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财政性支出绩效评价

点赞:5227 浏览:176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1-000-02

摘 要 对财政性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可以发现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存在的问题,为教育决策者、管理者改革教育和改善管理提供依据.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间接管理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效率、保障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教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财政性支出绩效评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 高等学校 财政性支出 绩效评价

一、高等学校进行财政性支出绩效评价的意义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绩效评价:组织依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和一定的评价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和评价.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为基本目标取向,政府部门的着重点在于每年教育财政经费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在教育财政资金分配方面,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学校之间的“讨价还价”来进行的.这样做,一方面难以避免经验决策、关系决策的色彩,难以保障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许多部门和地区高校年复一年地进行教育资金争夺战,而对教育投资责任和教育支出绩效不够重视.另外许多高校在申请教育经费时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顾国家财力可能性,盲目制定发展计划的倾向,尽最大可能性向财政申请经费,财政给多少花多少.许多高校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等问题.这种在教育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上的权责脱节、责任不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有限财政资金比较严重的浪费.由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二、高等学校进行财政性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高校的产出难以衡量.高校是非盈利性事业单位.高校的产出是培养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怎么写作,其产出不能简单地用货币和经济指标进行度量,产出效益的度量具有不完全性和不准确性.

2.高校水平存在很大差别.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之间、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之间等,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学科专业设置和生源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3.当前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高校的教育经费不仅有财政性教育经费,还有非财政性教育经费,而且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多元化.在教育经费支出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混同使用,在支出结构中无法明显区分哪些是财政性经费支出,哪些是非财政性经费支出.

4.有效的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监督也是评价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没有合适的监督机制,绩效评价也就不能顺利的得到效果.在监督方面,我们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是否合理合法,而要更多的注重是否有效率,也不能找到问题就算了,还要监督有关部门来整改,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并得到解决的方法.监督过程直到问题被解决了,才能结束.

三、高等学校财政性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1.目标考核法.目标考核法,即按一定的指标或评价标准来衡量员工完成既定目标和执行工作标准的情况,根据衡量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它是在整个组织实行“目标管理”的制度下,对员工进行的考核方法.这种方法是目标管理原理在绩效评估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方法要求管理当局首先根据目标管理原理和工作责任制确定各部门及个人的工作目标,然后将员工的绩效同这个预先设定的工作目标相比较,得出员工绩效超过目标要求、达到、有距离、差距很大等结论.目标考核法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绩效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绩效,目标考核法根据员工的情况制定工作目标并进行不定期的考核,确定员工的考核水平,使员工朝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发展,尽快的完成自己的目标,确定达到考核的指标,这样就逼迫员工不能偷懒,只有努力工作,提高工作绩效.使企业的管理当局根据迅速变化的竞争环境对员工进行及时的引导,一旦外界的环境变化了,管理者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员工的目标进行重新制定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员工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去接受变化的目标.

2.行为考核法.行为考核法,即以员工的行为作为衡量的基础,评价哪种行为是正确的或是有效的,对于错误的或者无效的行为,进行指导改进.行为考核法的检测设是企业的绩效是由员工的行为和外界环境决定的.由于外界环境很难去界定,所以抛开环境来说,员工好的行为必然带来好的绩效.基于员工行为的考核法包括主观行为评价法和客观行为评价法.行为考核法的优点是:较为客观,考核者把关注的重点从难以评价的个人特征转移到具体行为上,有较为明确的观察目标和评价依据;考核者能够引导被考核者实施正确的行为,考核的行为应该是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应该是有效的,它能具体提出了员工应该去做什么;这种方法有利于反馈,考核者可根据具体的行为向员工给出反馈,使他们知道什么行为是正确的;这种方法使用具体的行为维度,能够提供有助于员工改进绩效的反馈信息,其结果应用较公平.

四、高等学校财政性支出绩效评价优化策略

1.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制度不仅仅是对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要求,更是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制度约束和控制手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近乎空白,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极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为此,我国首先要加快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步伐,在《预算法》、《审计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中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管理的约束力,强化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手段,为开展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必要的法制基础.其次,要统一制定有关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评价规章和制度,明确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则、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及结果应用等,并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等.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上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建立具体详细的法律法规.法制建设在绩效评价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所以,要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合理的对绩效评价的有关政策、制度、方法进行规定.并且要统一制定有关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规章,对高校的权利和义务作出相应的界定.

2.在现有的基础上优化经费核算系统,提高估算和预算的准确性.有效的会计信息是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会计系统及其预算机制是绩效评价的信息资源平台.优化会计系统,可以加强绩效评价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增强它的权威性.同时也可以优化资金的分配,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增加预算的严肃性.构建基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绩效评价的预算管理体系,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有效的会计信息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会计系统及其预算机制的建立是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资源平台.但是,目前我国现行高校会计系统由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式和过于简单的财务报告制度等原因,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需求.要有效实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就必须构建基于绩效导向的高校会计系统,改革现有的高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并在预算管理中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增强预算编制的绩效性,优化预算资金分配,并以绩效为目标严格控制预算执行,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同时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重视预算执行考核结果的应用,切实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3.营造绩效评价的氛围,让高校都参与进来.可以建立一个信息资源库,把高校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都放在里面,反馈绩效评价的效果,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促使各个高校重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实质上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校行为约束机制(包括行政约束和舆论约束),使高校各部门以可操作、可量化的形式注重成本与效益;是财政经济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量化指标体系管理转换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增加高校工作与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开性,提高理财的性与社会参与性.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评价国家的财政支出的优劣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指标.它反映了国家在高等教育部分投入的资金是否合适,以及分配的是否合理.对于高校来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可以使他们合理的申请资金,并合理的使用资金.这样,国家的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变会变得有效率的多,达到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