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点赞:25577 浏览:1183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一个健全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无论是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还是父亲严厉的管教,孩子所得到的爱是健全,而对于单亲家庭孩子来说,尽管他跟随的一方可能会想方设法在物质方面满足他,但因缺少另一方的爱而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任何物质都弥补不了的,这也是孩子形成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对离异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要为离异家庭的学生营造一个、尊重、和谐的交往环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和他们建立真诚的友谊.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发展空间,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验成功时带来的喜悦,逐步形成乐观自信的品质.

关 键 词:离异单亲健康教育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班主任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工作至今,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发现学生思想的稳定与否关键在于班主任是否了解及走进他们的心理,所以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德育工作如果有牢固的心理基础,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德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在心理和生理活动现象领域内进行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开展心理诊断,能客观地、准确地鉴别问题学生的心理病因,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什么是心理诊断?简单地说,就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对人的认识过程、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做出鉴定和评价.下面就本人对我班“小玉同学(父母离异)的情况及转变”谈谈我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玉今年十三岁,是个长相甜美、高挑、聪明的女孩,可她脸上却鲜有笑容,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上课常走神,下课常发呆,学习成绩很差;平时还会莫名其妙地流泪,对于下雨天或寒冷天有同学家长送来衣物雨具,她的眼神里既有羡慕而更多的是妒嫉恨,平时班级活动她极少参与也漠不关心,甚至会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等她一升入初中我就发现她与别的同学不一样,凭着这么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这个女孩肯定有问题!所以我一直特别关注她,平时刻意或不刻意地找她谈话聊天,在学习上生活中处处关心帮助她,尊重及保护她的自尊心,慢慢地她对我产生了信任及依赖感,把她的家庭情况对我和盘托出.原来早在小玉三岁时父母就已离婚,她被判给了父亲,母亲也远走他乡.但她父亲对她、对家庭极不负责任,整天在社会上瞎混而不归家,对她的生活学习毫不关心、莫不过问,她只能跟着婶婶生活,可她婶婶对她也是尖酸刻薄.由于家庭的变故、生活的辛酸,感受不到关怀和温暖,让她感觉很无助、很自卑也很迷茫.从此,曾经活泼开朗、爱笑爱闹的她变得孤独自闭起来,对于自己的父母她充满了仇恨,自卑的心理让她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物极为敏感和不信任.因此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健康和学习.对于她的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除了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她无私的关怀和帮助之外,还多次联系她的父母,对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们知道绝大多数成绩不好、言行心理孤僻不合群的孩子,不是源于智力问题,而是因为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父母离异、父母关系不好、父母脾气暴躁等家庭的孩子,心里问题最多.不良家庭环境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同时还影响孩子的情感、个性、品德等的发展.离了婚的父母,虽然已经不是夫妻,但是最好的办法是继续做孩子的父母.这话的意思是说,夫妻虽已离婚,但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仍然存在,父母仍应该关心子女,必须为孩子的幸福着想.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小玉父母的关系有所缓和,对她的关心与爱护越来越多,久违的笑容又出现在她的脸上.

通过对小玉这个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我们不难看出,父母的离异是对他们最为强烈的打击.美国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主任阿尔波特索尔尼特认为,离婚是威胁儿童的最严重的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之一.一些婚姻心理学家对父母离婚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影响做了较为长久的研究,他们发现,在被调查的离婚家庭子女中,有37%的儿童在父母离婚五年后,心理创作仍未消除,并表现出情绪消沉、低落、性格古怪孤僻,他们最强烈的愿望往往是希望父母复婚.在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终身的.父爱和母爱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给予,也不可能取代的.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父母能够心理相容、和睦相处,并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就容易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人在幼年时,如果生活在一个爱的环境里,其精神上是愉悦的、满足的,倘若生活在争吵中或者是亲人分离这种焦躁不安的环境里,他会有一种不安全和被抛弃感,在这种环境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在个性上会沉淀一些弱点,如:自私、自卑、嫉妒、暴力倾向或压抑自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中各种道德观念的集中点,社会对儿童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家庭发生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家庭成员的实际行动对儿童的影响来实现的,离婚家庭应该做到文明离婚,离婚后,父母双方都应该做到继续关心孩子.目前不少离婚的父母,在离婚前争吵、反目,离婚后,还继续相互仇恨,不相往来,使儿童不胜痛苦.

所以为了更好地有针对地且有效地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远离这些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以下的几点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母爱式教育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后进生时曾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因此,对品德不良学生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他们.应从根本上入手,要多给予他爱.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关心他们.无论课上、课下、活动中、娱乐时,都注意从感情、态度和语言等各方面表现出对他们的信任、关心与尊重.一起谈同学关系、社会热点问题、班集体建设,有机会可以请他们到家里吃顿饭或过生日、还适当地为他们补习功课等.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不是理性的说教,而是师生感情的交流与交融,既要有兄弟姐妹情,更要有父母子女情.有了真挚的感情才可能创造出教育的诗篇.让他们感觉到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关心他们.俗话说:“日久生情”,对他们母爱式的教育,使他们改掉了身上的许多缺点.只要真正关心、爱护、帮助、理解学生,取得他们的信任,是一定会收到效果的.

2.示范式教育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好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左右着他们的视线,所以我们应该以别人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对其进行心理教育.采取迂回战术,让好学生和他们交朋友,从而能很好地去感染他们.我们相信“近朱者赤”,此法可以慢慢地去改变他们的不良品行.

3.立体式教育法:所谓立体式教育,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只有三者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才能奏效.在教育中,我们应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并注意不告状、不揭丑、报喜不报忧,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共同制定具体措施.避免“请家长沟通交流以后,家长回家对孩子便是一顿打骂,最后毫无进步可言”的恶性循环局面发生,真正求得家长与老师的配合,密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父母,学生父母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并用多种办法切断该生与社会上不良分子的来往,与消极环境隔离,使她的一些不良行为逐步矫正.

孩子的心理状况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健康的决定性条件.家庭、幼儿园、学校的影响,尤其是父母本身对孩子的心理状况影响最大.家庭是孩子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劣、父母的榜样作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心里健康与否.可以说,每个孩子的心理活动状况都烙有家庭的印记.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和谐、愉快、向上和充满爱的心理环境,家中和谐温馨的氛围和父母对生活的热爱,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外界施加给孩子的压力和紧张感,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从而身心愉悦,个性健康.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对离异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要为离异家庭的学生营造一个、尊重、和谐的交往环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和他们建立真诚的友谊.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发展空间,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验成功时带来的喜悦,逐步形成乐观自信的品质.学校应定期与离异家庭的学生的监护人取得联系,沟通情况,共同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教师应该对离异家庭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些呵护,多一些平等,多一些真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厚爱,使他们感到老师是他们心理倾诉的知己,使他们愿意敞开心扉,必要时愿意寻求老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