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观教育

点赞:4901 浏览:180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当前,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面临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与变革、高校扩招人数继续攀升的大背景下,高职学院面临的就业压力日益凸显.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观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本文对当前高职学生就业观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就此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就业观教育,问题,对策

就业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是人们对就业目的和就业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正确的就业观对于人们做好充分的求职就业准备具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而就业观出现偏差或持有错误的就业观,给人们的求职就业乃至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都将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通过推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就业观教育,促进学生就业观的正确形成,显得尤为必要而迫切.

近年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发展相当快速,目前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面临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与变革、高校扩招人数继续攀升引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大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观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但我国高职学院大多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相继建立的,对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及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在就业观教育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低,影响就业观教育实效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其就业指导人员往往是由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临时拼凑组成,专职人员少,者多,且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职业资格培训,学术理论功底薄弱,专业化程度低.现在不少学校开设创业课程,实际上都是由没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在授课,故很难把创业教育课程教授好.

(二)高职就业观教育的“高职特色”不鲜明

当前高职就业观教育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均存在模仿套用本科学院做法,高职特色不鲜明.如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材与本科院校基本相同,或者是本科“压缩版”,在教学方法上,则忽视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三)就业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不够

就业观是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观教育问题.以往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拨人,两张皮”,“两个课堂”缺乏有效对接.就业指导课往往强调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与就业技巧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等深层次观念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往往空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论与实践脱节.结果两者都存在针对性不足与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四)高职学生就业观教育的研究仍较为乏力

目前有关就业观教育的研究仍处于摸索与尝试阶段,大多数研究成果重复化、表面化,缺乏深入论证分析.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就业观教育的必要性探讨方面,至于就业观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与方法,则较少有力作涉及,尤其是创业教育研究还刚刚起步,学术理论基础薄弱.且已有研究成果大都以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对高职院校研究得少.研究领域的滞后状况制约着高职就业观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高职学生就业观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就业指导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因此,高职院校就业观教育应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以下方面做出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就业观教育工作体系.一是在机构设置方面做出明确的职能划分,最好能成立单独的就业指导教研室.二是在师资建设方面可通过引进与选送培养等方式,打造一支既熟悉国家就业政策,又熟悉人才市场规律的专业化、职业化就业指导队伍,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三是在课程设置上,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职业认知教育、职业生涯设计指导,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将来干什么、大学阶段该怎么做;大二开设相关素质教育课程,使学生学会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未来,准确地进行就业定位;大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理性就业与心理调适、就业流程与权益保护、求职准备与技巧、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选择就业单位,如何迈好人生事业的第一步,以此强化学生的就业观教育.

其次,高职院校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基层意识”.高职院校是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怎么写作.对就业观教育内容来说,“一线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高职学生比本科学生要更具“基层意识”.就教学方法而言,高职就业观教育应结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和高职学生认知行为特点,在教学中应积极融入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代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要素,使就业观教育与高职就业实践、创业环境相符.

再次,高职院校应建立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对接机制,对就业观教育进行整体设计,使两个课堂有效衔接起来.认真分析社会及各方面影响和制约学生就业的因素,给予高职学生在就业观方面的准确定位.避免不正确的就业观的出现,比如盲目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不认可中小企业和基层工作;盲目追求高工资,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现象比比皆是;缺乏自身的准确定位,心比天高,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一方面“有业不就”,另一方面又“无业可就”.


最后,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观教育的支撑体系、课程体系及方法体系的系统研究,以充分发挥科研为教学和教育行政决策怎么写作的功能,使高职就业观教育走向正规化和科学化.

综上所述,就业观上接毕业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下连毕业生的职业理想和目标、学习目的和态度、择业标准和心态、从业道德和修养.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系统中处于中间关键环节.金融危机引发的严峻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要以此为契机,把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进一步完善就业观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新型择业、就业、创业观念.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