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教师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点赞:5869 浏览:184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提要]针对高校部分专业课教师重专业、轻德育的现象,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实践,就“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给出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人数的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显著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高校扩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也促进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十一五”达到26.5%,“十二五”要达到36%.然而,高校软硬件设施建设增速明显落后于扩招增速,导致教育质量的下滑,这种状况让人担忧.作为高校教师主体的专业课教师此时更应该具有神圣的使命感,更应该挑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众所周知,1200多年前韩愈就在《师说》阐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大家公认的教育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三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三者的结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其重要性也为一些教师所淡忘,笔者结合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就“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对关于高校专业课教师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做以下探讨.

二、传道

“传道”的涵义是传授、教育道德观念,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不可能成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众人的眼中,专门人才的教育往往局限于“专业教育”.其实高等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是“素质教育”,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和专业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家也都非常清楚高尚品德的培养远远要比高超的专业技能培养更重要,要“先做人后做事”.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仅靠几门专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靠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来共同实现的,也就是所谓“润物细无声”.作为专业课教师在“传道”方面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恪守师德,以身作则.恪守师德是做好教育的第一步,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至关重要.一些高校教师将“教学”当成了“第二职业”,或忙于“下海”,或忙于开会,或倾心科研,在教学上的投入越来越少,更有甚者三天两头地请检测、调课,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与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差距甚远,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这显然与师德的要求相差甚远,要杜绝这样的不良现象.

高校专业课教师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另外,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是教师最起码的要求,认真批改作业也是教师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教师知识传授情况的一种最好反馈.

2、关爱学生,践行感恩.实践证明,思想品德的提高不是靠课堂灌输的,不是纯讲大道理就能完成的,要付诸以实际行动,当你拥有具备一颗感恩社会的心的时候,就有了高尚的思想品德.我们这里谈到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恩社会的心是在关爱学生中得以体现和传递的.教师在授课期间可以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知老师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感,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得到了教师的关爱,他们也会关爱他人,感恩社会.


教师在上课时不能只顾闷头讲课,而应留意讲课时每位同学的反应,然后利用课间休息与听课不够积极的同学交流,交流中要讲究策略和艺术,最忌单刀直入,可根据当时的场景找些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或几句让人温暖的话语来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在后续上课的过程中要持续跟进,在交往中应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充满爱心,真心帮助,为他们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从而也能提高我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我们不能改变所有学生,但你只要努力尝试了,哪怕最终只能够改变一、两个学生,你也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对这一、两个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益,爱心也许会继续得以传递.

每当佳节来临时,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来自学生的祝福,当学生在祝福时称你为“王哥”、“老王”、“吴姐”时,当收到已毕业多年的学生(你或许已记不清他们的名字)发来的祝福时是多么幸福啊,你就会更加热爱教师这个无比崇高的职业.

3、分享经验,正面引导.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的轨迹不尽相同,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辛酸,也总会对人生有所感悟.教师完全有能力将自己的经验教训加以精练升华,然后再将其无私奉献给学生,学生在分享老师人生精华的同时也从中有所启迪.实践证明,愿意与学生分享经验的老师也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教师们要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发挥自身榜样的力量去激励、帮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之才.

三、授业

“授业”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就是教书育人中的“教书”,从广义上讲就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授业的任务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非常明确,但如何更有效果地完成这一任务,专业课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挑选教材,确保传授知识的正确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往往处在被动接收的位置,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基本上是教师“给”什么,学生就“吃”什么,几乎不加判别,完全相信老师,把老师讲的当作“真理”.因此,教师在授业时首先要保证自己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一定是正确,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捍卫师德.现在不少教材存在粗制滥造的现象,教师应当对教材精挑细选,就像给自己的孩子挑选食品一样负责.不论文科还是理工科,既然是教材就应该是成熟的、经典的知识,而不是似是而非的知识.这好比要想建起高楼大厦,必须有一个稳固的地基.

2、勤于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教授学生本学科成熟的经典的知识是基本,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本学科的知识,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是我们教学的目标.这给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挑战,我们要勤于学习,要能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才能给学生起到引领作用.特别是科技发展迅猛的现实环境,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信息量出现井喷现象,专业教师也要注重传授知识的及时更新,通过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学习研究,从井喷的信息当中遴选出有用的学科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台上知识的传承效果跟讲台下教师的勤奋学习是成正比的.3、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讲台上老师讲授,讲台下学生听讲的弊端:一方面是学生被动地学,思想容易走神、开小差,教学效果差;另一方面学生不敢主动提问、甚至争论,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因此,要改革教学方式,互动教学、案例教学,不排斥争论,真理越辩越明,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师要抛开“面子”一说,其实敢于争论的学生才是有创造力的学生,知识的学习永无止境,教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点要跟国际上接轨.时代是前进的,作为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因为教育的目的不能只限于传承经典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解惑

“解惑”顾名思义,就是解除疑惑,笔者认为既包括专业知识的解惑,也包括思想意识的解惑.而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是远离父母开始了相对独立的校园生活,此时他们也才刚刚进入成年,此阶段更需要老师的关爱,需要有人为他们指点.而目前国内的教育体制中,辅导员是负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的编制很少,经常一个人要带几百个学生,因此要对每个学生都能够指点到位是非常困难的.大学专业课教师应该发挥其“解惑”的作用.

1、专业知识的解惑.专业知识的解惑是大学专业课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所在,大部分专业课教师都能完成该职责,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高的完成质量.目前的情况是,很多高校都在郊区建立了新校区,大学本科生的授课也安排在新校区,教师大都住在市区,由学校班车接送上课的教师.迫于时间限制,为了赶班车,下课后部分学生针对老师课堂讲授知识的不理解而需要面对面的解惑时间没有了,而其他时间又见不到任课老师.针对此情况,专业课教师要想办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避免学生不理解的知识越积越多,要做到日事日清,每天都有提高.

2、心理上、生活上的解惑.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的独立性较差,但思想的独立性很强.对挫折认识不足,不会沟通,不能很好处理日常发生的许多不顺利的事情.比如:考试考砸了、跟同学发生矛盾了、情感出现挫折了,等等.看似一些很小的事情,有些同学会采取极端的处理方式,或者有采用极端处理方式的倾向.这一切都对学生的日后发展极为不利,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过分张扬个性,只强调个人能力而不能够与他人合作是不可取的.作为专业课老师实际上是跟同学们见面比较多的,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较高,应该在授课之余主动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通过交谈,给有疑惑的学生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建议,所以提倡专业课教师兼任大学生的班主任,以及时解决学生心理上、生活上的疑惑,帮助其提高同学间良好沟通的能力,不能只依赖于高校开设的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这样会避免很多校园不和谐事件的发生,也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3、学生职业生涯的解惑.对于很多在校大学生来说,对所学专业的要求、特点、就业情况并不是非常清楚,尽管都经过了入学教育当中的专业介绍,但仍心存疑惑.比较常见的疑惑在于:本专业的精华在什么地方?就业去向?要读研究生吗?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鉴于此,专业课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解答,有些学校开展的“本科生导师制”就是赋予专业课教师此方面的职责,一个导师对应几个学生,结成对子,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向其导师请教,导师可以在学生本科学习期间,对其任何阶段产生的疑惑都能给予及时的解答,可以使学生少走很多弯路,并且,老师对学生经常性的指引与鼓励也可开发出学生的巨大潜能,对学生来说,一个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无异于其前进中的一盏明灯,会指引激励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在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也是教书育人活动的本质所在.专业课教师在做好“授业”这给传统意义上的本质工作的同时,要提升“传道”和“解惑”的重要位置,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是新时代下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职责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高校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moe.gov./publicfiles/business/files/moe/s4693/201008/xxgk_93785..

[2]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http://.moe.gov./publicfiles/business/files/moe/moe_630/201207/xxgk_13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