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的高等教育

点赞:2576 浏览:78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苏区对高级干部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教育由此萌生.在办学过程中,苏区创办了一系列高等学校,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点.高等教育的举办,使苏区汇聚了大批教育专家,为中国举办高等教育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为中国革命根据地输送了大量人才,苏区的高等教育成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摇篮.

[关 键 词 ]苏区 高等教育 干部教育

[作者简介]梁尔铭(1979- ),男,广东高要人,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教育.(江西 吉安 343009)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2009年学科共建项目“井冈山与革命根据地时期教育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JY227)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64-03

将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重要武器,是中国自成立以来的一贯方针.高等教育对提高干部素质尤为重要,因此备受中国重视,在大革命时期即办有湖南自修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高等学校.土地革命开始后,苏区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中心区域,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一批能领导革命斗争的高级干部,才能担负起建设苏区的重任.高等教育是培养革命根据地高级干部的主要途径,对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因而举办高等教育就成了苏区的当务之急.苏区高等教育的举办,开了中国革命根据地举办高等教育的先河,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

一、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实践

苏区建立以后,围绕着苏区各项建设需要成千上万的各行业高级干部.以往所办的各种训练班规模过小,师资力量无法集中,教学计划和学习方式不能统一,难以培养数量如此多的高级干部,高等学校的建设为此提上了苏区的议事日程.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

在各种高等学校中,最早建立的当属培养党、团、苏维埃和工会高级干部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1933年3月12日,临时局决定将原苏区局党校改建为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又称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任弼时出任校长.1933年4月22日,临时局改任张闻天为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校长、杨尚昆为副校长、董必武为教育长.同年六七月间,杨尚昆离任,董必武接任副校长.1931年1月,李维汉和冯雪峰分别接替张闻天和董必武出任正副校长.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大批训练新的工农干部,以解决目前革命与战争的需要,彻底改造和加强党团政府和工会的工作,争取战争的全部胜利”为目的,设有新苏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党团苏维埃和工会干部训练班及高级训练班三种班次①.新苏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学习时间为两个月,每班80人,主要训练即将派往新开辟苏区工作的干部.党团苏维埃和工会干部训练班学习时间四个月,分为党、团、苏维埃和工会各一个班,每班50人,主要训练较为巩固地区的党、团、苏维埃和工会干部.高级训练班学习时间六个月,每班40人,主要训练各省委、各省苏维埃和各省工会输送上来的干部.1933年6月到12月,各级训练班学员先后毕业,大部分被分配到各地工作.长征开始后,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的部分干部与未分配学员被编入红军干部团,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宣告结束.

苏区的高等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高等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国立沈泽民苏维埃大学

1933年8月1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第48次会议决定创办苏维埃大学.会议还决定任命、沙可夫、林伯渠、梁柏台、潘汉年五人为苏维埃大学委员会委员,和沙可夫分别为正副校长.1933年8月21日,苏维埃大学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了建校、招生和开学等相关事宜.1933年9月初,苏维埃大学正式开学.为纪念中国苏维埃革命先驱沈泽民,学校正式定名为国立沈泽民苏维埃大学.苏维埃大学“以造就苏维埃建设的各项高级干部为任务”②,分为特别工作班和普通班两种班次,其中特别工作班开始时设有土地、国民经济、财政、工农检察、教育、内务、劳动和司法八个班,1934年春又增设外交、粮食两个班.特别工作班的修业期限为半年,课程包括有理论、实际问题研究和实习三大部分.由于特别工作班缺乏合格生源,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给正常教学带来极大困扰,因此苏维埃大学还开设了普通班,其主要目的“是要对文化程度不足的学生,给以补习的教育”③.苏维埃大学招收的学员,“曾在政权机关、群众团体或党团负责工作有半年以上,而积极的;在边区积极参加过革命斗争的,其文化程度能看普通文件,均有入学资格”④.1934年2月,校长改由瞿秋白出任,副校长改由徐特立担任.1934年7月开始,该校合并在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共同.


(三)工农红军郝西史大学

红军大学是苏区最著名和规模最大的红军军事学校.1933年10月,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军事政治学校分散扩编,其中上级班和高级班被改编为红军大学以培养军政素质较为全面的高级军事干部.1933年冬,红军大学正式开学,共产国际代表李德兼任顾问,何长工、周昆、张宗逊和彭雪枫先后任校长兼政治委员.为纪念对中国革命有贡献的苏联友人郝西史,红军大学又正式命名为工农红军郝西史大学.红军大学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最高学府,开始时设有高级军事科、上级军事科、上级政治科、参谋科,后来又增设后勤科和防空科,附设有教导队、高射队和测绘队.红军大学的学员来源,主要由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政治部以命令的形式从各革命根据地抽调.高级军事科由军以上干部组成,上级指挥科、上级政治科、参谋科和后勤科则由师团级干部组成,后期也招收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营以上干部.这个学校的办学原则是理论与实际并重、前方与后方结合,除教学以外,着重总结作战经验和进行军事训练.红军大学的学习时间一般为八个月,先后举办了三期.1934年10月,已经到校报到但未开学的第四期学员和教职员工被编入红军干部团参加长征,程暂告一段落. 二、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

苏区地处内陆不发达地区,加之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包围,经济和文化极其落后,仿照传统的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办学并不可行.在如此艰巨的环境中发展高等教育无章可循,只能发挥自身智慧创造性地进行办学.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苏区高等教育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点.

(一)从实际出发安排教学内容

苏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当灵活,不同学校根据自身任务和性质开设了不同的课程.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以学习党与政府各项建设的理论、经验及工人运动方法为主,开设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建设和工人运动等课程.苏维埃大学开设有苏维埃工作的理论、实际问题和实习三项课程,红军大学的教育训练内容则包括有政治教育、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文化教育三个方面.除此以外,各校还随着党和苏维埃的各项方针政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建设的变化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并开设相关讲座或组织学生到其他单位听学术报告.当时各校开设的学术讲座或报告相当丰富,讲《苏维埃建设》、朱德讲《游击战争》、周恩来讲《国际国内形势》、董必武讲《巴黎公社》、唐开元讲《劳动法》、博古讲《目前红军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苏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针对性强、教学内容切合实际,因而受到各方高度好评.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

苏区高等教育坚持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致力于培养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干部人才,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为了密切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联系,苏区高等教育要求所学即所用.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和苏维埃大学经常派人参加苏区的各项大型突击任务,红军大学则派人参加在前线的战斗指挥工作.各校经常和工作一线进行交流,可以随时了解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将收集到的经验和材料更好地充实到教学中去,从而丰富了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的途径和手段,使教学更具活力和现实性.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又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讨论,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为苏区各项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干部.实践证明,只有实施这样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既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又不缺乏革命实践素养的高级人才.

(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为保证各高等学校所培养的干部具有为革命事业怎么写作的决心,无论是党校类型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抑或普通大学类型的苏维埃大学、还是军校类型的红军大学,都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等教育人才.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被摆在各校课程设置的首要位置,以马列主义和时事政治为中心的思想政治课程一直是各校主干课程,相关的政治类学术讲座也常常开设.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渗透于各校课程和学术讲座中,大大提高了广大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以锻炼革命意志,使之成长为无产阶级高级干部,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生产劳动,大大增强了学员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坚定了学员们的无产阶级革命信念.

三、苏区高等教育的影响

与正规的高等教育相比,苏区创办的高等学校带有明显的战时特征. “一切苏维埃工作完全服从于革命战争的需要”使苏区各高等学校以大规模培养干部为目标,修业期限和课程设置完全根据实际需要设置⑤.从严格的意义上界定,苏区创办的这些高等学校离正规的高等学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苏区的高等教育乃适应革命形势发展而诞生,对革命根据地乃至新中国的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一)为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苏区兴办的高等教育,是中国独立自主探索新型高等教育实践的开端.高等教育是苏区教育体系中的最高等级,其发展受到中国的高度重视.即使在生存与发展极端困难的处境之中,中国也没有放弃对新型高等教育的追求.苏区高等教育创办与发展了一批新型高等学校,打破了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虽然这些高等学校未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大学,但它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强调教育为实际工作怎么写作、提倡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既为革命根据地兴办高等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的经验,又为中国在战争环境中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从苏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办学,使这些高等学校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为革命根据地发展新型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参考对象.

(二)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区创办的各类型高等学校是新中国高等学校体系的重要源头之一,新中国高等学校的三大类型:党校、普通大学和军事院校,三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并存,是苏区高等教育的创举和特色,对新中国高等学校类型有重要影响.同时,苏区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苏维埃大学和红军大学日后也成长为新中国的著名高等学府.1935年11月,红军干部团到达陕北.与苏维埃大学合并后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复校并更名为中国委员会党校,一直延续办学至今.红军大学部分师生则与陕甘宁晋红军军政干部学校合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并于1936年2月改建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同年5月,又决定将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扩建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新中国大部分国防院校的前身.从某种意义上说,苏区高等教育与抗日革命根据地、解放区和新中国高等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可称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摇篮.

(三)为革命根据地各行业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由于苏区领导集体的重视,高等教育在苏区得以蓬勃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更为重要的是,苏区高等教育凝聚和锻炼了一支人才队伍.他们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学术研究,在工作中历练了自己,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各高等学校培养了大批坚持共产主义理论的高级干部,推动了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高级干部的培养,大大缓解了苏区高级干部缺乏的困境.在苏区各行各业的突击建设当中,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苏维埃大学和红军大学都曾大规模派出学员帮助完成工作.苏区高等教育事业举办的时间并不长,却为革命根据地输送了大批党、团、苏维埃、工会和军事干部.他们当中的许多学员,在革命根据地斗争中逐步成长各个行业的高级干部或技术人才.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学员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苏区高等教育是苏区、抗日革命根据地、解放区乃至新中国各行业建设的重要人才来源.

[注释]

①佚名.纪念科学共产主义之父!马克斯共产主义学校三月十三日开学[N].红色中华,1933-03-12.

②③④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26,226,226.

⑤档案馆.文件选集第十册(一九三四年――一九三五年)[M].北京:党校出版社,1991:649.

[参考文献]

[1]陈建华.苏区高等教育的回顾[J].江西社会科学,1991(6).

[2]陈元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黄宗华.1930年代江西省域内的国共干部训练[J].党史文苑,2011(14).

[4]李海芬.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对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建立的影响[J].兵团教育学院报,2005(4).

[5]刘少林.一笔价值颇丰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战时创办高等教育的方略与办学精神管窥[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3).

[6]沈莉.苏区教育与中国教育现代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