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需打开门窗

点赞:25129 浏览:1175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广阔的场景中体验、领悟语文即生活,让语文学习不再教条、死板.打开课堂之门,汲取语文精髓.


关 键 词 :生活语文;体验性学习;感悟;大语文教学圈

语文教学改革走过了一段又一段艰难的历程.新形式下怎样让语文课堂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带着疑惑我们审视了语文课改之路,发现:以往由于语文教学一直囿于教材囿于课堂,只在一间房子里兜圈子.当前语文教改迫切需要打开长期封闭的语文教学之门,面向生活,建构开放的语言运用教学体系,才能走出迷宫.

首先,语文教学要走进教材.我们在对语文学习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后发现:语文学习的过程,从实质上说是获取语用经验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死扣课文,孤立分析;二是抛开课文,架空分析.前者将教材肢解,后者作空洞说教,都没能把学生领进教材.课文实为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语用的结晶,凝聚着作者的文思和情结,涵盖着语文知识和技能,作者的语用经验沉淀其中.语文教学若能将课文“还原”到原本的生活情境里,让学生置身于语用状态中,通过解读课文里的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一道神游、辩论,探究作者的思想方法,作者的语用经验也就被学生接受了.因此我们要求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沿着“披文(解读课文)―入情(品味感情)―入神(领会文思)”的轨迹,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渐入佳境,探究作者的语用经验.

其次,语文教学走出教材.学生走进作者的思想后,让学生带着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反向从教材中走出来,把作者的语用经验化成自己的经验.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不再孤立的作字、词、句、篇的分析,而是以能力训练为主线.每节课根据课文特点,着重训练一个能力点,配套讲授相关知识点,以此带动全篇,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习惯;把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活经历引入语文教学之中,让技能、习惯、兴趣的种子在学生那里着床、萌发、生长.举例而言,《江南的冬景》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江南冬景,将文中所摹写的秀丽迷人的江南景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到”作者当年写作中观察到的那种生活情境之中,然后再来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教学还不能就此作结.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者写作前为何这样构思,写作中为何这样运思,让学生明白作者要写一篇文章表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写自己的思想、情感.但写作时并没有直接把这层意思表述出来,而是要借对江南冬景的怀念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融入其中,来表达.这样,作者的语用经验,也就被学生操在了手里.最后教师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曾经到过的地方,采用作者构思立意的方法写一段文字.学生写出了这样的文字,也就从教材中走了出来.我们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处理好走进教材、走出教材两大环节,语文教学的效率必将产生根本性改变.

再次,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语文教学只有面向生活,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教什么;只有走进生活,才能从本质上解决怎样教.现实语文披有两张皮,一为课堂语文,一为生活语文,两张皮,两种面貌.一方面课堂上学生倾其全力所学的语文,拿到生活中才发现没有用处;另一方面生活处处又无时不在呼唤语文.学的不能用,用的没有学.当我们静下心来反思这种教学得失的时候才发现,很多教学内容,学生终生只在学习时接触那么一次.语文教学仅作学法、文法指导,孤立的作字、词、句、篇的分析,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生吞活剥的死知识.这是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症结所在.由此观之,语文教改单在教法这样的末节上做文章,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研究生活语文,调整课堂教学,缩小课堂与生活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放弃陈腐的文字游戏,革除多余的教学环节.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课堂教学,切切实实进行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并且设法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进课堂,把技能的操练引向生活,按照“课中学―课外练―生活里用”的线条设计能力训练系列.例如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完全可以改变以往逐一落实原则,从本模块的特点和学生需要出发,把教会学生如何鉴赏治学作为本模块能力训练的目标,整个模块统筹规划教法,每专题分项实施训练.学习“‘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是本项能力训练的序幕,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诗歌,明确鉴赏与生活的关系 ,激发学生读诗歌的兴趣.接下来的专题三篇教学则要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具体方法,让他们初步懂得如何利用图书馆、书目、工具书、网络进行学习和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研究题目,诸如《高中教材中的古诗词出处小考》、《高中生鉴赏的误区种种》、《名人鉴赏方法评介》供学生实践.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面向生活、走进生活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学习课文,进行技能训练.语文教学只有面向生活,走进生活,才能步入佳境.

最后,语文教学要构建大语文教学圈.我们在对语文学习进行了多年的体验后发现:语文学习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历练和积淀的过程.语文教学只有构建大语文教学圈,才能关闭“必然王国”;只有让学生上圈历练,才能走进“自由王国”.

语文学习有自己的规律,学生从最初在书本上接触知识到最终完全内化、变成自己的技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从表面上看是:知识―技能.其实要把书本中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技能,中间的历程是异常复杂的.知识由初步接触,经过反复历练到最终领悟、完全内化是一个滚雪球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完成,须要依赖大量的实践环节.过去语文教学极限于教室狭小的空间,省去了很多这样的环节,使不少技能学生掌握不到位,严重滞缓了技能的内化速度,影响了教学效率.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把眼光局限于课内,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问题,还必须在课堂以外寻找新的天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课堂、校园、家庭、社会是语文学习的天然场所.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大语文教学来开发这些环境资源,创建语言运用教学体系,最终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途径.建立大语文教学圈,就是把学生的课外、校外生活放到语文课的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构成的圈化的能力训练“驿道”,把语文技能放到这条驿道上.有了大语文教学圈,语文教学才能从无效中解脱出来,按照语文学习的规律进行.只有让学生上圈历练,语文教学才能走上语言运用教学的正道.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现阶段语文教学改革的真正出路就在于尽快建立大语文教学圈,开展教学实验,迅速取得经验,形成规范.

语文教学需打开门窗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只有打开语文教学之门,才能迎来真正意义的语文教学改革,本文从宏观上提出了一些构想,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运作,还有待于作深入的探讨.古人云:“入山问樵,入水问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