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育新方法

点赞:5212 浏览:196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众所周知,义务教育本质是加强对人格完善、知识丰富的素质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渠道.美术课是高中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 键 词:高中美术;教学方式;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56-01

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有着深切的体会,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美术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人的创新精神的造就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多方面综合培养的结果.在中学阶段,美术教育教学以其多方面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以其学习艺术创造与实践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特点,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美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完美的人格.

美具有情感性.审美主体由于历史的、民族的、受教育的、修养的、心态与情绪的种种差别,对美的感受、认识和创造就产生了种种区别,决定了表现美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审美创造的个性化特征.

中学生美术学习的思维特点、实践性和物化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创新思维与创新想象有密切关系.理论研究指出:"所谓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创新学习活动中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包括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敏锐性等;所谓创新想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更多地表现为想象,包括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丰富性等."形象思维又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发散思维所具有的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特征是创造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2.教师要有一定的赏评能力

赏评中学生的审美实践活动应包括听、读、说等等.比如,在学生初步感受了白石老人精美作品的基础上,整理出白石老人的画作,让大家欣赏、分析、议论:"作品美在哪里?为什么那么惹人喜爱?"学生们可以分组讨论,教师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纷纷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白石老人的画与真的一样,很好看,都是活生生的,充满着生命和生机.

此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加以点拨:这就是艺术家作品的动人之处,他把自然界中生物的形象同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认识融为一体,抓住最能表现生命力的特征而删掉累赘的细节,把它的活力表现出来,这就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但又形神兼备".就以虾来说吧,同学们都觉得像极了,虾体透明,似乎活泼地在水里游动、在跳跃,但是与真的虾相比较,可以看出,虾的头、颈、足等细部都经过了提炼和概括取舍,与真的虾不一样.白石老人通过长期的仔细观察,按着自己的审美规律,进行夸张取舍,画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激发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师生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并转变了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并在共同合作中发展了教学.

高中美术教育新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审美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累积了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抓住学生最初的感觉,可以作为深入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图》时,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用语言简单地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课堂呈现一片活跃、热烈的气氛.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后,我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把马的思想和画家的思想联系了起来,而且把马的精神上升到民族的精神,学生不知不觉中感受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鲜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评论有序进行,避免出现随意的现象.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

4.审美教育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

审美教育不是专指艺术技巧的教育,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不言而喻,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从无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这意味着它本身的、知识、审美特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紧密联系,最终使受教育的人格趋向真诚、善良、美好.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高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

总之,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