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其局限性

点赞:4216 浏览:121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谨慎性原则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经济风险和经济损失,来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本文将对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和局限性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谨慎 性原则 会计 应用局限性

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定义为:“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原则是实现会计信息客观真实的重要保障,也是会计人员在实务中发挥个人职业判断所应遵守的重要原则.

一、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一)在资产定义上的应用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作为企业的资产应具有实体的控制性、计量的准确性、潜在的利益性等特点.虚资产不符合上述定义,就不得列入资产负债表项目,但根据谨慎性原则,“待处理财产损溢”项目如果在期末结账前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的,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转入当期损益,并在报表附注中做说明,“固定资产清理”在年末要进行分析处理.

(二)在资产减值准备的应用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其局限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提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是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上的具体运用.随着资产的使用,资产价值会产生变化.例如固定资产,如果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果一味用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核算,将会导致企业的实际资产和账面资产产生较大差距,企业的会计信息也会出现严重失真.资产减值准备的出现,使得会计信息更加接近实际,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上的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而旧准则对不使用、不需用和闲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有些上市公司在经营业绩不佳的情况下,任意调整固定资产的类别,将在用的固定资产列为闲置,降低因计提折旧而增加的费用金额来调增利润,使得财务报表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而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保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成本费用的连续性,更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四)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除计算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外,还应计算有形净值债务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有形净值债务率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价值后的比率,它是产权比率的延伸,该指标能更加谨慎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务资本受到保障的程度.利息保障倍数是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作为分母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同时从谨慎性角度出发,最好比较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以保证企业最低的偿债能力.

(五)在或有事项计量方面的应用

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按或有事项准则规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企业要确认可能发生的预计负债,而不确认可能发生的或有资产.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修改债务条款的,债务人应将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而债权人则不应确认或有应收金额,不得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

二、会计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

(一)谨慎性原则的相关条款缺乏可操作性

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规定不明确,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会计核算方法,这样就使资产和利润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如: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可以自行确定计提比例;在核算存货发出成本时,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也可以选择直线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在存货的期末计价中确定“可变现净值”等,这样可能使当期的利润不符合实际情况.由于相关条款不明确,很容易被操纵,为企业的盈余管理留下一定空间.

(二)市场机制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制约

目前,绝大多数商品及股权难以确定其公允,即难以确定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包括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及可能性均是会计人员难以把握的,这往往靠他们的职业判断.鉴于目前市场机制及信息披露状况和我国广大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均难以使谨慎性原则得到适当落实.

综上,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重要原则,谨慎性原则始终贯穿于企业会计准则.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谨慎性的要求变得更加强烈,谨慎性原则也必将得到充分的运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施静波.谨慎原则在会计实务的应用及启示[J].商业会计,2006(7).

[2]孙明.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合理应用[J].财务会计,1999(8).

[3]卫东,陆苏.试论稳健性原则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J].财税天地,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