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点赞:11533 浏览:470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刚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要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我国将采取有力措施合理调整分配收入,居民收入增长将进一步加快.

目前,我区也存在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协调情况,而且这种情况还日益突出,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匹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使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一、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现状

统计资料显示,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2846元增长到2009年的15849元,增加了4倍多,年均增长10.5%;其中工资性收入由1995年的2191元增加到2009年的11267元,增长了9076元.

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主要是由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构成.从构成情况看,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两大组成部分,2009年此两项收入占我区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的66.5%和21.14%.

城镇居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使得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城镇居民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68.6%上升到2009年的76.24%,上升幅度达7.6个百分点.

二、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同步发展的事实

(一)城镇居民收入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统计资料显示,1995-2009年,GDP年均增长15.17%,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增长10.48%,经济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出4.62个百分点.2009年内蒙古GDP增长速度为16.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为9.81%,比GDP增速低7.1个百分点.

(二)消费与投资率增长不匹配

由于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不协调,导致居民消费与投资不匹配,以1995-2009年的投资率与消费率来分析,在1995-2003年期间,消费率高于投资率;从2004年开始,我区投资率逐年提高,消费率逐年下降.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大国的投资率一般为20%-30%左右,消费率必然走低.收入水平低、消费率偏低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容易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量、供求失衡,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城镇居民消费增速与经济增长期不协调发展

从消费与增长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消费的拉动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消费增长速度长期慢于经济增长速度.按不变计算,1995―2009年,GDP年均增长15.23%,而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只有9.4%,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慢于GDP增长5.8个百分点.特别是2003年以后,城镇居民消费增长连续6年低于GDP增长速度.


(四)阶层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随着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加快,内蒙古城镇居民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块大,1995年内蒙古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2137,到2009年上升为0.3085,总体趋势呈现扩大.

按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5为差距偏大,0.5以上为高度不均.

人口等分法的基尼系数表明,我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处于合理区间,但已有两极分化的趋势(见表1).

2009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户中,最高10%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595.27元,最低10%收入组为5978.83元,高低收入组的收入之比为7.3:1;高低收入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这种现象使得大量社会成员的消费能力极为有限,内需拉动力被严重削弱,进而造成消费低谷徘徊.

三、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的原因

(一)体制改革与市场不完善带来的一些问题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这一过程中,原有的个人收入决定机制已改变,个人收入不再单一的表现为工资形式,还表现为资本收入和经营风险收入.资本收入的表现拉开了“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收入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者才能得到了更多的承认,原有的企业内部平均主义制度彻底被打破,在此过程中,一些企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另一些企业则被淘汰,企业职工也因此而下岗、失业,由此产生了部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现象.

其次,由于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有些领域市场竞争不充分,行业垄断,尤其是行政性垄断,在造成不公平竞争的同时,使得部分行业依靠垄断经营获得高收入,职工个人收入也相应较高,也使城镇居民收入出现了“被”增长想象.垄断导致的收入差距可以说是不正常意义上的收入差距.

(二)产业调整结构力度不够,影响居民收入增长

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发展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从目前我区的经济发展看,二产带动三产的力度不够.从产业结构数据分析,1995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为30.4:36:33.6,到2005年这一结构为15.1:45.4:39.5,到2009年这一结构变为9.5:52.5:38,第二产业比重高,第三产业发展慢,第二产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力度慢.从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来看,从1995年的52.63:21.5:25.87变为2000年的52.20:17.10:30.7,到2009年这一比重变为48.84:16.92:34.24,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比较慢,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缓慢.第三产业是典型的城市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缓慢上升只能说明我区第三产业在短期内很难吸收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和第二产业分流或下岗的职工.这是间接导致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三)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使得再次分配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也是影响内蒙古收入分配的一个主要因素.政府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方面尚未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作为政府的公共政策,主要应当是追求公平,其次才是效率.而以往在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兼顾公平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主要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往往过于注重企业经济效益,而对普通劳动者的保护不足;创新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创业的激励相对不足;税收政策尚未发挥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尚不尽合理,用于转移支付的比例仍比较低;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逐步完善.

四、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发展对策建议

(一)提高经济实力,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

经济增长是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原动力,要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首先就要增强经济实力,强化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财富的增长为发展民生经济提供了坚强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末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全国第15位.从地区财力看,2009年全区财政收入达1377.7018亿元.从社会财力来看,截至2009年末,全区存款总额达17085.8291亿元,其中居民存款总额达3914亿元.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继续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为城镇居民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进一步加快产业调整结构

城镇居民就业的增加要依托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要配合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发展,达到增加就业、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大力发展教育,促进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要贯彻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丰富劳动者生产要素的禀赋,加强科学技术与活劳动的结合,提高活劳动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要制定实施公共教育政策,确保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实行专门培训计划,努力为居民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要注意维持物价稳定的经济发展目标,避免因通货膨胀给居民带来的实际收入下降现象.对因通货膨胀而降低的居民收益应给予适当补偿.

(三)提高城市化水平,扩大就业渠道

城市是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才能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牧区机械化生产的发展,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够容纳原住人口,大量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内蒙古东西跨度大,地域辽阔,城市密度小,应当鼓励小城镇的发展,鼓励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当中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就业增长的持续动力.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健全怎么写作体系,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清除体制性障碍,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怎么写作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怎么写作业发展环境.鼓励下岗、无业人员自谋职业和创业,鼓励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逐步实现无“零就业”家庭.支持并规范发展就业相似度检测组织,帮助新转为城镇居民的农牧民和下岗职工提高就业能力.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建立起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正常工资增长机制,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可以从总体上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首先,可以完善经营者年薪制考核办法,调整工效挂钩基数和比例,扩大工效挂钩企业面,并在税收政策上适当倾斜,鼓励和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加职工工资.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支付诚信制度,落实全国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检查管理,指导推动所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的研究,对涉及职工工资分配的工时管理、定额确定、艰苦岗位津贴等问题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在兑现国家增资政策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地方性津贴和补贴.同时,适时提高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标准.其次,还可以建立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考核激励机制.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从根本上保证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实现.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