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点赞:28332 浏览:1306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社会在向前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人类的脚步越走越快,心灵的重压也越来越大.如何让正处于人生黄金年华的中学生既学到丰富的知识,又具有健康的心理,成了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的课题.针对政治学科的特点,笔者对自己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做了初步总结,望抛砖引玉.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刚上高中的学生在描述政治学科的特点时,往往使用“枯燥”、“检测”、“抽象”、“无聊”、“说教”、“没用”等具有负面意义的词汇.而高中阶段的政治学科较初中阶段理论性更强,对逻辑性思维的要求也较高,并且涵盖的社会生活范围也更广.如果学生以这种心态来学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改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偏见,树立高中政治课良好的形象,是当务之急.这就为“首因效应”的应用提供了契机.

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会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任何信息对于事物整体印象产生的作用都强.因此,上好第一堂政治课极为重要.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在第一堂课上我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习高中政治课的意义是什么?学生进行了热烈讨论后,我总结道:“就六个字,安身立命之道.”何意?学生不禁会问.我分析道:“高中政治课主要由《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构成.通过对《哲学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学习,同学们对如何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探索了人生的意义,开始了对人生的思考.此即安定身心之学.《经济生活》介绍了社会的经济体系,教给同学们生存的基本知识;《政治生活》能让同学们了解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必备常识,使同学们上可以匡世救国、下可以维持生存.此即立命之学.故高中政治课的意义由此可见.”如此一来,第一堂课就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政治课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事实上,每一学期的第一堂课、每一堂课的第一阶段,都是运用“首因效应”的良好时机.因此可以说,用好“首因效应”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

二、构建顺畅的沟通渠道

社会物质财富的累积、资讯传媒的发展、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宠爱,使得这一代高中生有着强烈的平等意识和维权观念,他们不再接受刻板的说教,也不再唯书、唯上.他们有着明显的优越感,自信中带着自负;他们的个人活动能力较强,喜欢我行我素;他们的学习热情随情绪起落,经不起挫折;对于学习成绩,他们有的很在乎,有的无所谓.对这样年轻又老成、简单又复杂的一代人,传统的权威型教育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如何在全新的情境中既教书又育人呢?我们不得不重新来定位师生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那么如何以学生为本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它们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据此,重新定位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1.建设理想家园,合力共促发展.

中国的国情使得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长达八至十二个小时,和他们在家里的时间几乎一样多.学校是他们重要的生活空间,同学是他们重要的生活伙伴.建设好班集体、构建学生的心灵家园,其意义可见一斑.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把自己看作是他们中的一员,同他们荣辱与共、同喜共悲,通过各种形式融入他们中间.在课堂教学中,也应经常使用诸如“我们”、“大家”、“咱们”、“一起”、“共同”等具有平等性色彩的课堂用语,尽量少用诸如“你们”、“给我”等易产生分离性的词语.在课堂举例中,可以多举一些通过学生共同努力取得荣誉的事例.如:学习“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内容时,将校运会及歌咏比赛等集体性活动做为事例都比较适合.教师只有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形成集体归属感,才能排除外界干扰,使学生将学习作为主要任务,专心致志,努力学习.

2.展现人格魅力,力促心想事成.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应”.在生活中,初始条件下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层层放大,就会对未来事物形成巨大的影响.政治教师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教学的意义所在.政治课自身的特点使得其教学理论既是理论教育的内容,又是进行理论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如果政治教师安于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会导致学生认知的混乱,甚至是人格的扭曲.更何况,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思想多元化时代下的青少年面临着,政治教师必须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知行统一,方能正人正己.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教学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凡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人性的本真和做人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对其人格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达到感化、教育学生的目的.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说,教师是太阳,使人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摩西奶奶75岁以后开始作画,80岁举行首次个人画展,直至人生暮年才找到并实现自己的理想,可喜亦可叹.时代的发展使得一切都具有可能性,怎能让时间空空而过?在政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呢?这需要教师恰当展示自己的“弱点”,在教学中巧妙“留白”.在教学设计时尽可能放开手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对课题、节题、框题的阅读,自己探索、归纳本课的思路,寻找恰当的学习方法,论证各种理论、教学观点,总结重难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让学生去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能.例如,在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内容之前,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理想的文章(篇幅长短、体裁可不限,文尽其意就好).教师在讲课前可任选数篇,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文章,讨论、归纳、论证本节的内容,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新学内容的认识,又能使其甄别错误观点,发现自己的潜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就是进行自我创新、自我定位的一个过程;教师则好比是“催化剂”与“助产士”,应从各个方面帮助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心理学知识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学科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真正的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所以教育要心理学化.政治课教学更应该遵循心理学规律,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与学生进行灵魂的对话与碰撞,真正实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