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改造方式探析

点赞:12338 浏览:554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句话的欧美版本体现在波特莱尔的两行诗中――“旧巴黎不复存在,城市面貌改变得快于,哎!一个凡人的心”.欧美经过各种思潮、各种利益的漫长争斗后,到今天在观念上基本认为,“新、旧交错”是一个恒久的主题,“建筑的改建已成为建筑学的一部分.

【关 键 词】建筑;改造;方式;方法

1中西观念的差异

在实际工作中“美国建筑业70%以上的工程与古旧建筑的再利用有关”,欧洲各国建筑日常维修资金的投入量年递增率已达6~10%.在中国,一说到旧建筑改造,那一定是指特定的、值得改造的建筑,而“值得”的标准在一般公众和大部分专业工作者心目中往往就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建筑,其它的一般性旧建筑只要有钱索性拆了重建,谈不上什么改造.“整旧如旧、和谐统一”是我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变作法,保护旧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在改天换地的新生活中“我自岿然不动”是某些知识分子强烈的使命感所在,这样的结果是保护了一些有历史价值、但没有人气、没有回报、没有环境的木乃伊.

2改造y的反思

到了今天,从周庄在旅游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开始,乌镇紧跟着把正生活着的人们请出了老区以供参观者游览,“新天地”通过经济手段在上海城市中心建造了一个与老城区原始人居生活隔绝的真空“飞地”供小资们品味情调.难道旧建筑改造又演变成为旅游建筑的一个分支不成?每一个建筑师都可以体会到如何看待历史、如何看待今天的当下生活,它不专署于保护专家.用这样的视角再来看一下国家大剧院当时的招标方案,是很值得我们思考.所有国内的方案都在“天园地方”、“九宫格”中打转转,而所有的外来和尚们都不约而同地拿出了面向未来的崭新的设计,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个中国的专业工作者们反思吗?


3旧建筑改造成功案例--上海新天地

“欧洲许多城市都保留了不同时代的城市‘断层’,如意大利里昂,从古罗马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面貌都保存下来.还有巴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与现代的城市和谐共存.中国的城市也应留下历史、文化的印迹等”这是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的观点,当他在业界一片反对声中毅然接下上海太平桥旧区改造项目时,有一位美国的旧城改造专家却十分赞同他.设计师本杰明&#8226,伍德与他惺惺相惜:“中国许多城市往往因为新的建设就轻易地把过去的老房子毁掉了,这是十分可惜的.”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念和独特的文化理念,成就了现在的上海“新天地”.

本着不同的城市要留下不同的历史印迹的观念,本杰明&#8226,伍德将上海石库门用原来的材质整旧如旧,而在内部进行了现代化的设施装修.走入新天地,依旧是青砖步道,清水砖墙,乌漆大门,窄窄弄堂,仿佛时光逆流,重归故里.但石库门里七十二家房客的嘈杂,已换上了优雅的音乐,舒适的空调.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国度的人们相聚在露天咖啡座、酒吧、餐桌,在休闲中感受和触摸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人们这样评价“新天地”:年轻人说它时尚,中、老年人称它怀旧,外国人认为它就是中国,中国人却感到新鲜、洋气.专家则认为新天地既给人以百年前的历史联想,延续了历史文脉,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上海的城市定位十分契合.

“新天地”在旧城改造中走出了一条保护和发展相辅相承的好路子.杭州园林设计院副院长、西湖南线整合工程总设计师周为说,对于一些不是文物的老建筑,在国内很有可能会被拆除,而在国外却比较流行保留一部分并加以现代化包装,从而激活整个街区或一个城市的发展.比如国外的一些老码头、旧建筑通常会改造为有历史感的展览馆或步行街,并带来一个街区的复兴.

4旧城区改造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土地市场的迅速发展,旧城区改造被我国政府提上日程.尤其是从90年代末开始,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旧城区改造的热潮.经过十几年的大力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旧居住区,是在一个城市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也是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缩影.旧城一般指的是在市区的一些小区或者是厂房的改造,主要是因为这些小区和厂房年代久远,好多已经成为危房,所以必须实行改造,这种改造相对来说补偿要高一些.旧城区通常历史文化遗存比较丰富,历史格局和传统风貌比较完整,但同时也存在城市格局尺度比较小、人口密度高且居民中低收入人群占的比例比较高、基础设施比较陈旧、房屋质量比较差等问题.旧居住区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它涉及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文化效益等多方面的平衡与完善,关系到政府部门、房产开发商和普通居民的利益分配.由于旧居住区改造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我国的城市旧居住区改造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一、对经济效益的过度注重和对社会效益的忽视;二、传统改造手段的成本居高不下;三、轻视文化效益――历史风貌和城市景观特色的丧失;四、改造手段的单一和体制的不完善;五、公众参与仍然薄弱.目前,我国城市旧居住区改造呈现多种模式、多个层次推进发展态势,改造模式由过去单纯的“旧区改造”转向“旧区再开发”.概括起来,现阶段我国城市的旧居住区改造呈现出以下趋势:一、城市发展对经济和环境效益提出更高层次要求;二、公众参与程度不断提升;三、趋向法制化、化和多元化.

5历史建筑保护

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和在传统建筑环境中添加新的建筑,对于建筑师来说一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因为这项工作不仅意味着要探究历史而且要为在历史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二者的“协调”是设计的基础,双方的“共生”才是设计的本质.目前,在中国许多城市环境中一大批尚有保留价值但又不是文物遗产的旧建筑,正在或将要面临被无情地拆除.建筑是有生命的,某些旧建筑在现代的不断演绎下,可以继续生存.对某些旧建筑的改造利用,既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既可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移,又体现其文化价值的延续;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负责.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更新与利用是一项迫待探讨研究的重要任务.澳大利亚的《巴拉宪章》肯定了“改造性再利用”:对某一场所调整使其容纳新功能,这种做法因为没有从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化意义而受到鼓励和推广.改造性再利用的关键是为历史建筑寻找到恰当的用途,这种用途使改建场所的重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再现,而对重要结构的改变要降低到最低限度,改变需要经过精确记录,并使这种改变可以复原,具有可逆性.对历史建筑的改建,英国态度可谓各国表率,它每年用于修复、改建历史建筑的费用是新建费用的80%.改建性再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改建使历史建筑以及环境除了拥有历史价值以外,还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使建筑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但英国遗产保护局同时强调改建必须能反映建筑的原貌,必须维持50%以上的主立面原貌,并不得改动楼梯、结构柱等主要元素.改建建筑应尽量提供更为合理的抗震、防火标准,符合无障碍设计标准以及设法增添卫生设备等,使建筑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具有适应性.由此可见,历史建筑继续使用与合理使用是统一的,使用性质上是合理的,当原用功能已丧失时,保持建筑外观、维持建筑安全运行的功能也是可行的.

建筑改造方式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改造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作者简介:

殷红旗,男,1975年12月生,平顶山市诚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