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鲁迅的女子教育观

点赞:7951 浏览:325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鲁迅处在一个奴化女子教育盛行的半是满清,半是民国的时代,鲁迅抨击当时社会存在的“贤母良妻主义”教育:包括批判“坚壁清野主义”、“寡妇主义”教育并揭露封建教育卫道士的恶行.鲁迅为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关 键 词 :“贤母良妻主义”教育;“坚壁清野主义”;“寡妇主义”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一生以抨击旧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为己任.他的笔端触及社会现实,贯穿着现实主义精神,并有大量论述中国女子教育的著作,对女子教育一些观点和看法,仍值得后人引以为鉴.本文主要集中从一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他的女子教育观:

一、对“坚壁清野主义”的批判

20世纪20年代中期,社会上仍然盛行男女授受不亲的旧观念,守旧派人士极力阻扰知识女社会现实,并试图将其禁锢起来.地方教育当局公布各种清规戒律包括“女性学生不可进所,不许逛公园,男女同学不可同行、同食等”,鲁迅指出,地主阶级不从社会制度和阶级本质去找原因却将社会上的风化不淳归咎于女学生的做法是荒谬的,他认为社会上发生“有伤风化”的事,绝不能归咎于妇女,实行这种“坚壁清野主义”的教育是极为反动的.

二、对批判“寡妇主义”的批判

鲁迅所说的“寡妇主义”指教育当局认为达到“贤母良妻主义”教育的目的,作为教育者自己应该是贤妻良母的典范,才能言传身教,成为学生表率.根据这个办学宗旨,教育当局就聘用一些感情萎缩或畸形的寡妇或拟寡妇担当女校工作.鲁迅分析道,先前的女子教育领域,多由道学先生所占据,现在多半在这些寡妇或拟寡妇手中,她们以曾受新教育、留过学,同是女性等自居,事实是绝大部分执拗、猜疑、阴险.]在“贤母良妻主义”的教育目标下,凡是表现进步甚至连剪短发的女生都排斥在校门外.鲁迅对这两种泯灭人性的教育给予了最尖锐地批判.刺激有良知的中国青年群体为谋求社会变革积极奔走,寻求出路.

(一)揭露教育卫道士的恶行

鲁迅用小说杂文等艺术形式刻画了形形色色的教育卫道士,揭露他们敌视或者投机女子教育的可耻行径.他刻画的贤良女校的高老夫子,流氓成性,却冒充儒雅.对女子教育的敌视溢于言表.鲁迅以辛辣的讽刺笔调,猛烈抨击对女子教育抱有偏见的伪正人君子们.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当时中国女子教育的弊端,展现给我们一副荒诞的社会画面,使我们能够感受到鲁迅对女子教育状况的焦灼和悲愤,也引起人们对女子教育发展趋势的关注.并且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阵女子教育改良的风潮.让民众意识到当时女子教育的荒诞,促使人们对新教育的渴求,对新社会的期盼,达到教育民众的效果.

(二)对鲁迅的女子教育观的评价

鲁迅的女子教育致力于促进女子自身意识的觉醒.他的一生,一直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他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封建教育对于妇女的危害和麻痹.因此,他在对这种策无情揭露的同时,也挖掘出隐藏在社会里层的民族劣根性,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这种批判产生的积极效果在于让知识女性从不同侧面认识到社会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认识到自身觉醒对解放自己乃至解放整个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鲁迅的女子教育思想具有时代特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一,彻底地批判封建教育和女子奴化教育,充满反帝反封建的战斗精神.二,从砸烂万恶的旧世界,建立前所未有的新世界为根本出发点,赋予了女子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三,极其重视女子的革命精神,即一个革命战士应具有备的品质的培养.要求她们要有“韧”的精神.与旧思想、旧文化作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懈,他还要求她们有牺牲精神,有和敌人作殊死斗争的决心.鲁迅先生从来没有以妇女解放运动的导师自命过,但是他为我们女性所造下的功绩,却是无论如何也抹煞不了的,他为我们女性留下的教训,是值得我们紧紧记住心头的.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