等使用优质资源进行教学,让农村孩子与城镇孩子一样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2012年通过了市教委城乡统筹规划办项目的评估验收.2013年,璧山县城北小学被批准成为国家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现正按照实施方案有效地开展建立校本优质教育资源库的研究.璧山县共有7个教学点,17个班级,共有学生510人.为了让农村边远学校的学生接受良好教育,实现教育公平,7个教学点在2010年实现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在2012年实现班班通设备全覆盖.目前,正按照教育部、市教委关于“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作精神和要求,推进教学点数据宽带网络的建设,所有教学点将通过100M带宽接入城域网光纤专用网络,共享“教育云”优质教育资源,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改革创新中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定不足有待改进和完善,如存在优质教育资源不够丰富、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软硬件投入,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开拓县级、校级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优质资源,狠抓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