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岂能一讲了之

点赞:4665 浏览:164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前段时间,和学生们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最后一个环节安排的是一场感恩演讲,主持人是特别外聘来的,据说已经做了数十场感恩演讲了.这场感恩演讲整整持续了一个半钟头.感人肺腑的故事题材,细腻的情感和内容,主持人声情并茂、入情入境、极富磁性和煽情的话语,加上舒缓、柔情的同步的配乐,静止的环境氛围,触动了师生心灵中最柔软的部位,演讲的磁力线直辐射致在场的学生们抱头痛哭.主持人引导学生们把对父母、师长等的感恩、热爱统统大声喊出来,让大家把心打开,把爱说出来.于是学生们高声哭喊“爸爸、妈妈,我爱你!”“老师,谢谢你!”,学生们当场用誓言立下了感恩承诺.主持人还安排老师站到台前和学生们柔软的心灵碰撞、对话,双方感情对话,大哭不已,学生们鞠躬谢恩,老师们感慨万千.哭成了报告大会的主旋律.但也有些许不和谐音符在跳动:个别学生没被“演讲”哭,看到同伴和老师的哭相,偷笑不止,遭到大家的严重鄙夷等我在想:“感恩”活动哭过了就行了吗?非得让学生的情感经历“死去活来”的折磨后才有效果,才能让学生刻骨铭心、将其化为行动?现场哭感强烈,哭声阵阵,喊声滔滔,质问、嚎啕、狂呼、怒吼此起彼伏,“疯狂”的场面让人震撼,是课堂上从来没有过的.在现场很多人的眼里:孩子们现场被感动哭了,似乎教育就成功了,是这样吗?不仅仅是这一场,几乎每场“感恩演讲”会,都能看到孩子们哭了,高喊“爸爸、妈妈,我爱你”等,甚至还会有孩子当场撕心裂肺地喊出其他忏悔的话来,初一看挺感人的,初一想“感恩教育”有效果的.可是,你要知道孩子们是在被暗示被“集体催眠”的状态下——而不是在正常状态下——表现出这些“效果”的,是非正常、非自然、非科学的,常常也是有害的.感恩教育不是一场演讲就能OK的,它应是一种情感与物质的传承,是教师、家长言传身教、因势利导的一个润物于无声之中的长期过程,而非这种轰轰烈烈的集体化强行灌输以求速成的行径.这种“感恩演讲”因痕迹太重,太过浅表,过于技术化,为了感恩而感恩,就感恩而感恩,时刻把感恩挂在嘴边,而给人一种纸上谈兵、做作的感觉,给人一种直达目的、例行完成任务的感觉,太过感性、显露和花哨,而缺乏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朴素和自然的属性.我和部分学生一样,当时也没有落泪.因为我觉得教育不止于说教,不等于宣传,不等于煽动.主持人之演讲,是操控了人之固有的情感,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唆使你去突破心理防线,让你的情绪“土崩瓦解”.这算不算真正的感恩教育呢?不算.如果这也算感恩教育的话,之前我们在学校的一切努力岂非都要灰飞烟灭了?感恩教育远非这么简单,感恩教育不是让你发泄情绪,而是让你在理智认识的前提下进行情绪表达.一段网文说得好:我们强调的感恩,实在过于狭隘,把学生学习知识、追求理想的动力寄托于对父母道德良心上的发现是不理性的,这种非理性的教育最终会使我们这个民族失去对知识、对教育的真正尊重.使人流泪的感恩演讲,并不包含着感恩教育的实质内容.虽然在演讲中演讲者动用了一系列“营销式”的演讲策略,为了营造氛围和气场,增强表达效果,痛批社会上一系列不知感恩、不懂感恩的事件、人物,甚至怒斥学生的不知感恩,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为理所当然的行为.深挖社会事件中的一切感恩因素,积聚一切感人之事于一口,向学生进行宣传式的煽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控制孩子的情绪,制造一种“现场感”,让你乖乖地听从他的那一套所谓的方法论,并产生现场反应,以实现“感恩观念营销”.这是一种可怕的情感操纵啊!“把心打开,把爱说出来”——这是此次感恩演讲的主题,说出来之后呢,说出来之后就是情绪发泄完毕、背负行囊离去吗?就是当场说教完、感动哭完之后再没了下文、没了实践行动检验、没了跟踪教育了吗?就是“感恩”活动被屏蔽在实践基地的大门和高墙里?难道嘴边时时刻刻挂着感恩二字就是感恩教育吗?感恩,不是嘴上说说,不是空谈、空喊出来的,是日常行为中的一举一动,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想说,感恩未必要大声说出来,它需要的是真切的行动而非口号.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感恩教育中,应多一些隐性无痕和理性自然.本栏责任编辑黄日暖

感恩教育岂能一讲了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