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模式综述

点赞:4463 浏览:178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德育研究领域,“模式”的概念从引进、热议至今经历了近30年的时间.笔者在研究了近些年德育教材与师资情况的变化,以及众多教育出版物所承载的德育理念后,发现学术性的研究成果悄然走进了德育实践领域.此种研究虽然还在继续,但是总结性的工作目前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良好的总结即是新的开始.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尝试着对以往德育模式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梳理.

关 键 词 :德育;模式;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57-04

中国学术界在“”的风雨之后面临全面的重建与复兴,在这一过程中走出了“反思传统”与“学习西方”的两条主要路线,德育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在反思传统、分析现实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陆续引介西方的德育研究成果.引起人们对德育模式关注和研究的,是1989年美国学者理查德哈什等人编著的《德育模式》一书的翻译出版,此后国内便掀起了研究德育模式的热潮,这种热潮持续到了本世纪初.目前,虽有所降温,但这些年来的研究和探讨,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与影响.如:德育实践中政治主导性转淡,受教育者主体性得到重视,教学方法呈现多样、立体、隐性化趋势等然而,由于中国“高考制度”的特殊性,这些改变在义务教育中体现得并不深入与广泛,只在德育教材上有所体现,反而是在义务教育之外表现明显.笔者了解到许多省市在针对幼儿园的检查中,有一项要求叫做“去小学化”,即严防智育取代德育的现象,强调尊重儿童、激发主体意识、鼓励儿童创造,并在生活中强调合作、分享等观念等多数为先进德育模式的系统借鉴;社会上的各种营利性的、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团体或机构,在其综合性的教育中也充分体现了一些先进的德育理念,令人欣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各级各类儿童出版物,越来越现代、新颖、适合儿童道德和情商发展,其内容设置明显得益于先进德育理论的指点.一些经过高等教育或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年轻父母多数都会选择这样的读物,其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也在这些读物所传达信息的影响下逐渐提高.虽然整个义务教育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力仍然是压倒性的、绝对性的,但只要现实中有了这样的理念和声音,总算是一种进步:所有的质变都要等待量的积累.为了我国德育的进一步发展,回顾、反思与研究这一主题是有益的.

一、成果概况与主要专家

中国目前对德育模式的研究,能够形成团队、研究成果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派系:一是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主的东南一系,还有以“武汉大学”为主的中南一系,接着是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主的东北一系.“东南”和“东北”两地侧重道德教育,在研究中“德育”为其关 键 词 ;中南一系主要侧重政治思想教育,在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为其关 键 词 .鉴于本文的需要,这里主要介绍“东南”和“东北”两地研究中涉及“德育模式”的专家和相关成果.

相比于其它地域,“东南”一系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正规团队,即“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该所“成立于1994年8月,重新组建于1999年6月,2000年9月25日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百所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德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1]以下简单介绍该所的主要专家、学者:①鲁洁教授(1930年),相关著作有《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等;②朱小蔓教授(1947)的《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③杨韶纲(1955)和郭本禹(1964)两位教授,他们主编出版了道德教育心理学译丛,包括《道德发展的理论》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班华教授,他同薛晓阳合著了《学校道德生活教育模式的探寻与思考》;高德胜教授(1969):《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和《生活德育论》;朱曦副教授(1961):《学校德育模式及其建构方法》,等等.

“东北”一系,虽然没有形成现实的正规团队,但是在德育研究中相近地域彼此影响和交流的痕迹还是有的,而且出现了师生成果相继的可喜局面:东北师范大学的张澍军教授(1950)主编了《德育哲学研究丛书》,其中的《德育过程论》就是他的学生、河北师范大学的范树成教授(1956)所著;还有袁桂林教授(1952),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道德教育、外国教育,相关著作有《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等,此外,他们的一些博士弟子的成果亦值得关注.


另有几位学者,虽不属于上述地域或团队,但是其研究成果值得关注.如,较早的有西南师范大学的查有梁老师,他可以称得上是国内最早在教育领域引入“模式”概念的专家,上个世纪80年代他就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强调模式方法对于教育研究的重要性,1993年他的著作《教育模式》出版,引起较大反响;广东的冯增俊老师(1952):主要从事比较德育、比较教育理论和教育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独自著有《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年出版,2003年起主编了《当代美国教育丛书》;上海复旦大学的邱柏生教授(1950),主要著作有:《道德、社会与人生》、《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浙江大学的魏贤超教授,他主译出版了20世纪国际德育理论名著文库,其中包括英国彼得斯的《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以及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的哲学》,并与王小飞合著了《在历史与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等同时,也有一些自由合作的学者,如中山大学的李伯黍和上海师范大学的岑国桢一同主编的书籍《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等等.这些专家的研究成果有的属于“德育模式”的直接研究,有的属于间接研究;有的属于系统研究,有的则着重一些“条块”进行探讨.

除了主要专家及其著作,就是公开发表在期刊上的相关文章.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以“德育模式”为题名关 键 词 搜索,共有记录629条,其中包括49篇优秀硕士论文;以“道德教育模式”为题名关 键 词 搜索,共有记录147条,文章135篇,优秀硕士论文9篇,博士论文1篇,即《西方道德教育模式的比较:正义与关怀》,作者为东北一系的门下弟子赵雪霞. 二、研究重点

根据目前可查的公开出版、发表的书籍和文章,笔者初步总结了我国对于德育模式的研究过程中学者和专家关注的焦点或重点所在.

1.探索各种德育模式的建构

在对629篇文章、49篇优秀硕士论文和1篇博士论文的整体考察中,发现约74%的文章集中研究各类所谓“德育模式”的建构.经统计,这“各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生活化德育模式”、“体验式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品格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关怀德育模式”、“体谅德育模式”、“生态德育模式”,等等,还有“对话式”、“体验式”、“感悟式”、“渗透性”“三段式”“立体式”,等等.这部分成果中,对德育模式自身进行理论研究的不多,从宏观角度进行系统考察的也相对较少,不到10%.多数是在操作层面思考学校德育模式的建构,或是某类某级学校的德育模式构建,如探讨“高职”或“中职”等类学校的德育教学模式,成果质量差强人意,参考价值不高.这方面研究的书籍非常少,安徽教育出版社曾出版了以“欣赏型德育模式”为主题的系列书籍,如《心灵之航欣赏型德育的活动模式研究》、《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念与操作》、《美丽的德育在课堂――小学阶段欣赏德育课堂模式研究》、《美丽的德育在课堂――中学阶段欣赏型德育教学模式研究评论》,等等.

2.引介西方

上述人们所热衷探讨的各种德育模式,多是受了西方20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几种典型德育模式启发.而且,不少学者在其书籍中的不同章节对这些模式进行过介绍和研究.如刘济良先生主编的《德育原理》之第八章,范树成教授著有的《德育过程论》之第五章,等等.以下笔者对几种引入我国的德育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这些引入我国的德育模式基本是上世纪60和70年代形成并流行的,在时间上几乎没有承接性,彼此关系上没有替代和升级性,更确切地说它们是并行的,是同一时期、不同社会、地域或学校的不同选择.彼此看似相异,但基本上是相似经济基础上、同质文化下的产物,其基本运行原则一致,即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注重主体道德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科学发展,等等:

第一,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秉承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衣钵创立了此种德育模式.该模式是以发展学生道德认知为德育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与道德推理能力为取向,并在大量实验和反复验证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较为完备的德育模式.也有国内学者将其称为“道德讨论模式”.[2]

第二,价值澄清模式: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拉斯思等人创立.该模式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且个人的价值观随着自己经验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教师不能直接把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只能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减少价值观混乱,形成适合其本人的价值观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这一模式主张学生价值观不是通过灌输、而是通过澄清的方法形成的.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何获得观念比获得怎样的观念更重要.

1975年胡佛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表明,数以千计的学校教学大纲都应用了这种方法,并指出有10个州已正式把此法作为道德教育规划的一个典范予以推广.[3]

第三,体谅模式: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欧美流行的一种德育,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彼得麦克菲尔等人.这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体谅他人的品质为核心,重视道德体验,以对具体道德情境的讨论为途径,以构建和谐的道德关系为重点的德育模式.

第四,社会行动模式:该模式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各国,由美国德育学家纽曼所创,旨在教育学生如何影响公正政策,培养学生道德行为能力.虽然价值澄清模式和体谅模式都带有一定的行为训练取向,但惟有社会行动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公民的行为能力为主要目标.纽曼认为行动的前提是有采取行动的能力,因此,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公民行动能力.

第五,关怀模式:此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国家教育学会前会长的内尔诺丁斯创立,她认为人人都生活在关系中,人人都渴望得到关怀,要想实现相互关怀,首先,每个人就要有关怀的品质.但关怀不是一种可以独立发展的美德,而是双方共同构建起来的一种道德关系.在德育中,建立师生间的关怀关系、培养学生对他人关怀的感受性尤为重要――关怀始于教师的关怀行为,完成于学生的被关怀感受.

以上这些模式主要针对学校德育展开研究,其考察内容基本都包括德育理念、原则、目标、途径、步骤、操作方法,等等,部分拥有自己独立的教材和教案等教学文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相关的学术成果被中国学者们翻译和介绍,在德育研究领域引入了许多新的思路、理念和方法,“模式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一改以往研究中的经验性、政治性和非理性的传统.”[4]这部分研究所占比重约为15%,且时间段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成果多是在此基础上的发挥.

3.反思传统

这部分成果约占整体文献数的5%,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将中国一直以来的、正在施行的德育称为“传统德育”,学者多以批判的眼光展开论述,如《谈主体性德育对传统德育的超越》、《幼儿园传统德育最优化变革研究》、《论传统德育的困窘与生活德育的突围》、《传统德育功能观的“终结”和新德育功能观的萌芽》等这部分研究还有很多渗透在模式建构研究中,因为建构即为“立”,自然要涉及到对传统的“破”;另一部分是将中国古代的德育模式称为“传统德育”,多以借鉴的眼光来考察和论述,如《古代德育机制对青少年德育的启示》、《礼教――中国传统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中国古代德育观浅见》等

4.对比研究

这部分研究占到约4%的比重,如,《中外德育模式研究》、《中美高校德育模式建设的实践分析》、《美国高校德育模式比较研究》、《“中日新”三国高校德育目标、内容比较研究》,等等.在对比的过程中,会将本土的德育弊端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与归纳,然后对两种或几种文化中的德育模式进行宏观的比较,找到异同点,有些还分析了差异的内外原因.这部分文章虽然较少,但参考价值很高.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概念不清

任何理论研究,厘清概念是首要一步.但从目前情况看,学者们对德育和德育模式的界定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关于德育,有“大小之争”.所谓“大德育”,即指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信仰、思想、心理和政治观念等方面的综合性教育;所谓的“小德育”,则仅指道德教育.一部分学者认可“大德育”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一部分学者认可“小德育”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这样,便容易形成各说各话、不便通约和兼容的研究局面.

对德育模式的理解也存在宏观与微观、固化与动态的分歧.即一部分观点认为,德育模式是操作层面的一套实施原则、策略和方法;另一部分观点认为德育模式就是德育各要素(理念、目标、内容、载体、途径、方法等)的活的实践样式.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人从机械的科学主义角度理解德育模式,强调其定型与固化的性质.

2.对德育模式自身理论探讨的欠缺

研究中,人们一方面较多考察的是西方学界提倡的德育理念及其实际运行中的上述几种模式.另一方面较多探讨的是如何将这些西方理念与模式本土化,很少有学者对“德育模式”自身进行理论研究,即把德育模式当作研究对象来考察.而这是在构建各种所谓“德育模式”的重要前提.当人们还没弄清什么是德育模式、德育模式到底存不存在、德育模式能否建构等问题时,就去盲目推崇、选取并构建某种德育模式,无异于本末倒置、缘木求鱼.如此一来,整个研究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德育模式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道德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经验性和非理性的积习仍在

综合目前的研究来看,缺乏的是理性思考和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多数成果是个人经验的总结和经验基础上的建议.尤其是最近几年对各种模式建构的探讨,不免有跟风和急功近利之嫌,没有形成以团队形式进行长期、稳定、系统研究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