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会

点赞:2974 浏览:82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段话科学而又简明地说明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一份语文试卷一般是由语文基础、阅读、作文三部分组成,而在阅读中积淀着语文的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中是一场绝对的重头戏.

学生的阅读不能局限于教科书,只有以其为源,漫游书海,才能开拓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那么如何让学生享受阅读,通过阅读感受生活的美?进而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浅见.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激趣

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笔者立足于课堂,重视学生的感情和思考,在积极引导中,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活泼,使学生入“迷”.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情操美,品味语言美,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美,让学生不断地发现美、领悟美、欣赏美.以课文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旁征博引,使学生进入更广阔的阅读领域,激发他们阅读课外书籍的浓厚兴趣.如此,不知不觉中把徘徊在门外的学生带入艺术殿堂,于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心灵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增强学生对阅读的渴望.如在教授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的《忆读书》一文时,课文涉及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笔者趁机把其中出现的《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茶花女》等作品的精彩之处略作叙述,吊起学生的胃口,勾起他们迫切阅读这些名著的.在这样一个从课内到课外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二、 备有香米打造巧妇——设置图书角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仅仅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却没有考虑到阅读的物质前提,那么,阅读便是空谈.农村中学文化氛围相对较薄弱,家庭经济整体水平较落后,学生不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找到自己想看的书,他们的兴趣也会随之消失殆尽.为此,集众人之力量,设置一个班级图书角,从教师到学生每学期每人捐出最少一本书籍,让阅读教学成为有源之水,让学生的强烈阅读愿望有地方冲浪实现,也掀起了班级广泛阅读的.并非所有的书都“开卷有益”,所以所备之米应香气逼人,所集书籍应健康向上,设置图书角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既要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要帮助学生净化阅读内容、规范阅读行为、提高阅读品味,教育学生远离不健康的读物,培养其健康的阅读情趣,确保阅读大课堂健康平稳地运行.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在阅读教学中的“渔”也就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包涵一定的能力层级,教师应避免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

感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基础.读书、读书,关键要去读.或快读全文,或细读有关段落,或跳读扫描,或吟诵你喜爱的句子等总之,要用心钻进去,去感受文章的精华.

理解性阅读是培养阅读良好品质、提高品位和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理解性阅读强调知识的迁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以致用的阅读途径.

鉴赏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高层次的阅读境界.要求阅读者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章的内涵中去,将“读”的思维与作者“写”的思维契合在一起,进入到阅读的胜境.

比较性阅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作较为深入的带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要求学生在鉴赏中“求同存异”“异中求同”,使学生在辨识中学会整体性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

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活动

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尽情地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每一个人都有或强或弱的好胜心理,心底里总不甘落后于人;很多人都喜欢跟着潮流走,快乐地融入团队共奏的主旋律.当学生们已走近阅读、参差不齐地喜欢上了阅读时,教师应该再次扮演好导演的角色,给学生提供一个与阅读相关的大舞台.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如“好书推荐”的演讲,让学生初涉鉴赏性阅读形式,充分秀出自己的好学与博学,一堂交际课下来,以石击水,阅读的浪声即时可闻.丰富而多彩的语文活动还有课前三分钟演讲、诗歌朗诵比赛、时文名段品评、讲故事、语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讲述、竞赛、品评、交流等活动中发现不足,寻找差距.进而纳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优秀者促动后进生,形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班级气氛.


五、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累与实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写作.”这些名言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许多初中生对作文怀有极大的畏惧心理,面对题目往往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即使写出来也是平淡干涩无文采,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增厚语文功底,培养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形成一种无形的积累.这种积累是阅读经历的初级阶段,能对学生的人格、修养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但这种随意性、消遣性的积累,很难快速地深入学生的大脑,并通过大脑分析理解吸引力,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迫切需要阅读的主体在无形积累的基础上加强有形的积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世上真正能过目不忘的人毕竟少之又少,所以进入阅读的精读阶段就要学会摘抄、记录、点评、质疑.阅读主体在博览群书之时,要动笔摘抄自己所欣赏、所需要的语段,学习领悟作者的思想与审美情趣,归类收集文字信息,充实自己的写作资源;积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拓宽自己的文化涵养和储备自己的口语交际材料.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阅读教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与语文基础知识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语文基础知识是阅读体验的基石,而大量的、多种方式的阅读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扎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笔者对自己的学生说“以阅读为支点,就能撬动雄峻的语文泰山”.

从功利性的角度看,阅读教学的开展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利于语文教学成绩的取得.从人文性的角度出发,阅读教学的成功,在于丰富学生的间接社会经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总之,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逐步建构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一个个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的读者,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真正做到“我阅读,我思考,我体验,我提高”.

(作者单位:新郑市新村镇梨园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