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

点赞:33079 浏览:1556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编者按:高考结束,我刊组织了一批关于高考研究的文章,目的并不是提供所谓的“备考策略”,意图正如徐贵亮老师所说,“一线历史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从中分析教学的差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这既是教师的应有之责,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反思”是这组文章的题中之义,而最终摆脱应试教学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关 键 词 ]高考,素质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57—6241(2012)13—0025—04

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1题沿袭了以往的风格,是一道难度较高的历史试题.此题所给的材料言简意赅,不难理解,涉及的知识也都是教材的主干知识,但要求评析“冲击一反应”模式,考生们还真不好下笔.弄清此题的考查目标,有利于扭转高中新课程实施8年后课堂教学依然普遍存在的重知识的现象,有利于教师从宏观上把握课程内容及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从而改变教与学的现状,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尽管课改并不能有效改变“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现状,但如果高考都这样考了,我们的教学还不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即使是应试,也是低水平的.目前自主命题的省份已经达到16个,但全国卷特别是全国新课标卷,是自主命题队伍中的领头羊,其引领和示范作用不容忽视.普通高中担负着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向高校输送合格人才,重视高考是应有之意.一线历史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从中分析教学的差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这也是应有之责.第41题的导向性非常明显,研究此题,分析其命题思路,可以促使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的转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一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该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上海开放性试题惯用的SOLO式的评分要求,只给了三个等级的基本评分标准,即:

一等(12~10分)

①观点明确,须有概括性表述.

②史实准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

②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

②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

③表述不清.

此题与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40题第(3)小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011年第41题,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命题思路如出一辙,旨在引导教学.引导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改变传统方式的教学.在现实背景下的,聪慧的教师会按这种方向的引领默默前行,但为数不少的教师可能只是从表面上来应付这种题型,不断地训练学生如何回答史论结合的观点评价题.而且,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会传授给学生一些答题“技巧”:要与教材中的观点保持一致,持相反观点者往往会因证据不足,或难以自圆其说而丢分;尽可能多地写史实,史实越多,证据越充分,阅卷时“采点给分”会容易得分等等.

依据考纲所示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本题显然旨在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本题介绍了“冲击一反应”这一解释历史的模式和以此模式图示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近代史,要求学生对此模式给出赞成、反对或其他自己的观点,运用图示中的材料,史论结合予以评析.题目设置开放,没有限定观点,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观点,运用材料进行评析.

本题的材料和图示中给出了多种信息,能够捕捉到这些信息会对解答本题有很大帮助.首先,材料中虽然对“冲击一反应”模式的观点有简单介绍,但特别强调了有人是用它来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就是说,是要用此模式看一个相对长的历史时期,而不是就一两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当然,考生也可以围绕一个具体史实展开论述,但一定要对图示的这段历史时期有一个明确的概括性认识和说明.这也是考查考生对一段时期内历史的发展有没有、能不能总体把握.如果能够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对“冲击一反应”模式进行评析,就会对该模式的优劣短长有更清醒和更客观的认识.这也反映出考生具有较好的历史素养.


其次,图示中的时间和历史事件的呈现方式很有特点,它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呈现出阶梯上升状态,这也标示出这段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走势: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都推动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历史发展不是倒退,而是进步,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逐渐深入,他们追寻文明的步伐,拾阶而上,步步上行.看到这一点,也会使考生对所要评析的模式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道题的立意好在对教学的要求不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而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考生须正确解读材料,学生如果理解到位,明了命题人的目的不在观点本身,而在于要考查考生调动运用历史知识,探究历史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亮明观点,根据自己的观点选取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论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便体现出学科能力.同时表达要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教师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如何转变类似本题的同类试题给高中历史教学的有益启示,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走出知识教学的丛林

中学历史教师与教科书是什么关系简言之,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个问题,在新课程推进以来,尤其是在作为“指挥棒”的高考命题改革影响下,答案的选择不再复杂,只是挑战依然严峻.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强调能力考查,讲究考试信度,就必然尽可能地采用新的、呈现形式多样的材料,就必然致力于创设既符合学生认知、又超越学生寻常练习和考试中所熟知的新情境,就必然提出新——角度新颖、形式新颖,甚至出现大段要求历史写作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新课程背景下的命题导向,就必然、而且正在沿着“以历史的基础知识为前提,但一定要超越知识立意”,“材料在书外,基础知识的依托在书中,答案主要在书外”的方向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