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串讲”的藩篱让文言文教学诗意地栖居

点赞:6567 浏览:203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师们深知文言文阅读是中高考中的一块重要阵地,对这块“难啃的骨头”不敢掉以轻心,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模式似乎成为了最值得信赖的方式.其结果是学生可能拿到了理想的分数,可是也失去了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特别是课标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出,让我们意识到要实现这一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不应只纠缠于古代汉语知识的传授,还需着眼于文言文中的“文”(文学)的感悟.如何才能突破“串讲”的藩篱,让学生们爱上文言文,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来得更加从容,更加诗意,既趣意盎然,又扎实有效呢?鉴于此,笔者和大家一起分享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些许体会和感受.

一、课堂激趣,巧设导入是开端

导入是教师在授课前启发学生走入文本,介入课文内容的开端环节.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我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的《童趣》时考虑到作品中所记叙的内容,与刚刚告别童年的七年级学生的心理距离较近,在教授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标准的中学生,这一定是你们梦寐以求的,可是这也意味着你们将与无忧无虑的童年说再见了,我想那快乐的时光一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你愿意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分享吗?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回顾那些让他们或快乐或感动或烦恼的点点滴滴.他们急不可耐地举起小手,小脸也因为急于和大家分享成长的花絮而胀得面颊绯红.笔者继续引导:同学们的感受真丰富,有一位叫沈复的清代文学家,也和你们一样,只不过他是在人到中年时回忆起童年的时光,依然激动不已.于是就写下了这篇《童趣》.看着学生们充满期待地翻开课本,我知道我和学生已经在不经意间共同翻开了语文学习的一页新篇章.

当然,新课的导入不止生活体验法这一种.总而言之,我们要因“文”制宜,灵活运用,这样就能为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提供最大的帮助.

二、字词积累,学习主体是学生

文言文的教学,字词的积累是必要的.全国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曾在《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一文中写到:“重文言字词解释、轻文章内涵感悟是舍本逐末,抛开语言教学,一味延伸拓展则是舍弃基础,违背认知规律的‘吃夹生饭’.”可见,文言字词是一定要教的,关键是怎么教、怎样把握这个度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这样两个角度出发: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传统的“串讲”模式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方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未必就正真理解了积累了.只有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了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②树立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意识.以《伤仲永》为例,在学生试译课文时,笔者抓住“其”“之”,这两个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虚词,还有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出现的“奇”“宾客”“利”“于”这几个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现象进行点拨强调.真正落实文言字词积累在此一课的目标与任务,使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让每一个词都成为学生们最终走向文言文独立阅读的铺路石,这也正是教材编者的意图所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文言作品中那些来不及进行强调积累的字词,那三千弱水,笔者会选择在后续的文言课文中逐步予以落实.

三、走入文本,注重诵读是抓手

叶圣陶先生说:“文言的吟诵”,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我们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富有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诵读能够帮助学生直接进入文本,感悟并再现这些美点.

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篇幅虽不长,却塑造了唐雎和秦王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也是在步步展开的人物对话中得以展现.笔者没有对人物形象进行程式化的归纳和强行灌输,而是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获得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就拿秦王的“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一句来说,笔者首先进行了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揣摩秦王心理活动.当学生们体会到了秦王搞骗局,耍花招的真实意图后,我又紧接着引导学生抓住“其”这个关 键 词作重读处理,体会秦王不容商量的语气.品析过程中充分运用范读,指名读,比较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反复地品读中归纳出了秦王蛮横跋扈,盛气凌人的性格特点.一路下来水到渠成,不着痕迹.秦王的形象不仅是跃然纸上,也活跃在了学生的脑海中,难以磨灭.

四、拉近距离,角色互换是桥梁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我们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正是为了能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文意,体会文学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但是,文言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与现在初中生们的生活有着遥远的距离.怎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只有把学生带进作品,通过角色转换架起古人与今人心灵相通的桥梁.如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不仅要品味文中精妙的景语,更需体会这景语背后的情语.要让一群十三、四岁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去体会苏轼遭到贬谪后复杂而微妙的心境以及豁达乐观的态度,这着实让笔者犯难.经过一番认真的思索,笔者决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力求还原作者当时情境与心境,来实现学生与苏轼的角色互换.在导入部分便通过动情的文字对作品背景、苏轼经历做了简要的介绍,做好情感上的铺垫.接着又用一段自然的衔接语来实现角色的互换,“苏轼曾经是那样的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满怀一腔经世济民的抱负和理想.他不屈从,不奉迎,总是将百姓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成为了朝廷革新派和保守派同时攻击的对象,也因为‘乌台诗案’中莫须有的罪名被贬到黄州担任一个闲职,而且生活贫困,更别谈什么建功立业了.此时的苏轼该作何感想,检测设你是当时的苏轼,你会产生哪些心理活动?”在这里再次进行历史背景的渗透,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当时伤感、抑郁,又不甘被闲置的复杂心境.学生们积极地发表自己体验,真正地进入了情境,说的人动情,听的人也感动不已.

五、提升能力,迁移拓展是关键

学习文言文,要能走进当时的时代,更要能走进我们今天的生活.让学生们获得能力的提升,素养的提高,迁移拓展是关键.文言文的迁移拓展在初中阶段不需进行文言文的写作,但要学会探究文中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探究文章写作手法在我们平常写作中的运用.

在学习《公输》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墨子的劝说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口语交际的活动“检测设你的身边有沉迷网络的同学,你该如何充分发挥劝说的艺术,让他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轨道上来?”这样的活动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书面的知识变得立体起来,使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

突破“串讲”的藩篱让文言文教学诗意地栖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物形象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文言文的教学,是为了考试而教,更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教.我们要挖掘文本的最大价值,还原古老的文字以新鲜的生命,让文言文教学在课堂上诗意地栖居,让我们的学生“好学”“乐学”.其实,在文言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可以走得更从容、更淡定.


(作者单位:湖南省华容县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