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如何大做

点赞:1846 浏览:49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初中生尝试撰写历史小论文,能够改变过去单纯的灌输式的历史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适应新课程改革.教会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使学生的心得和体会记录下来,改变传统的简单的记背式的学习方式,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 键 词】历史小论文历史教学方式历史学习方式

初中历史小论文是指初中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就某一个问题或人物、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撰写成一篇史论结合的文章.它的观点要鲜明,语言要科学,取材要精细能说明观点;它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它具有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而且可以锻炼自己运用历史知识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观察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为什么要撰写历史小论文

首先能够巩固读书和听课的收获,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单读书或听课,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容易忘记,经过自己动手写作,学来的东西才会会扎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次是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第三能够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增强阅读原始资料,解析原始材料的能力.

第四能够培养初中生的研究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改变过去单纯的灌输式的历史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听、读、思、写的能力,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与要求.

二、历史小论文的基本特点与形式

初中历史小论文,实际上就是“小型的政论文”,篇幅不大,一般在200——600字,强调史论结合,具体地说有以下特点:1、基本观点正确、全面,基本史实准确,能说明其提出的观点;史论结合,论证逻辑严谨.2、不仅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还要求突出历史学科特征.3、要把辨析正误、因果分析、理解区分、归类分类、总结概括等思维方式用上.

初中学生的历史小论文应不拘泥于形式,或是论证一己之观点,或是读史之心得;或是点评事件,或是褒贬人物.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都应该加以肯定.因此,初中学生的历史小论文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论文.不能以一般的历史论文来衡量.因为初中学生毕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结构并不健全,思维方式也不十分完善.初中学生课业负担也比较重,不大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博览群书,收集资料,所以也不可能要求历史小论文成就历史学上的创新和突破.从写作角度而言,初中学生接触议论文写作也仅是个开始,故而要求历史小论文完全符合历史论文的写作规范似也十分困难.因此,如果有些学生对历史兴趣浓厚,写作底子又比较好,则可以用较高的标准去要求.

三、如何指导初中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首先是选题与拟定标题.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要注意四点:①选题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热点、焦点,具有深入探讨的价值或现实意义.②选择学生熟悉或有兴趣的课题.③选题内容新颖,使学生有发挥创见的余地.④选题宜小不宜大、关键是抓住本质,突破一点,可偏不可全.初中学生的历史小论文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论文或专著,甚至不同于高中生的历史论文.它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小”.所谓“小”,一是指这些文章的篇幅短小,一般在600字以内;二是指这些文章只是初中学生的习作,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显得较为稚嫩和不成熟.在指导学生选题时,必须从这个特点出发,切忌大而全,应选择一些与中学历史教材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又比较有兴趣的人物和事件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来作论题.如秦始皇的功与过、曹操的功与过、拿破仑的战争、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等等.另一个特点是“少”,作为初中生来说,很多是第一次接触议论文,一学期可以训练二到三次小论文活动,使他们有一定的新鲜感,凭一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去完成,使他们不会成为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实践中一般初一第一学期安排一次关于秦始皇功与过方面的内容,第二学期安排两次即关于隋朝大运河和唐太宗功过方面的内容.初二第一学期安排三次即关于战争的影响、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方面,第二学期安排两次即关于抗美援朝、中美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初三第一学期安排三到四次即关于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拿破仑华盛顿林肯等人评析,工业革命影响等,第二学期主要安排两次即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世界格局变化的比较等.再结合中考复习进行试题类的小论文练习.

拟定标题.在开始阶段,对标题的要求不能很高,只要能体现文章的思想就可以.使学生要认识到标题的重要性,不妨多拟几个标题,反复推敲,择优选用,最后确定的标题准确、简洁又富文采.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


其次是阅读、搜集与整理资料.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看多了,视野就开阔了,思维活跃起来,才能写出文章.但是目前初中生由于年龄学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可利用的材料并不多,因此需要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从理论上说阅读应该广而博,但是就初中生的现状来说,我重点让学生熟读手中的教科书、课外读物(《伴你学历史》、《基础训练》、《资源与训练》等)、一本与本主题有关的人物传记等,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凋查、走访或查阅图书文献、登陆上网等搜集资料.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或把有关的语句和段落用做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为撰写小论文积累材料.这是一步十分重要的工作,正如刘知几所说:“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只有掌握了较多的有关材料,才能开始动手做文章.历史小论文,不同于一般的学生作文,来不得半点杜撰和虚构.教师应要求学生,搜集材料贵“博”,选择材料贵“精”和“实”.所谓“精”,就是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处理,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作为论据.所谓“实”,就是要去伪存真,只有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作为论据,才能对历史事件的是非曲折进行客观和公允的分析和评价.如在撰写关于战争的小论文时,学生对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战争的材料进行处理后,选择了以下真实可信的材料:当时中国经济落后,清政府政治十分腐败,中国水师的战船都是些用薄木板旧铁钉钉成的小帆船,中国陆军的武器大部是大刀、长矛、弓箭、藤牌以及少量制造粗糙、年代久远、老式陈旧的火绳、火炮;而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殖民大帝国,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海军军舰、来复、火炮制作精良,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比较,就很容易得出战争中国必败,而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中国落后,落后就会挨打这个历史的结论.这样做到了以史带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同时,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也就蕴含其中.第三正文写作.历史小论文正文结构需要具备四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论点是论文阐述具体观点,相当于文章的小标题;论据怎么写作于论点,一般用历史事实或作者自己立论来说明论点;论证是用理论来阐述论题,可以引经据典或自我阐述;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扼要概括或总结.一篇好论文,必须做到:①论点明确新颖,富有创意.②论据充分真实又恰倒好处.③论证有力.要大胆检测设,小心求证,论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④结论正确.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本质,给人深刻启示,具有较高人文价值.⑤语言风格要有史学之一般特点.切忌文学之朦胧浪漫,要真实准确又颇具文采,要讲究理性又富感染力.文章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意则期多,字则唯少”;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做到文字清新、简洁、准确,使人读之心中波澜起伏.⑥正文写作前应拟写提纲,搞好谋篇布局.以材料为基础、观点为轴心,科学地安排文章的层次和布局,内容详尽、构思严密.

第四批改.历史小论文的批改,不能象批改历史作业那样打个对、错就完事,而应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教师整体引导为主,通过对一些佳作的点评、分析,打破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平衡性.在分析其他学生的文章时,特别使其他学生表述了与自己的思想有差距的思想时,对自己既有思想、观念就是一个冲击,就会打破自己知识结构的既有平衡,形成某种失衡的状态.不但如此,当其他学生发表了高于自己的真知灼见时,眼见他人超越自己,对自己自是、向上、满意的意向体系也是一个冲击,也会相应破坏其平衡,形成某种失衡状态.面对知识结构与意向体系的失衡,平静的内心世界就会激起波澜.它促使学生展开新的努力,积极思考,展开新的知识建构,形成新的真知灼见,使自己的知识获得新的发展、平衡;同时超越他人,以形成新的自是、向上、满意的意向平衡.如此,平衡、失衡、再平衡、再失衡的循环往复就会把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意向体系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然,对于学生习作中的明显错误,教师应该当面对学生讲清楚为什么错、错在什么地方、正确的应该是什么,使学生分清什么是历史唯心主义,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进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第五反馈、修改:历史语言要规范、科学、严谨,语言风格要有史学之一般特点.切忌文学之朦胧浪漫,要真实准确又颇具文采,要讲究理性又富感染力.文章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意则期多,字则唯少”;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做到文字清新、简洁、准确,使人读之心中波澜起伏,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写文章的技巧,真实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文章需要多次反复修改,才能定稿.特别是根据教师的批阅,修改文稿;一是对内容和布局的修改,二是对文字的加工和润饰.再次整理,形成自己的得意之作,如果有条件的可以整理成册,或者向外推荐发表.

历史小论文反映了历史新课改的方向,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提升学生素质.它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它也有助于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在历史教学改革中不断提升.直到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