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理比较与

点赞:4402 浏览:164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会计外部环境及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会计学界不断有新的会计计量模式被提出,如现值、公允价值等已在美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概念框架也对某些事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成本以外的计量基础被应用到会计实务中,也带来了一系列因计量而产生的新型问题.

【关 键 词】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会计原则

一、几种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的评价

(一)历史成本

长期以来,在财务会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是一条重要的原则.历史成本以交易双方确定的价值为基础,资料容易取得,并且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而且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基础的历史成本会计程序简单,容易操作.但历史成本以物价稳定为前提,在物价变动明显是,其可比性、相关性下降.

(二)现行成本

现行成本计量属性能避免变动的虚计收益,反映真实财务状况,客观评价企业的管理业绩.主要用于高通货膨胀时期的会计计量,同时也用于相关资产的后续计量.

(三)现行市价

现行市价计量属性反映资产的现实价值,与决策的相关性较强,能评价企业的财务应变能力,能消除费用分摊的主观随意性.但是,它无法反映企业预期使用资产的价值,同时,并非所有资产、负债都有变现价值,并且,它违背了持续经营检测设,即检测设企业资源随时处于清算状态.

(四)公允价值

在购写日,成本和价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就支付媒介是非财产而言,购入资产的成本应按所转出财产的公允市场价值确定.事实上,成本是重要的,因为其大致等于购写日的公允价值.20世纪90年代,公允价值计量开始在美、英等国会计准则中得到广泛运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建议企业资产和负债使用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会计计量理比较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会计信息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五)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与现行市价一样,都是立足于销售的立场确定某项资产的变现价值.不同之处在于,可变现净值是预期的未来的为贴现的变现价值,因此,需要扣除为继续加工所需要的支出.另外,可变现净值检测设企业处于正常经营状态,符合持续经营检测设.

(六)未来流量的现值

现值计量属性的理论依据是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与预期流入的时间分布有关,即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现值的优点在于反应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同时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符合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未来决策的需要.但由于资金报酬率、未来各期的贴现率、收益期等因素在当前均是不确定的,因此反映出的会计信息可靠性较差.

二、会计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一)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

l.历史成本属于过去时态,只能用于初始计量并供以后各期进行摊销和分配.不存在后续计量问题:公允价值并未强调时态,既可用于初始计量,也可用于后续时期的重新计量.

2.历史成本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前提并从企业投入价值角度所进行的计量,而公允价值既可以基于实际交易也可以是检测定的,并不要求站在企业角度来区分投入或产出,而是站在市场的角度采用公平成交价来计量;

(二)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

1.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强调站在某企业主体角度的投入价值,而后者强调站在独立于企业主体的市场角度的市场价值.

2.现行市价与公允价值在内涵上最为接近,它们的区别体现在前者并不强调市价的“公允性”,即对交易的市场是否公开、活跃无特定要求,后者则强调市价的“公允性”.

3.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的区别是:第一,前者是扣除了预计变现过程中的直接成本后的净值,后者通常不考虑直接成本;第二,前者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以市场评价为基础的公允价值显然不会如此.

(三)未来流量现值与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但不是所有的计量现篮的属性都能作为公允价值.严格地讲,未来流量的现值不是一项独立的计量属性,因为它本身包含了两种不同的表现属性:即根据管理当局的特定用途来估计资产的未来流量的现值和从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未来流量的预期角度所估计的现值.很显然,以特定个体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现值只有符合或大致接近交易双方自愿达成的金额时,才能作为公允价值.

三、影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因素

(一)影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会计理论因素

1.会计所面临的特定环境给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加了一些限制因素.

(1)不确定性.是会计信息一般都与预期要在未来持续存在的实体有关.由于各种分摊尝尝是在过去和未来期间进行的,对于这些分摊的合理性和未来的预期依据就必须做些检测定.

(2)客观性与可证实性.会计师必须先决定计量对象的属性,然后选择一个很可能正确描述该属性的计量程序,这一方面应当力求客观.

2.会计目标的不同导致计量模式选择的不同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构建的逻辑起点,对会汁计量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一方面:会计目标是会计计量理论的基石,不同的会计目标理论会产生不同的会计计量观点;另一方面,会计计量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环节,不同的会计计量模式提供的会计信息侧重点不同,由此决定了会计系统运行的终极目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