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

点赞:5542 浏览:1540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应以方向性、激励性、诊断性、全面性、适切性、可操作性为原则.评价体系的主要因素有: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素质、科研素质、创新与实践素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发挥评价促发展的作用.

关 键 词:教师综合素质;新升格本科院校;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15-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新升格本科院校多数是近十年诞生的一支怎么写作地方,由原师专升格而成的本科院校,其教师素质优劣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方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发展,对促进新升格本科院校长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构的原则

1.方向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党的教育方针、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高等教育目标、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激励性.评价目的是激励新升本院校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科研能力,激发教师热爱高等教育的情感,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从而实现新升格本科院校办学质量提升的终极目标.

3.诊断性.通过评价,能诊断出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素质、科研素质、创新与实践素质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寻找差距,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综合素质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全面性.根据新升本院校现有办学条件和教师当前的实际情况,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德、能、勤、绩等全面素质.

5.适切性.评价指标的体系有别于老本科院校,与新升格本科院校的情况、教师实际相适切,对所有教师来说是客观公正的.

6.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简洁、流程简单,易于操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

通过对部分新升本院校教师及管理者的调查和访谈,访问相关专家学者,我们认为,老本科院校一般定位是科研型本科院校,而新升格本科院校一般定位是应用与教学“双型”.为此,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应包含如下一些因素.

1.思想政治素质.(1)政治立场.同志在1957年强调:“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高校教师的政治立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因此,具有坚定的、明确的政治立场是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政治立场的具体标准: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决拥护中国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牢固确立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3].(2)思想品质.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质主要体现如下: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自身良好的思想品质影响和引领大学生[4].(3)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忠于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教师职业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关心爱护学生;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

2.教学素质.新升本院多数校是由原来师专独立升格或由师专和中师合并升格.无论从办学经验,还是师资力量(升格后的师资结构中,教师数量虽然达标,但多数是师专,甚至中师的教师)、办学条件看,新升本院校的科研素素质相对于老本科院校来说显得相对薄弱,因此,将教学素养作为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更具有适切性.(1)教学态度.有学者言“态度决定一切”.教师的教学态度,决定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受教学态度所左右的.端正的教学态度主要表现在:乐于接受分配的教学任务;认真制定教学大纲;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活动等.(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的具体学科知识.大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马列主义、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精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适应学科和专业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的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遵循系统系、逻辑性、科学性、艺术性的原则.(3)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指的就是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性.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教学方法的择要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标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讲解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善于激发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共同切磋;采用讲解法,注重讲解的科学性、系统性、启发性、艺术性、情感性;采用讨论法,注重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善于倾听;采用案例教学法,精心选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多维度解读案例、分析案例、反思案例、总结提升.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4)教学工作量.教师承担教学工作量的多寡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素质.教学工作量主要包括:第一课堂的教学课时数;批改作业量;指导学生实践工作量;课外或校外学习辅导工作量;教研室活动工作量;教学总结工作量等.(5)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主要包括:体现在学生质量上的效果,即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业成绩,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当的学习方式方法,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体现在社会反映上的效果,即社会、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高.3.科研素质.(1)科研品质.调查表明,部分新升本院校教师由于“底子”相对薄弱,教师的科研形式多似“散兵游泳”,团队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团队意识,是新升本院校整体科研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前提.科研品质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具有敏锐的科研意识;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具有务实求真、勇于创新、严谨的学术精神;具有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科研团队精神.(2)科研项目.教师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科研能力.科研项目主要是指:按级别可以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和院校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主要包括省级自然科学基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级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地厅级主要包括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教师教育项目等.(3)科研获奖.科研获奖是衡量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的标志之一.科研获奖按级别可以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院校级等级别的奖项;按学科专业类型可以分为:社会科学、科技、教学等奖项.(4)科研成果.科研成果主要是指物化成果和非物质成果.其中物化成果主要指:论文、著作、教材、教学辅助资料、研究报告、科研产品等;非物质成果主要指:技术成果和理论成果,可以应用于生产、生活、教学等方面的成果.

4.实践与创新素质.(1)创新意识.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升本院校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且要引领大学生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因此,新升本科校教师的创新意识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提炼成科研问题,善于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提炼成为科学研究问题,善于将科学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提炼成新科研课题等;具有敏感的反思力,能将他人习以为常的行为、思想等提炼成为有价值的科学研究课题等.(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纵向和横向创新能力,纵向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习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横向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地区、国际协作等协同创新能力.(3)指导实践能力.新升本院校定位为应用型,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的具体体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而高校教师不仅自身具有实践能力,更要有指导实践的能力.指导实践能力主要包括: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实训活动;指导学生实验、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竞赛活动;指导企业生产、中小学教学实践等.(4)创新成果.创新成果包括应用教学、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新成果.可以包括:技术创新成果:专利、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如课件等)、科技创新成果等;理论创新成果:实践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方式方法等.

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既要立足于新升格本科院校的现有实际,又着要眼于未来的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激励性、诊断性和导向性功能,并最终达成评价促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