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对建设当代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点赞:28736 浏览:1317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国学经典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包括民为邦本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爱好和平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关 键 词 : 国学经典 民族精神 现实意义

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历史长河中所涌现出来的一批智者留给炎黄子孙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明灯,是我们炎黄子孙历来坚守的精神之魂.一个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即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是一个不能够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自己伟大足迹的民族.中华民族是具有优良传统和独创精神的伟大民族,在创造灿烂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精神.本文拟就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在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作粗略探讨.

一、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所谓“国学经典”,就是指“国学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原创著作”.经典,首先是一种具有原创性的文献;其次,它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给人们提供一种哲理式框架,具有启发人们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思考;最后,它能观照久远的岁月,经常被后人重新刻勒,对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造成深远而又常新的影响,具有不朽的魅力.例如,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经”就是经典之作.这些经典正是我们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之本,对于经典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我们应保持恭敬、宽容、弘扬和传承的态度对待.黑格尔认为:“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是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一)民为邦本精神.民为邦本精神,其实就是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把人放在首要位置上.它是国学经典的基本精神之一.民为邦本思想在国学经典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民众是得天下安国家的根本.如在《尚书五子之歌》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离娄上》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其次,安民、重民.此论在国学经典中体现得最突出.如儒家大师孔子一直主张爱民、富民且教民.《论语尧曰》:“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在此论述中,民即百姓,位列第一.孟子――儒家学说集大成者,更是将此思想发挥到极致,如《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仅儒家而且道家学说中也有鲜明的重民爱民思想.如《老子》第四十九章:“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经典中的民本思想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为了维护天下的稳定与和谐,虽然也有弊端,但是这种民本思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可以成为对抗凶残的君主专制的精神力量.

(二)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领域中,爱国主义思想一直渗透于其中,形成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传统价值观念,并一直为后人实践.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是一种难以言明的深厚感情,是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土地、国家和民族怀有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班固的名言“爱国如饥渴”,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爱国主义.

经典对建设当代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学经典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自强不息精神.《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故而,自强不息之精神,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行等各方面不断努力,即便遇到挫折也要发愤图强.国学经典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孔子就对这种精神加以践履,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有一次,孔子在河边对弟子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纂注.”这种精神由于人们的践履,使后人仍时时感受到它那幽杳的理性与璀璨的美.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压不垮,打不散,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割舍不了的.孙中山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疾呼要“振奋民族精神”,在民族抗战最艰难的时刻,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激励军民,战胜困难,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其道理也在于此.正是具有自强不息的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坚韧不拔地开创属于自己独特的道路;正是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在与入侵的外来势力的斗争中取得胜利,维系中华民族的独立存在.

(四)爱好和平精神.爱好和平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以热爱和平而著称于世,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经典中关于爱好和平的语句非常多,如:《左传隐公六年》的“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论语学而》的“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子路》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记中庸》的“君子和而不流”,《孟子公孙丑下》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林逋《省心录》的“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等.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念,也将追求“大同世界”作为社会理想.而今,中国人民正致力于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有长期的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二、国学经典对建设当代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国学经典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我国人民在当代以至未来的时间里继往开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指导性意义.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自主精神.民族独立,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基,我们赖以创造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并且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到当代.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大爆炸的时代,世界由于信息的紧密联合,已经由“国家”转变为“地球村”,各个国家变成了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关系,各民族间的交流在不断扩大和增强.中华民族必须适应世界发展的趋势,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必须学会在对外开放中求生存、求发展,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主等民族精神.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民族创新精神是民族文化长河奔腾不息的动力之源,是民族精神中灿烂的明珠.民族创新精神指民族精神中积极追求真理,不惧邪恶,求真、求善、求美、求新的精神气质.新的时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连绵不绝的民族创新精神.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树立民族创新精神,在继承前人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探索新知,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科学技术的创造性有机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需要.当代社会,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撞击和竞争,因此,我们更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便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存在众多差异,包括语言、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等,如果各民族缺乏团结的意识,那么中华民族只会成为一盘散沙,容易被其他国家有机可乘.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发挥其特有的凝聚力,联系国内外所有爱国同胞,鼓励人们发扬真诚、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祛除一切隔膜和仇恨,形成一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合力,营造出中华大家庭的氛围.

(四)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全民族成员的思想文化道德素养及凝聚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一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唯有思想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增强全民族成员为社会主义的奋斗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凝聚力.最近几年,我国发生了如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贵州雪灾等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救援队和志愿者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展开救援,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这些事迹折射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全民族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无坚不摧的气势,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明,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让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资源,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焕发民族进取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祖国统一、富强、和文明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