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民间金融策略借鉴

点赞:10357 浏览:444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效应也很突出.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民间金融,如何规范民间金融使其健康在实践中也有很多难点.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外部门国家和地区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的策略和经验,及其对我国发展民间金融的借鉴和启示,希望能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民间金融发展路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词 :民间金融 发展策略 启示

一、国外民间金融发展策略和路径选择

民间借贷发展事关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大局,世界各国和地区政府对民间金融的认识与定位也逐渐从排斥到认可.而各国民间金融发展政策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各国对民间金融、正规金融以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不同,导致对民间融资采取了消极、中性和较为积极三种不同的评价,由此产生了三种具有差异性的民间金融发展策略.

(一)通过正规金融信贷扩张抑制民间金融发展

部分国家通过增加正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贷款规模,挤压民间金融的生存空间.20世纪70年始,印度政府积极扩展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截至2005年3月末,印度全国分布在农村的各银行机构网点有15.3万个,平均每万名农村人口就有2个怎么写作网点数,远远高于我国的0.36个.尽管以上政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帮助,但是这种直接干预农村信贷市场的做法不可避免地存在负面作用:如果支农贷款的违约损失一律由政府承担,那么就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去促使银行关注贷款申请人的风险;政府缺乏有效手段来识别各个信贷项目的实际资源配置效率,因此由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补贴往往可能成为权力寻租的工具,造成金融资源浪费.

另外,有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实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提高正规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自主性来抑制民间金融的发展.但实际结果往往是民间金融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仍然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借款的重要渠道,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方面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规范并引导民间金融向正规金融发展

从国际经验看,各国政府通常针对民间金融采取积极引导和规范措施,并区别对待合理的民间金融活动与非法的民间金融活动.积极推动合理、合法民间金融业务的发展,逐步给予其政策支持,引导其向公开、规范的方向发展.如印度尼西亚于1992年发布的71号总统令要求农村信贷基金机构在1997年之前须转化为农村银行.在1994-1999年间,全国共有630家农村信贷基金机构转化为农村银行,约占转轨机构的三分之二.


(三)鼓励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进行业务合作

通过挤压民间金融的活动空间来抑制民间金融的政策措施效果并不理想,而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尽管有其合理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民间金融都能转化为正规金融.因此,一些国家开始考虑鼓励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进行业务合作.1988年斯里兰卡开始实行 PrajaNayaNigamak计划,即由该国两大国有商业银行向农村资信良好的专职放贷者发放年利率为18%的抵押贷款,然后非正规放贷者在30%的利率上限范围内向农村其它农户发放贷款.类似的经验也存在于1989年的印度尼西亚,该国13家银行在12个非政府组织的帮助下,向420个互助组织提供贷款,然后由它们向组织内成员贷款.

二、对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策略的借鉴与启示

世界各国发展民间金融的政策和经验表明,对民间融资采取“堵”的办法难以奏效,宜采取“疏”的办法,对民间金融的发展策略和路径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民间金融在很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不必强行抑制

民间金融在处理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上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它不可能完全被正规金融所取代.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纠正对民间金融的偏见和歧视态度.对于民间金融应当着眼于其比较优势,因势利导,适当地加以规范以促使其健康地发展.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首次正式承认了民间融资的合法性,并且将其定位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力量.这表明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民间金融活动的认识与定位逐渐从排斥到认可.

(二)在合理的金融体制下,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呈互补关系

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补,因此两者存在双赢的合作模式.通过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联接,正规金融可以利用民间金融的信息优势,降低贷款的信用风险,而民间金融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联接是金融体系发展的一个有前途的战略.

国外民间金融策略借鉴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间金融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民间金融的发展形式灵活多样,往往可能成为金融创新的源泉

民间金融由于形式灵活多样,往往可能成为金融创新的源泉.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界所广泛采用的金融创新工具,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票据发行便利等等,都是由民间金融交易活动为了逃避金融管制而发展起来的.这些金融创新工具经过逐步规范,最终成为世界各大知名银行所接受的完善的金融产品.

(四)合理科学引导民间金融,有利于完善融资体系

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对民间金融若政府能加以科学的引导,逐步完善针对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执行稳定的政策,可以降低民间金融的交易费用,有利于建立完善融资体系.稳定的政策预期与法律环境降低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对民间金融进行法律规范与政府监管能降低民间金融的风险,防患于未然.

三、相关政策建议

应正确认识到民间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坚持疏堵结合,疏导为主.可以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和完善金融怎么写作逐步管理和规范民间金融市场,将民间资本引入合规发展渠道,积极与正规金融对接,最终实现民间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一) 正确认识民间金融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坚持疏堵结合

对于民间金融市场和融资行为要辩证看待、客观分析.当前,应将民间融资行为置于优化全社会融资结构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大视野中通盘考虑,继续发挥民间金融调节资金余缺的积极作用.同时要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民间融资行为,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 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民间金融法律法规,将民间金融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目前我国对民间金融的管理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中,法规条文比较粗疏.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得民间金融的运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借贷双方出现纠纷时也难以借助法律武器保护应有权益.因此,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民间金融法律法规,将民间金融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从立法上保障个人和企业利用合法权利是规范民间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三) 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新型金融机构,推动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对接

引导民间资本开办小额贷款公司、社区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不断促进民间金融规范经营,引导民间资金走规范的阳光化发展路径,推动其与正规金融对接.

(四) 引导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开展业务合作

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可以进行信息沟通和业务合作.民间金融在操作简便灵活,并具有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在某些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时,可以合理引导企业通过规范的民间金融市场获取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