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人才观

点赞:27482 浏览:1298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这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文章分析了职业人才培养观从工具主义到人本中心、从单一技能培训到注重综合能力培养、从职业维持到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从技术至上到注重人文精神培育的变迁,揭示了职业教育变革的方向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人才观;市场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长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后,人们逐渐步入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以致进入当前的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也不得到不断的变化和与时俱进.从法国的“终身教育”理论,到德国的人才“关键能力”理论,直至目前最新的国际教育组织对人才教育提出的四大能力建设思想.这四种能力建设思想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一种新的教育理论的盛行预示着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是人们在困惑中寻求答案的行动.从“终身教育”理论、“关键能力”理论、“学习、关系和选择”技能理论到教育的“四大支柱”等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职业教育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深入到人的本身--人的内在素质的提升.

一、 从工具主义到人本中心

职业教育的工具主义思想源于泰勒于1916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他在书中提供了两个指导思想:标准化和效率,并由此提出了“目标课程”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努力学习,掌握和发现已有的知识,努力减少个人与目标之间的欠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自我、发展以及创造性是没有位置的.这一教育思想在以操作、动作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工业经济时代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效率,影响至今还广泛存在.工具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标准与效率,却无法服其本身的致命缺陷——忽视了人本身的个体差异、社会性与全面发展.随着工业经济发展进步,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西方国家不断面临着诸如失业、职业变动频繁、职业周期缩短以及知识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等各方面的挑战,促使人们开始对传统的采取反复训练的方式使受训者获得完成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娴熟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在新的经济形态面前,人们意识到,娴熟的技术技能是一种竞争力,但人本身内在的素质能力是一种根本性的更持久的竞争力,人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应对职业变化.20世纪80年代,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元化大发展趋势,但仍然片面强调准职业人的工具性和效用性,缺乏对人本主义的足够追求.90年代,作为人力市场基本构成的准职业人力求获得最宽泛的和可变通的职业能力,并认为其迅速学习的能力最为有用.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变,准职业人和办学主体、企业主一样都需要更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以应对社会变化和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力求将技术技能的培训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工具主义”和“人本中心”渐趋融合.

二、 从单一技能培训到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技术进步发生了一次飞跃,生产技术的系统性、集成性大大提高,高、精、尖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推广与使用,使得探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与职业和技能培训之问的关系成为发达国家变革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必务之实.美国学者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应对新技术的应用表现出应有的敏感,最大限度地保证职业教育与经济生产及社会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

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从业人员的动作技能的要求大大降低,而对心智技能的要求却大大提高了.在德国等一些国家,单纯重复性的体力劳动被更具知识性和判断性的劳动所取代.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出现了普通化的趋势,狭窄的职业技术教育被压缩.职业资格的数目也在减少,德国从600个减少到377个,瑞典只保留了24种资格,意大利只有9种.而在日本和法国,跨专业的培训正在成为规范.这反映出职业技术教育正在从狭隘的单一技能培训走向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劳动者不仅要为某一具体职业做好准备,还要准备好在一生中进行无数次的工作变换.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弹性的、可广泛迁移的职业能力.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世界各国纷纷改革其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由原来的岗位技能培训转向更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这一理念,从内涵上来讲,既包括专业能力,又包括一般能力,是专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综合.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

三、 人才重要性的市场观

2005年,麦肯锡公司的一个小组通过对77家公司6000名经理和行政人员的研究,发现在未来20年里公司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人才已经变得比资本,战略或是研究开发更重要.一个好的想法和项目可以找到资金(比如:风险投资家),战略是公开的,再完美的战略,其他公司也很快能复制,领先的技术也很快会被赶上.有天赋的人群,在适当的公司文化的滋养下,能萌发更新的创意,更好地执行这些想法,甚至能发展其他人.

职业教育的人才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职业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英法对战败的德国进行瓜分和掠夺,美国从德国掠夺最多是人才,前苏联掠夺最多的是机械设备和财宝,英法掠夺最多的是资源,四国战后的发展证明人才比资源、机械设备和财宝更有用;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韩国和我国职业教育实施了一项援助计划,结果韩国选择了培养人才,中国选择了进口教育设备,20多年过去了,韩国工业发展很快,优质产品行销世界各国,而我国进口的设备多半未用甚至成了废铁.

四、 正确的人才观引导职业教育的发展

为什么大学毕业生与高技能人才在就业和工资水平上会出现上述两重天的现象呢?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而高级技能性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充分表明:普通教育不是万能的,片面追求和发展普通高等教育不仅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且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需求的人才结构随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中高级技术性人才已经成为真正制约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最大瓶颈,要想解决人才市场的供求矛盾,务必紧跟时怎么发表展的步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当前,传统的人才观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整个社会对社会分工的深度与广度认识不够,对职业存在严重偏见,认为从事蓝领工作低人一等,过分崇尚普通教育,顽固坚守片面的普通教育人才观,使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导致高级以上技术工人匮乏.


我们在欧洲学习考察时还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商场里除了琳琅满目的欧美产品以外,日本和韩国优质优价的电子、电器、汽车等产品也比比皆是,中国产品尽管也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廉价的纺织品、日常生活用品,高精尖产品难得一见,可喜的是中国餐馆很受欢迎,竞争力非常强,有一些华商由于素质不高,在经营的过程中利用生产成本的优势过份压低商品,扰乱了市场秩序,激起了当地经营者的不满甚至仇视心理,最终导致类似马德里华商鞋城被烧的事件.上述现象反映出:一、我国经营管理者素质不高,产品质量不优,国际竞争力不强,刨汇能力弱.二、我们重视哪方面的职业教育,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就有突出优势,如中华美食.目前全国各地对技能型人才的争夺战愈演愈烈,很多企业都在千方百计招揽和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人才.

纵观国际社会,世界发达国家没有一个不重视职业教育.经过二战的德国可谓千疮百孔、国力衰竭,但仅仅30年时间,西德就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巨人,秘密何在?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给予了有力的回答:“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二战后,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达到了7:3.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台湾、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的发达和快速发展无一例外不是依赖大力职业教育的.

五、 结论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时期,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改变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面,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重要性、紧迫性,紧扣时怎么发表展的脉搏,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习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