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课

点赞:3230 浏览:84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向同行和专家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护理学基础》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文基于人才培养评估方案,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特色和成绩6个方面介绍该课程的说课设计,供高职院校同类课程教师参考.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7-02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说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的一项内容,指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向专家、评委或同行系统而概括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一门课程的理解、教学设计方案的思路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共同研讨教育教学理论,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1].我们在今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说课,并受到专家的好评.现报告如下.

1.课程设置

1.1课程地位

《护理学基础》面向护理、助产专业开课,是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属于必修课程,也是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并且,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是将来从事护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本课程对培养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课程目标

1.2.1我校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根据此目标,确定本课程的目标为培养懂理论、会操作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佳的怎么写作.

1.2.2具体目标分为:①知识目标:掌握护理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护理模式;能够阐述与护理学基础操作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联系临床实践.②能力目标:能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病人提供适合身心需要的整体护理;能够熟练、规范地进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素质目标:热爱护理专业,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观念;具有“爱伤”观念,能和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

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护理学基础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工作的保障,学生是教学工作的对象.

2.1学生本专业学生在大一暑检测,就到医院进行了早期见习,早接触临床后,形成了对护理岗位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对本课程兴趣浓厚,尤其盼望上实验课;理解力较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思维活跃.但理论知识不扎实,虽然前期已开设解剖,生理等医学基础科,真正运用起来尚不能很好的融汇贯通.

2.2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2.2.1教材现用教材由护理专业带头人邓翠珍教授主编,本教材能较好的体现教学大纲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内容特色:严格把握基本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突出基本技能,删掉了与其它课程的重复及陈旧、与临床不相适应的内容,新增了与临床紧密联系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如多元文化、静脉留置针等.②逻辑结构特色:分上下两篇,共22章,上篇(1-8)为护理学导论,下篇为护理基本技术(9-22),有利于各学校灵活安排教学;③体裁上的特色:每章节前设教学目标,知识小贴士、课后有思考题,每项技术以表格形式,一目了然,便与学习和记忆.

2.2.2教辅当然,没有绝对完美的教材,针对教材中部分知识点更新不够的不足,我们在教学中主要参考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的《基础护理学》及《201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实验教学主要参考省卫生厅及华西医科大学录制的教学光盘.

2.2.3网络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本课程充分依托学校网络资源,将教案、课件、实验指导、作业习题等教学内容上传,并一直在不断维护和更新.

2.3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条件,为教学提供软件支持.

2.3.1课程负责人赵亚珍教授,《护理学基础》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从教30余年,教学经验丰富,曾获省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护士”,校级“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并具较强的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

2.3.2教学团队结构目前本团队拥有教师20人,其中副高以上5人,硕士研究生3人,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并且学缘较广泛,为本课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知识互补,使整个团队具有蓬勃的活力.

2.4实践条件实践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持.护理实训区模拟医院病区的布局进行规划建设,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共16间,其中包括模拟护士站、ICU病房各1间、模拟病房2间,普通技能实训室10间,多功能示教室1间,共享医护技能实训中心示教室一间,为学生提供了仿真的实习环境,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课开出率达到100%.此外,拥有2所综合能力较强的附属医院,为学生的课间课外见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实现了教学与护理岗位“零距离”.

3.课程设计

3.1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由22章构成,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将内容分为基本护理理论、满足患者基本需要的护理技术、满足患者治疗需要的护理技术和病情观察及记录4个模块.

3.2内容选取依据

在内容取舍上坚持1个中心,2个基本点,以课程目标为中心,结合岗位需求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教学计划.

3.3课时分配

为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加大实验课时的设置,168学时中理论72学时,实验96学时,理论实验课时之比为1:1.33,同时提高实验课开出率达到100%.

3.4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3.4.1确定重点80年代以来,从“责任制护理”到“系统化整体护理”再到“临床路径”,无论哪一种护理模式都是以护理程序作为工作方法,而且基础护理就是为满足患者需要而采取的一系列护理活动.因此,我们确定护理程序,出入院护理等9个内容为重点章节,不仅在课时设置上有所侧重,还采取多方法、多手段授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早接触专业和临床,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课,但学生离开纯理论的高中时期不久,虽然喜欢上实验课,对于如何掌握操作技能尚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操作技能的掌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