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改革

点赞:2977 浏览:72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应该针对其特殊性,运用更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就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改革和评价考核体系改革发表一些看法.

【关 键 词 】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改革

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人才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使中职计算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否则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以下我个人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看法.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计算机教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 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1 教学目标改革.

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强的实用性操作人才,就目前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在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计算机操作能力;(2)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常用软件的使用;(3)掌握常见计算机软件、病毒等故障的检测和排除以及硬件组装与维护、维修能力;(4)常用软件的安装、系统的调试和使用能力;(5)计算机网络通信及Inter应用、多媒体技术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着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方式,围绕“动”字展开工作,即教学生动、学习主动、沟通互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学会改革与创新.

1.2 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职业中专的计算机教育可分三个层次:

(1)计算机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以便学生毕业后能使用计算机工作与学习,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及Inter应用、多媒体以及办公自动化使用常识等.

(2)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让学生掌握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各种软件的操作能力,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常用软件的使用.

(3)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开发――让学生掌握常见程序设计语言,能使用一到两种程序设计语言开发设计一些程序.

这几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在选择教材时,应遵照“广泛优化、偏重应用,应用课程追踪先进”的原则,保持先进性和前瞻性.同时,根据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实现由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起来.课程整合主要是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在设计和制定课程任务时,把基本知识点和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

1.3 教学方法的改革.

现代教育的要求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倡导讨论式教学,促进教学互动,注重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等方式进行改革.

(1)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中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已经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多元化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兼顾学生能力差异.

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起点参差不齐,而且有的学生由于兴趣不同、厌学等原因,学习效果差异较大.目前,我们仍然是实行班级授课制,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而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怪现象”出现,就是差生不听课,好学的学生也不听课.针对这一存在的问题,将起点和能力接近的学生一起进行教学,实行分层施教,效果较好,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努力将很快从弱势进入优势,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实行因人施教.

(3)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行互动式教学,调动主观能动性.

互动式教学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法,使教、学双方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师在“教”中探学求学、学生在“学”中挖潜增智,从而达到相互促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互动”可以包括三个方面: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与信息技术媒体互动.在教学中,应将三个方面的互动相互联系并综合应用,而不应片面地孤立某一种互动.

2.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考核多数是以一两次书面考试或者操作考试作为学生的成绩评定,我认为这样的评价不符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由于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来源,技能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强化过程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促进其主动学习,从而获得进步.


(1)在评价内容上,理论考试与上机实践相结合.

将平时的上机训练等同于考核,视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主要考验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运用能力.学生每次训练都有成绩登记,并将其作为期末成绩的40%.针对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无论考核或训练,都以上机实践为主,笔试这样的考核只作为考核的一个次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诸如学习兴趣、动机、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等也列入评价内容中.

(2)用考证促学完善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

为使职业学校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目前,国家信息产业部将考证分信息化办公认证、图形处理认证、网络认证等,通过者将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相应证书.

考证并不仅仅考学生,其实也在考老师,我深有体会.首先,一个学校申请了某个认证考试考点,必定要组织老师培训学习,这样可以加强老师的业务水平.其次,有了考试,老师也会自觉地了解考试信息,了解考试大纲,考试题型,进而指导学生如何复习,及时辅导学生,通过组考、复习,积累了很多教学实例,这将大大提高教学水平,对自身业务水平也是很好地提高.而对学生来说,获取了证书,就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有这么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怎么才能证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呢?目前职业学校的书,人们普遍不认同.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偏见,但从纯客观的角度我们又怎么检测它的“含金”量呢?笔者认为全国职业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考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很全面,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完全可作为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参考.

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才需求日显急迫.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关注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成为具有相关知识懂、专业知识精、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受社会欢迎的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