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点赞:15302 浏览:684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学教育改革浪潮.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正确导向,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中国数学教育沿着健康、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

关 键 词 :数学 新课标 把握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是 “以人为本”,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指向: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角色去体验数学学习,从学习者的立场来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学会向数学知识提问”、“学会向数学问题解决提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是现实世界各种数量关系内化上升为形式化的过程.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育的主要活动是思想实验.这充分体现了数学教育本身的严谨性特点.为此,数学教师应充当教练的角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千差万别的方式练就千差万别的学生,从而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学应是一种反思与体验性教学.从这个角度上讲,数学教师应当以评价参与者的角色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强化数学教学的评价意识.在有效教学中进行有效评价,在有效评价中进行有效教学,使教学与评价形成互动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理想教学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理想教学,从而使理想教学与理想评价形成良性互动.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科学把握数学课程标准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角色转换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确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的学生观.建立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式,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也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洁的手段的数学观.倡导数学教学要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的数学教学观念.

二、注重目标的全面性

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 ”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趋向于全面性——— 既重视现代生活、工作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既培养高尚完善的人格,又发展其强健的体魄;既提高其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我们分析教学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起到指导教学的作用.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是可选择的,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陈述方式.但无论采用哪种目标陈述方式,教学目标都必须是可观察、可检验的.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教师应把握以下要求.第一,教学目标尽可能用清晰明确的语言陈述,不仅教师能理解,学生也要能理解,避免用含糊的语言陈述目标,以免不同的人对目标产生不同的理解.第二,教学目标要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的变化,如行为变化和情感变化,避免用教师行为“代替”学生行为,造成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不确定.第三,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不要因目标的陈述而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如何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数学教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权威或放任自流的方式对学习都有不利的影响.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自己要耐心地聆听他们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 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气氛是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至关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

1.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学生的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可以对学生说: ”有进步,谁能再补充一下?“等等.

2.上课期间,教师应该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交流,针对他们的作业内容、完成方式等说一些支持的话,并认真倾听和接受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教师在布置任务以后,应该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察看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情况,积极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要只注意个别的学生.

四、教给学生认知技能,掌握思维方法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尽管新的学习对象具有共同因素,学生已有的概括水平也比较高,但学习者仍无法解决问题,对新的学习内容不能产生迁移,究其原因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认知技能,即合法则的认知活动方式.数学学习中,学习者的解题技能从以下两方面影响着问题解决和迁移:一是解题技能给学习者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正确出发点,是学习者以准确的检测想开始,沿着合理的程序对问题进行分析. 二是解题技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迁移的问题上,有助于将问题中的隐蔽关系突出出来,成为活动的对象,防止学生将直觉水平上形成的解法迁移到其他问题上去,从而帮助学习者建立更概括的内部联系. 因此每位数学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发展权利和需要尊重理解的人;充分认识到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人,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然,现代各种教学模式的构建也注意教师在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和谐、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