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答题模式在诗歌教学中的讲授

点赞:29984 浏览:1345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针对学生普遍认为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难度较大的现状,有必要给学生归纳一些答题思路,总结一套答题模式,让学生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而将其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无疑能更好地让学生熟悉和巩固这些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 键 词 :高考 诗歌鉴赏 答题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92

古典诗歌鉴赏题是历年高度考查学生诗歌阅读鉴赏能力的必考题型,虽然只有两个小题,但由于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往往将其视为难度较大、不好把握的题型之一,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积累较少、缺少语言感悟能力的学生来说,有时甚至茫然失措,无从下笔.

总结历年来的高考题,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出题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意象、意境,分析艺术手法,分析语言特色,炼字,分析情感、主旨,评价及比较评价.本文以炼字型、分析艺术手法型、分析语言特色型和比较评价题型为例,介绍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答题模式在诗歌教学中的讲授.

1.炼字型

中国古代诗歌十分讲究“炼字”,古人为求一字的精准,往往反复斟酌,苦苦思索,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和贾岛的“推敲”便是代表.经过反复锤炼的文字必然生动传神,成为诗词中的点睛之笔,也往往成为高考考查的要点.解答这类题型,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不能“就字论字”,不能将其孤立起来,必须将其放到诗句中理解,还要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对此进行分析.

以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杜甫的《蜀相》为例.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自”和“空”两字,是这两句中的关键字,笔者在讲到这里时,便适时告诉学生高考诗歌赏析“炼字型”题目的答题模式.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原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想象和联想,描述原句中的景象.第三步,点出意境或者情感.紧接着,就此做出示范.“自”有“独自”之意,“空”有“空自”之意(第一步);这两个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独自拜谒丞相祠,春色固然美好,但在寂寥的环境中,黄鹂空有动听的叫声却无人欣赏的情景(第二步);传达出诗人孤寂伤怀的情感(第三步).

2.分析艺术手法型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表达,它用高度概括的方式传情达意,这其中,正是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才使得诗歌传达出独特的审美特点.艺术手法,一般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解答考查艺术手法的题目,同样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更不能脱离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指出手法;第二步,阐释手法;第三步,分析情感或意境.


以《旅夜书怀》中首联和颈联为例.“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联用了衬托的手法,用平野大江的壮阔景象来衬托夜里细草微风、危墙独舟所营造的冷寂、孤独的氛围.

3.分析语言特色型

诗歌语言不同与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由于高度凝练的文字,它往往能表达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表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所以,考查诗歌语言特色的题型,也不可或缺地出现在了高考考题中.诗歌语言种类多样,不同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李白的潇洒飘逸与杜甫的沉郁顿挫.即使是同一作家,在不同的诗歌中,语言风格也不尽一致.所以,诗歌语言风格必须就诗句而论,不可按作者的一贯风格轻易判断.答题模式是:第一步,点明特色;第二步,根据相关语句分析特色;第三步,点明情感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答题模式在诗歌教学中的讲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诗歌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以必修3二单元的《锦瑟》为例.本诗语言绚丽飘逸(第一步).月似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颗颗成珠,是海中的如梦似幻的奇情异景;而蓝田美玉虽在地下,但日光煦照,蕴藏的玉气冉冉上腾,仍是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第二步);本诗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使得全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很好地表现了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第三步).

4.比较评价题型

在有些题目中,出题者往往给出两首诗,针对某一点,要求学生对其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这类题型的出现概率虽然相对较小,但仍需重视.这类题的答题模式是:第一步,通读两首诗,把握各自的作者、作品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第二步,根据比较的角度(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感情等方面),对其异同进行分析;第三步,具体分析,表述要注意逻辑性.

以张籍和朱庆馀的两首诗为例: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于公元八二六年,去长安应试.考试前,向当时著名诗人,水部员外郎的张籍赐教,于是他写了这首诗《近试上张水部》送进张府.张籍看完诗后,便写了一首诗回答他.)

如要分析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相同之处,便可以用以上模式解答.

这两首诗都用到了比拟的手法.朱庆馀把自己比作新婚的女子,借画眉深浅问夫婿的生活琐事,试探考官对自己的评价.张籍将朱庆馀比作越女,针对朱庆馀的疑虑,作了肯定的回答,华而不实的东西并不值得看重,言外之意是,朱庆馀并不是一个徒有其表的人,自然引出最后一句“一曲菱歌敌万金”,流露出作者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

本文只以四种题型为例介绍答题模式,高考古典诗歌鉴赏的题型还有多种,但以此为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各种题型都讲到、讲透,日积月累,一定会在考试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金芝伶(1985-),女,重庆涪陵人,中学二级教师,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重庆 40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