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中的明星高官

点赞:3766 浏览:122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谢旭人:视线外的“大司库”

中国财长谢旭人几乎生活在公众视线之外.他在媒体上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人们记不住他说过什么,更无从得知他在做什么.在财政部的网站上,自2007年8月上任至今,谢旭人的“重要活动”不过寥寥十余项.

虽然中国的国库充裕为各国羡慕不已,在外界看来,金融危机下,中国的财政部长或许应该是全球最游刃有余的财长,但是,谢旭人并不轻松.

谢旭人在不停地加班,陪同领导人出访、参加国际的多边或双边会谈、调研、开会、讨论,时间不够用,以致于他多年的习惯――每周爬一趟香山,也不得不放置一边.

部下对他的评价是“严谨、细致、廉洁、不辞辛劳”.这位出生于浙江宁波的技术官员,对细节和数字要求极高,部里的人都知道,如果部长发火,原因不外乎是提交上来报告里的情况不明、数据不准确等

一些重要的报告,不管多忙,谢旭人都会亲自动手改,常常是“改动的字数,比原稿的字数还要多”.提交全国人大讨论的2009年预算案,部里上上下下改动了“即便没有一百遍,几十遍肯定是有的”.

这样的勤勉和辛劳,对于谢旭人来说,一部分原因是性格使然,另一部分原因是现实所需.

2008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从“防过热”到“保增长”的陡然转向.对财政部而言,这意味着工作方向的全盘逆转.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通货膨胀、汶川地震、全球衰退带来的经济下滑、2000多万民工失业、北方旱灾事件接踵而至,每一项事件的应对都意味着大笔计划外的财政支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更是前所未有.钱从哪里来,这是“大司库”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边是“增支”,另一边是“减收”,捉襟见肘是财政部上下的感受,“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筹钱”.


张平:两重天的考验

一年前,当62岁的张平从他的前任手中接过“接力棒”时,并没有料到,他会遇到怎样的挑战.

在中国,作为具体掌控和行使国家宏观调控大权的核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直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在民间一直有“半个国务院”之称.

在接任国家发改委主任一职前,张平并不为外界所熟知,但他的出场却独具一格.2008年3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工作交接会议上,当面盛赞他这位继任者“协调能力极强”.透露,在张平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期间,很多棘手事务都交其协调处理,“令总理很满意”.

而同时公布的这位新科主任的履历,更在当时刮起一阵不小的旋风.“1966年毕业于安徽银行学校信贷专业,中专学历”,这在当今中国部级官员的群体中可谓罕见.

在2005年调任北京之前,张平一直在他的故乡安徽.从人民银行最基层的营业所会计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他用了整整38年,也因此获得了“长期扎根基层,工作务实”的美誉.2005年7月,年近六旬的张平带着他在安徽成功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来到北京,直到2008年3月接任国家发改委主任.

此时等待他的,是“过热的”宏观经济.全国居民消费指数(CPI)同比上涨8.7%,创下了近12年来的新高.“过热”炙烤着每一个国人,只是,多数人没有想到,从“经济过热”的大火,到“经济危机”的冰封,转换会如此之快.

从2008年10月开始,宏观经济形势突然逆转,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出口急剧下滑,失业人数显著增加,到2009年1月,CPI已骤降到1%.从这个时候起,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的国家发改委大楼,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员蜂拥而至,他们希望在刚刚公布的“4万亿”的庞大投资计划中,获得更多的项目和资金.

更重要的是,面对史无前例的“4万亿”投资计划,张平必须消除公众的疑虑和担心.他必须让公众相信,由他执掌下的国家发改委所审批的项目是科学的、有效的.为此,他在的发布会上,亲自出面向媒体详细讲解“4万亿”的具体投向和进度,更向公众承诺将坚决杜绝“两高一低”项目(高污染、高耗能、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审批,并保证对项目审批将“明确责任主体,坚持按程序办事,阳光操作”,“发现问题严惩不贷”.

当前,“4万亿”计划尚任重道远,由国家发改委主推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亦已出台.但危机的寒冬依然持续,人们期待张平这位务实低调的掌门人,在这次寒冬中的表现,能“令总理满意,令寒冬中的人们满意”.

孟建柱:维稳、图变

孟建柱最近正忙两件事:第一,是发动包括自己在内的百万去和中国最底层的公众交谈,以化解矛盾,维护人心;第二,是开始轮训中国3000多名县级局长,以求助力基层,提高应变能力.

金融海啸中的明星高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经济危机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培训中,孟建柱的下属们向他诉苦,当前处置各类件和突发事件,是县级局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从去年开始突然恶化的经济形势引发了诸如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给中国带来大量不稳定因素.

不过对孟建柱来说,或许也没什么“突然”的紧张.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和他领导下的190万,一直在面临持续不断的压力等

孟建柱开始思考了.2008年的11月初,孟建柱发表署名文章说,“难以预料的挑战和风险明显加大”,而“境内因素与境外因素相互影响日益明显”.

孟建柱又提到,“件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如何“有效避免和防止发生连锁反应”是一个“新挑战”.

孟建柱特别提到,在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条件下,如何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要求“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并说这是做好维稳工作的“新考验”.

这位长由此要求自己的属下,“遇到挑衅、面临复杂情况时,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不说过头的话、不做过激的事要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心理的变化和执法对象的感受.”

他特别强调说,在处置件中,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局势失控”.要坚决防止因用警不当、定位不准、处置不妥而激化矛盾.

孟建柱的风格依然是一贯的务实和朴实.年初,他给参加轮训的局长们上第一课时,讲了3小时10分钟,中间并无念稿.发言中,他要求下属们“少说正确的废话”.

一位系统的人士说,孟建柱看起来要比初来时消瘦了许多.这或许是这位长,此时压力的另一种写照.

摘自《南方周末》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