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德育教育的因素

点赞:4288 浏览:140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首要的内容之一.在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球人类的重视和关注.作为社会之窗的学校更应越来越重视学校德育教育的建设和实施.在这种高要求高严格的要求之下,我们农牧区很多学校在如何优化学校德育机制,如何提高德育质量等问题有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有效的途径.但作为农牧区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相当多的问题和困难.本人认为从学校德育教育的管理到具体的实施制约其正常运行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费不足,资源缺乏是农牧区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最大障碍

虽然很多农牧区学校根据教育发展需求和素质教育实施方针,在现有的经济条件和资源下,不同程度上建立学校德育室,开设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加强德育教育管理力度.但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的当今社会,开设思想道德课,建设学校德育室是远远满足不了现在学生的实际德育需求.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安排,部署教育工作时,要认真考虑农牧区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资费和资源保障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大德育教育的经费投入.积极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式,努力打造学校德育教育基地,互联网上建立德育资源库.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体系,充分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把学校内部德育资源拓展到学校、社会、家庭的大资源.从而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观念落伍是农牧区学校德育教育发展的最大隐患

由于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在实施素质教育今天,还没有从单一的育人评价模式转化为复合型、多元化、实际性、科学的育人评价体系.育人工作之所以步履艰苦,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学校没有落实好素质教育及教育方针政策、不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而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制度往往注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从而学校的各项工作指标和教师的评价制度也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家庭、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成就主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输送重点学校的学生名额.农牧区很多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不如城市家长.他们很少关心学生在学校里的道德思想和学习情况、身心等,这样农村学校难以得到家长的支持.总靠教师也只好抓学生的学业成绩,忽略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样从上级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制度到社会,家长对学校的看法都处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育人为本的思想.而育人是隐形又艰巨的任务,不会短期内出现明显的成绩,使教育观念形成恶性,德育教育得不到成效.育人工作就成了文件和口头上的事儿,得不到真正的重视.

三、规范化管理是德育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育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更需要规范化的挂历和宽松的环境.国家根据当前教育发展需要出台各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学校德育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投入,并得到了相应的成效.但育人工作依然是我们长期面对完成的重要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许多偏远农牧区的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改革发展没有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支掌,对孩子在学校的事情不管不问,而学生真正有问题或犯下错误时把所有责任推卸到学下和老师.这种不和谐的推卸导致学校和老师承受极大的压力.教师不是圣人,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疏漏现象和不足之处.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但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之之处.因此社会、学校、家长都理性对待问题,用科学性,建设性的理念,制定有效的、规范化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共同担负应有的责任,完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制约农村德育教育的因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校德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和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育人观念,加强农牧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在德育工作的主体上把现有的学校上独角戏改变成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德育规划从现有的短期行为和只重口号不重落实改革成长期性,此次落到实处的管理过程行为.德育形式和内容从单一谷草行,多元化,时效性的转变,只有这样“育人为本,德育先行”的思想得到真实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