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中国的贸易逆差

点赞:4821 浏览:166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对外贸易逆差不约而至

近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再次受到广泛关注,这就是3月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据海关统计,今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314.6亿美元,增长42.8%.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增长24.3%,进口1193.5亿美元,增长66%.当月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中止了自2004年5月开始的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

贸易逆差之所以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整个社会公众的目光聚“焦”于贸易逆差之上,另一方面,作为当今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也着实令人“焦”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规模也逐渐扩大.年度对外贸易统计数据表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贸易逆差年份多一些,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对外贸易不仅呈现出顺差状态,而且顺差越来越大.虽然近些年来没有看到中国出现年度贸易逆差,但月度贸易逆差还会“偶然”碰到.现在人们最关心的是,2010年3月份贸易逆差仅仅是又“偶然”光顾了中国了一次,还是会长期下去.当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要搞清楚贸易逆差主要出在什么地方.

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欧美国家是中国的传统顺差贸易伙伴,但3月份我国对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分别为98.7亿和69.6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净减少3.6亿和10.5亿美元,减少幅度分别为3.5%和13.1%.另一方面,亚洲国家和地区是中国的传统逆差贸易伙伴,而3月份对台湾、日本、韩国和东盟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逆差明显放大.看来,3月份的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的传统贸易伙伴贡献的.

与此同时,从贸易方式上看,现阶段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是中国最主要的两种贸易方式.不难看出,3月份尽管加工贸易项下顺差有小幅增加,但不足以抵消一般贸易项下的顺差转为巨额逆差,整个对外贸易出现逆差也因此而在所难免.

贸易逆差缘何而生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对外贸易长时间处于顺差状态,“减顺差”甚至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最为艰难的时期,进出口贸易规模均大幅度萎缩,对外贸易尚且存在顺差,只不过顺差规模缩小.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12016.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不难看出,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前段时间对外贸易的贡献只不过在减少,延缓了经济增长的节奏,但尚未形成负拉动.现在看来,净出口因素对于增长已经形成实实在在的负拉动.

中国对外贸易从顺差转向逆差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增长的外部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发生变化都有可能对外部世界产生影响.就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而言,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直接造成整个世界贸易规模萎缩.现在,许多国家的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复苏趋势,这些国家对世界贸易的贡献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多.由此看来,3月份我国外贸之所以会出现逆差,是由于近期我国经济复苏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且高于国外经济复苏的速度.从3月份我国进口商品的种类来看,居于前列的是汽车类商品和大宗资源类商品,由于国内经济复苏速度加快,这种内需的外溢,给了国外很多“沾光”的机会.某种意义上,我国外贸的逆差给国外经济复苏创造了机会,而其他国家却没有让中国“沾光”太多.

由于经济危机发源于美国,我国只是受到传染而已,所以我国经济复苏的脚步显然要快.美国经济虽然也处于复苏阶段,但实体经济仍没有金融怎么写作业复苏速度快,我国很难从中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随着希腊出现债务危机,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也在下降,欧洲经济陷入了困境,短期内中国也很难指望从欧洲经济复苏中“沾光”很多.从1、2月份的逆差趋势有所呈现到3月份出现实实在在的逆差,可以肯定,中国经济在复苏过程中的对外贸易机会“溢出”在很大程度上先行于其他国家.从贸易方式上看,3月份的逆差主要集中在一般贸易上,而一般贸易恰恰是反映贸易双方经济发展落差的“标尺”.

近年来,我国关于外贸方面的政策越来越开放,而某些国家虽然宣称“开放”,但实际上却越来越“保守”.现阶段,美国频繁出台反倾销条款、反补贴条文等等,都导致我国出口到国外的商品受阻.除了传统的贸易壁垒之外,美国国会在2009年年初通过的“购写美国货”条款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其他国家在美国市场分享政府采购机会.

如何看懂中国的贸易逆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对外贸易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应当看到,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虽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会造福于区内所有国家,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在经济规模上差别很大,一些国家的市场开放可以让其他成员国“沾光”很多,另外一些国家的市场开放却很难让其他成员国有机会“沾光”.就中国而言,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沾光”的机会肯定小于“被沾光”的机会.

此外,贸易条件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促成对外贸易逆差.由于对外依存度高,3月份我国原油、铁矿砂、铜和成品油共拉动进口增长15.3%,其中数量拉动3.1个百分点,而拉动则高达12.2个百分点.从今年2月份来看,国对外贸易出口指数下降5.5%,而对外贸易进口指数提高15.6%.两相比较,2月份的进出口贸易条件同比下降18.3%.


也要看到,造成对外贸易逆差的因素也有很多带有暂时性.例如,中国由于民工荒等因素作用,3月份的服装、鞋以及箱包出口受到打击.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出口服装59.6亿美元,同比下降19.8%,鞋类19.5亿美元,下降6.5%,箱包8.2亿美元,下降16.6%,游戏机4.8亿美元,下降43%.以上4类商品出口就比去年同期合计净减少21.3亿美元,相当于当期贸易逆差的29.4%.

贸易逆差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曾几何时,贸易逆差一直困扰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家庭过日子一样,如果一个国家长时间入不敷出,肯定很难过好日子.改革开放初期,尽管出口创汇能力十分有限,但由于需要大规模进行技术引进,对外贸易逆差也是家常便饭.相比之下,近些年来,中国在成为贸易大国的同时,也成为当今世界上的贸易顺差大国.直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贸易顺差对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所带来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的.不仅国际金融危机前如此,而且在后危机时代也是这样.一方面,贸易顺差对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带来的压力表现为外在性.客观上,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加大也意味着全世界某些国家贸易逆差规模的扩大.因而,仅仅依靠扩大贸易顺差来拉动经济增长很难具有可持续性.况且,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与日俱增,这种压力反过来对贸易顺差也间接带来压制.另一方面,贸易顺差对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所带来的压力表现为内在性.顺差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外汇储备没有不行,但过多的外汇储备也是个麻烦.前段时间,随着美元贬值,中国外汇储备的实际购写力也在缩水.与此同时,贸易顺差的扩大也意味着外汇占款增加,相当于扩大了货币发行规模,间接造成通货膨胀压力.

现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逆差,上述情况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变化.进口超过出口,说明中国内需强劲不仅反映在对国内商品与怎么写作的需求上,同时一部分则以逆差的形式让国外“沾光”.

某种意义上说,出现逆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对人民币低估论调的有力回击.适逢美国中期选举,而美国失业率仍高达10%,美国就此指责中国操控人民币汇率以扩大出口的言论不攻自破.值得注意的是,出现贸易逆差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就此认为“人民币不用升值了”.虽然我们不认可美国以贸易顺差为由施压人民币升值的做法,但也不能因此而对这种压力放松警惕.实际上,3月份的逆差在人民币汇率维稳的背景下实现足以表明,影响贸易平衡的决定性因素并非汇率,而是市场供求等综合因素.

不过,对中国这样的对外开放进程尚处于进行时的国家来说,如果贸易逆差规模过大,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在当今世界,美元依然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工具与交易手段.外汇储备多了怕的是美元贬值,而外汇储备少了又怕影响支付能力.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国家来说,不仅需要大量进行技术引进,而且也需要大量进口资源性商品.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来源以及外汇储备作为保障,以上需要也无从满足.两害相比取其轻,对中国来说,还是保留一些顺差要好一些.

追求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

追求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长期方向.从后危机时代来看,也不应当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摇摆.现在,虽然出现了贸易逆差,但从逆差的程度来看,尚未对“基本平衡”带来剧烈冲击.事实上,3月份的逆差规模与进出口总值比仅3.1%,远低于10%的贸易失衡的“警戒线”.

从旺盛的内需来看,不排除继续出现月度逆差的可能性,但从长期看,加工贸易占据我国出口半壁江山,而加工贸易天然产生顺差,在后危机时代还不至于出现贸易逆差长期化的趋势.当然,现阶段中国的加工贸易也存在着被转移出去的机会.其实,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就有一部分外商将生产能力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国家低廉的越南、印度、孟加拉国等后发国家,相应也转走了一部分加工贸易机会.从后危机时代看,如果不加快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外移的趋势有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如果没有加工贸易所产生的顺差“撑着”,未来很难阻止逆差规模的扩大与时间的延长.

面对着贸易逆差,理应出台一些支持出口的政策.然而,现实的问题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出口贸易支持最大的出口退税政策的使用在前段时间已经接近极限,许多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已经接近17%的“涨停板”.况且,在应对自然灾害、支持家电下乡等许多方面都存在减收增支的压力,再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的难度也很大.至于其他的贸易促进政策,该用的政策有许多都已经用上,如果随意出台新的政策也会担心被其他国家“咬”.

虽然3月份的贸易逆差只不过是单月逆差,但却不能够掉以轻心,不能够让单月逆差演变为年度逆差.据海关统计,1至3月,我国的出口3161.7亿美元,增长28.7%,进口3016.8亿美元,增长64.6%,贸易顺差为144.9亿美元,减少76.7%.如果对贸易逆差放任,依照现有逆差规模,仅上半年就有可能将今年头两个月“攒”出的贸易顺差“吃”掉,出现年度贸易逆差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不过,我国毕竟是制造大国,这种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短期内很难改变,我国出现贸易逆差很可能会是短暂的持续.现在最需要更新的是,这个“短暂”究竟要延续多长时间.

在短时间内扭转对外贸易逆差状态固然难能可贵,但如果难以做到“减逆差”,对外贸易依然能够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至于如何作贡献,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方面,扩大出口规模与提高出口效益不仅能够带动更多就业,而且也能够带动相关上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进口贸易的发展本身不仅有助于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瓶颈约束,而且也能够为扩大国内消费创造条件.

在后危机时代,既没有大顺差也没有大逆差的外贸温带最适合中国的国情.我国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而国外经济形势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不能排除某一时刻出现大顺差、大逆差的反常现象,而我们的当务之急则是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增强外贸“抗热御寒”能力.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