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部控制综述

点赞:15146 浏览:690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对2007 - 2012 年《会计研究》里内部控制的文献予以归纳总结,从中看出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以发达国家美国COSO框架等为借鉴,同时结合国内企业发展的现状,将企业文化、控制环境、企业价值等因素融入其中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我国内部控制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内部控制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 】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本篇文献综述总结和借鉴了国内核心期刊《会计研究》中2007-2012年期间相关学者、专家以及业界有关内部控制论述,以期能给内控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内部控制本质与定义的研究

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方面,一些学者试图从新的视角出发,以形象展示内部控制的本质以及其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林钟高、郑军(2007)从新制度经济学出发提出了内部控制契约是企业理性的各个要素主体之间关于经济利益的分配而构建的一个旨在协调其经济活动有序、有效运行的约束控制机制.池国华(2009)则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是战略定位与战略实施控制,是确保企业实施战略从而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一种机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框架

我国内部控制框架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针对于企业,特别是信息披露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框架设计;二是针对我国政府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框架.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框架.

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过程中,企业文化和人本的观念的引入成为近年来的一大亮点,同时也体现出了人文精神正逐渐渗入企业治理中.王竹泉、隋敏(2010)在分别从人性检测设、企业理论、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控制结构+企业文化”的内部控制要素新二元论.王海兵、伍中信等(2011)提出人本内部控制的概念和构建基础,构建了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以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管控为中心的人本内部控制战略框架.


对于企业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其内部控制的制度也应随之内发生变化.例如,针对于破产进行的企业,其可持续经营的检测设已经不存在,因此栾甫贵(2010)提出了基于破产法为依托广义内部控制和以管理学为依托,构建管理人内部的狭义控制体系.对于不同的组织结构、信任水平,徐虹、林钟高(2011)提出了其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企业应建立于自身信任 ( 风险) 水平及组织结构的匹配的内部控制.

(二)政府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框架.

虽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且经过了众多学者的探讨和验证,但是由于政府的特殊性,其资料的收集以及考察存在一定的难度,,其部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却尚属空白,因此,如何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樊行健 、刘光忠(2011)尝试从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概念框架构建的角度解释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概念框架的定义,同时认为其内部控制的实施目标遵循风险导向、低操作难度的原则和突出政府部门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要素等内容.刘永泽 、张 亮(2012)提出了以国家立法、内部审计、信息披露、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政府内部控制实施机制.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其影响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对于内控信息披露现行规定的不足现状,缪艳娟(2007)通过分析对比英美两国内部控制披露的发展,提出对狭义内部控制进行强制要求,即制定相关法律措施,,对广义内部控制则采用遵循或解释的做法予以引导.瞿旭、李明等(2009)建议通过建立完善披露机制、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等措施,提高和改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的质量.

在研究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动机上,学者主要通过实证的方式对现有的信息进行检验.通过实验检验,林斌、饶静(2009)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实证证明了内部控制质量好的公司,更愿意披露鉴证报告特别是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张继勋、 周 冉等(2011)提出上市公司详细披露内控,能明显降低投资者感知的重大错报风险,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可能性; 不同审计意见类型影响了投资者对重大错报风险的感知及其投资可能性.

企业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影响因素也可分为两个个方面:第一,企业自身因素,崔志娟(2011)基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动机选择”视角认为高管层的 “动机选择”行为影响了内部控制披露的质量.第二,企业所处外部环境,佟岩 、冯红卿 、吕栋(2012)认为市场集中程度会与控制权特征共同作用影响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

四、内部控制评价

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但是根据内部控制框架或标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却可以使用不同的评价思路和方法:

在引入了不同的模型后,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王海林(2009)提出的内部控制能力评价的IC-CMM模型, 实现了对内部控制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的双重评价.杨洁(2011)提出了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及模型,为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李连华、 唐国平(2012)用“效率”替代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衡量标准,结合内部控制的目标维度、控制要求设计出三类 11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

五、结论

我国在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正在逐步完善和深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着相当大的差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其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会计、审计界.第二是研究方法的单一,主要以理论规范研究为主,缺乏实证类分析.三是企业现实中内部控制缺乏,由制度不完善、管理漏洞等问题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