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古诗词课堂教学质量的想法

点赞:4271 浏览:122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现在的学生喜欢古诗词的人很少,但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词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诗词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着重要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本文主要谈几点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点滴想法.


一、关于诵读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重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

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也能反过来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如分析完苏轼的《水调歌头》后,请学生朗读“我欲乘风归去,有空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的写了出来.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出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如分析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后,可由一位学生领读总起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然后全班学生读出具体写其“狂”的诗句,以此再次加强对本诗总分结构及诗人感情的理解.

二、关于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由于古今异义、通检测、词类活用、用典现象和押韵的关系,能否准确、生动地释词解句直接影响到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领悟.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得有我之境;或景中藏情,得无我之境.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学生有一定的隔膜,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通过散文描述法等方法创设情境,唤起读者心中的意象.

1.散文描述法

如《次北固山下》:王湾我家住河南洛阳城,本月我乘船来到这风景如画、景色秀丽的江南.于是,将船停靠在北固山下的江边,欣赏起这里的风光.远方旅客过往的山路曲曲折折,好像已经跨出了青山之外,明天也许我就走在这逶迤的山路上,为前途而奔波.再看长江,江水浩淼,那遥远的行船好像飘到了碧绿的江水前边,就要驶入天际.等我来到江南,正是冬未腊月,就在江边度过了一个冬夜.独在异乡为异客,往往不能入睡,黑夜还没有散尽就看到一轮桔红色的太阳冲破黑暗,从东边海面上徐徐升起,带来了温暖的气息.这里不光太阳来得早,好象春天也来得早,寒冷的旧年还没过去春意就来到了长江边上.唉!江南虽好,却不是我的家乡.想念家乡,想念亲人,该写一封家信了.家信写好了,该怎么寄呢?古人传说鸿雁能够传递书信,那就托归雁捎信到洛阳去吧!

2.诗歌描述法

如《次北固山下》: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

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延伸.

江上碧波荡漾,

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

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

一叶白帆好像挂在天边.

红日好像在东方诞生了,

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

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想念亲爱的故乡,

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

掠过晴空的北归的鸿雁啊,

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2.音乐烘托法

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寺院的闲雅幽静和诗人的忘情脱俗,淡泊宁静,意境幽深寂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这样,可在朗读中配以幽雅、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引入意境,“因为音乐和诗词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

3.抓住诗眼巧引导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等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又如教学崔灏的《黄鹤楼》时,教师可以说:“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它的每一联都写了一个‘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由此可引导学生体味首联所叹之“楼空”、颔联所写之“天空”、颈联所绘之“洲空”、尾联所愁之“家空”,触摸作者空虚、惆怅、伤感的心境.以上抓诗眼的过程是教师有意为之.

三、古诗词的教学中表演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多数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制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详和.一位少年迈着轻缓的步伐漫步河边,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轻捷的脚步,她在劳动.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漫步.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等这就是古诗词教学中的表演,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创造了美.由此可见古诗词的教学中表演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培养创造力

培养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的关键首先是非智力因素,其次是思维方式,最后才是双基.初中语文教材增加的大量古诗词中难懂字句,对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传统的教学法极可能造成气氛的沉闷,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运用表演教学法,把书面语言演化为肢体语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演绎文章,探索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性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有了就有了积累的保证,有了创造的动力.

2.培养学习能力

①培养自学能力

表演的前提是对文章有一定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生做好预习.诗词表演的预习不同于现代文的预习,需要使用《古汉语字典》扫除文字障碍,理顺情节.需要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需要查找有关的材料,如参考录像带、录音带等,可以翻阅图书,也可以上网查搜寻,这就培养了学生使用学习工具和自学的能力.

②培养说话能力

古诗词的表演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模仿古人的斯文,用文言进行对话,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背诵,有助于文言语感的形成;一种是转化为现代汉语进行对话,有助于文意的体会.文言文表演时语言的转化不等同于翻译,如“日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句可以转化为“太阳刚刚出来时,大极了,就像一个圆圆的车盖;到了中午就变小了,像一个盛水的盘子.”这种转化就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提升古诗词课堂教学质量的想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③培养想像力

文言最大的特色就是简洁,省略的内容比较多,表演时就需要发挥想象力,把省略的情节增添进去.如《石壕吏》中“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情节,就可以发挥想像:老翁和老妇会说什么,他们断断续续的在哭述些什么,学生自己的发挥来表演,这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有助于对人物性格的挖掘.

④培养改写能力

不是所有的课文都可以拿来就能表演的,有的必须需要改写才行.如要表演课本剧,就需要把课文改成剧本的形式才行.对话、旁白、舞台布置等都要写清楚.改写时,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作品也许会很幼稚,但他们的协作能力却会因此而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这样,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古诗词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