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点赞:5499 浏览:183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体育运动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时所表现的身心统一、协调配合的才能,大学生体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学体育的质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身体锻练能力、掌握运动技能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适应体育锻炼环境和条件能力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培养和建立大学生终身体育理念.

关 键 词:体育运动能力;体育保健能力;多媒体教学;终身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322-03

一、体育运动能力的内涵

体育运动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时所表现的身心统一,协调配合的才能,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这一综合体,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就是能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一系列的体育活动的实践.按能力的性质,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在日常活动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一般智力.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等等.特殊能力是相对于一般能力来讲的,它是指人在进行某项专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美术设计、音乐、绘画及体育的运动能力等.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掌握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必要前提,而且是影响一个人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

大学生体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学体育的质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突破单位纯运动技术教学,加强培养体育能力,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个大学生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能够自行培育,锻炼和养护的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这是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从事的体育活动越多样,掌握的知识越丰富,体育能力发展就越全面;体育技能的训练越复杂,体育能力就越能提高.

二、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一)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它是属于感情和情绪的状态,兴趣是产生注意的源泉,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在体育教学中,体育的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以为每个学生对体育产生的兴趣与爱好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好动那么他就对一些竞争激烈的项目产生兴趣,好静的学生就对一些竞争不激烈的项目感兴趣.所以体育教学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需要而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对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锻炼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在体育教学中有兴趣与没有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在学习是主动积极,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努力的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在没有兴趣时,会使学生的情趣低落,感到厌烦.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善于科学灵活的安排教材,采用多种教法和组织措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利用体育课这个平台,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并养成自觉进行锻炼的习惯.


(二)培养大学生身体锻练能力

随着中国政治和体育的社会化、终身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经常地进行身体锻炼,这就给高校体育提出培养大学生具备能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能力的问题,使他们毕业走上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身体锻炼,并充当家庭和社会的指导者.为此,就必须在大学体育中加强对他们身体锻炼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对大学生本人的事,也是关系到增强中华民族体质和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大事.大学生身体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加以创新,培养成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这就要求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学习有关体育知识和方法,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订锻炼计划和方法,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制订锻炼计划和方案,坚持经常持久地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能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到体育锻炼实践中去,使自炼活动成为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身体锻炼的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及运动的时间、并能进行自我调节.指执行锻炼计划的自我控制能力,即在身体锻炼效果自我评价基础上不断修正并实施锻炼计划的能力.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体育教学中,培养自觉锻炼能力是主要的,但是,不可忽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的关系,体育教学中必须有意识的进行身体的全面培养.

(三)培养大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能力

体育运动能力,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从事各种运动的本领.运动能力是反映体育运动总体特征的一种能力,是锻炼身体和参加劳动、军事活动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应贯穿体育课程的始末.这就要求:第一,在体育教学要不断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同时也要避免运动教学走过场或只重学生的技术,而不顾学生实际锻炼的情况,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身体全面发展等教学原则.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第二,在体育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提供足够的体育设施,使每个学生有条件、有兴趣、有可能的多参加体育锻炼,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运动,以发展他们的体育运动能力.第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活动,这对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地运用启发、鼓励、表扬和批评的教育方法.

(四)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能力

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独立的行为活动,体育课教学有着较广阔的大地.发展学生个性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想和能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学生在较广阔的领域中学习技术、技能,进行各种身体活动、游戏竞赛,并通过人与人的频繁交往,人的兴趣、性格和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容易表现出来,这对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是有利的.在体育运动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勇于创新,科学的系统的进行体育锻炼.在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同时,学校的体育活动与竞赛应广泛开展,发扬学生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