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节目的创作体会

点赞:4474 浏览:155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阐释了三次新闻类节目创作的基本过程和收获.主要涉及主题选取、创作观念、表达手段等方面的创作过程,包括“定势思维”的转变、“理解式”分析、“回答式”架构、“多维度”展示等心得和体会.

【关 键 词 】新闻节目 新闻教学 播音与主持

《新闻节目播音主持》是中国传媒大学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研究方向的本科三年级学生设置的专业课程,教学周期为一学年,每周4课时,安排在每周三上午进行.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素养,以适应各种类型的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工作.但是,新闻毕竟不是演播室或直播间里的产物.在春季学期后半程的时间里,教师将同学们以6-7人为一组,两周为一个周期,选取一个新闻事件或主题,制作一期时长限定在6分钟的完整的新闻节目.在以每两周为一个周期的时间内,第一个周三为演播室使用时间,第二个周三上交作品,所有师生现场观评,以此至学期末共创作3期节目.在节目的创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向所有任课教师寻求指导.

笔者作为某组的组长,在听到这样的教学安排后,第一反应是感到“如临大敌”.所有人都清楚,7个人要在不耽误正常上课的情况下,用2周的时间创作一期节目,从采编到制作,从策划到技术,全部都需要亲历亲为,难度太大.

不过,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要做的新闻是什么?第一期节目的制作就在这样的茫然中开始了,我们仔细地算了一下,真正能用来做节目的时间只有5天,所以一切工作必须紧张有序.笔者很庆幸的是,在第一期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各环节、流程的制定都是十分合理的,为后两期节目的制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主要源于第一次讨论会的认真和细致.

按照老师的建议,我们先从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网罗可以发掘的信息,按照笔者的要求,小组成员每人上报2条,由笔者进行初期的筛选.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家的选题都太宏观,甚至有些选题对于专业媒体从业人员来说都是难以触碰的,而同学也没有更多好的选题,一时陷入了僵局.

不过纵观组内同学的选题,笔者还是发现了一些共性.也许是同学们经过长期的播音专业学习,养成了一种“直播间式”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注重结果.同学们习惯用设定结果的方式去寻找本源,而且在同学们选取新闻事件的背后,往往涉及着某些巨大的链条.例如,北京市某条城市河流污染严重的消息,按照同学们的思维,是要调查污染的来源,寻找污染企业.同学们的热情和责任感都值得鼓励,但问题在于,不算暗渠,绵延十几、甚至几十公里的河道两侧在5天的时间里如何排查?即便找到了,怎么去调查?

考虑到是第一期节目,笔者认为应该稳扎稳打,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主.这个想法在组内得到了认同和支持.在后续的讨论里,笔者的建议总结如下:

第一,绝大多数的事件里都有人物,我们可不可以尝试从一个人物入手?

第二,不要挑战别人的利益链条,哪怕我们是举着正义的旗帜,笔者也希望我们只呈现、只展示,把思考留给观众.

第三,在细节上要做精加工,在构架上要考虑节目整体.

在这样的建议下,各位组员也找到了一些思路.其中一位组员提出,她在几天前刚结识一位来自中国杂技之乡吴桥的杂技演员,并讲述了她所了解的一些细节.我们都认为,从一个小人物去刻画一个群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当机立断,我们决定以这个演员为中心,用人物杂志的手法制作一期节目.

制作流程与分工迅速出炉,在联系采访对象等各项准备就绪之后,我们驱车到了位于北京市南六环外的这名叫做林峰(化名)的演员的家.到了现场我们才发现,虽然我们已经破除了“直播间式”的思维方式,但我们依然在采访前把他预置成了一位为了梦想、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的蚁族典型.事实证明,我们错了.

林峰的住所与我们想象的相差不大,棚户区,但他依靠演出,每月有1万元的收入,这让我们对他的居住环境很是不解.不过用他的话说,只是因为跟几个朋友一起,“住着方便”.采访中,我们一起经历了林峰的日常生活,发现他跟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新闻类节目的创作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节目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几天的摸底、采访下来,真正带给人强烈思考的,往往是以总结的方式呈现的东西.笔者在剪片子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片子拍回来反而失落呢?因为没有得到预想的答案.那为什么会有这种预想呢?笔者发现,这不是一个个体的问题,因为所有人都容易同情弱者,而这种“弱者”的印象,往往来自于媒体长期以来刻画的他们训练的艰苦.当下的电视产业里,我们在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要有专业主义,我们要有理想主义,我们要有人文关怀,但我们忽略了两个重要的思考——理解和尊重.

笔者问自己:“你理解他吗?”“他用什么来获得你和受众的尊重?”

放大细节,突出矛盾.

我们在剪辑的过程中把所有细节全部用特写镜头处理,比如林峰看自己演出视频时的目光以及持续的沉默,比如乐观的谈吐,受伤的膝盖等.而且把大反差的东西集中起来,比如光鲜的舞台与简陋的居室,精湛的技艺与陈年的道具等

他为什么会选择杂技,他为什么每月要攒下几千块留给家里,他随团到世界各地演出经历了哪些故事、收获了什么样的体会等这既是展示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把最朴实的、最打动记录者的东西呈现出来,也一定可以打动观众.

第一期节目评审结束,获得最大的认可就在于节目中细节的展现,但我们的问题也产生于此,那就是表达方式的单一.我们注重了表象的细节,但对于人物更深层次的挖掘,还有待突破.当然,6分钟的展现时间毕竟有限,再加上演播室转场需要去掉的时间,可利用的时间就更少.不过时间的限制与节目内容之间的矛盾,倒给我们了一个启示,那就是不要总想着去做“加法”,会做“减法”才是更高的境界.

基于第一期节目的制作经验,在第二期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不论是题材的选取还是表达手段的把握我们都更加大胆.我们放弃了演播室的部分,直接切入主题.既然坚持细节是正确的,那么如何进一步表达细节就是我们在这一期侧重的部分. 第二期我们想做调查类的新闻,当然,首先要面临的还是选题.找选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生活,笔者的想法是,生活中哪些事儿让我们觉得有些别扭,把它作为切入点,说不定可以做做看.很快,我们把视线锁定在我们购物时都会使用的购物卡上.

替消费者刷卡套现的现象在商场、超市屡见不鲜,但如果消费者需要退货,消费者购写时所消费的货币是不能以的方式返还,而是退回卡里,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消费者.这个选题既贴近生活又有很强的怎么写作性,大家都很支持,后续工作迅速开展.

总结前一期的问题我们发现,细节的表达不能只是堆砌,信息的纵深需要依靠缜密的逻辑来串接.而要把“减法”做的精彩,就得知道观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我们第二期的制作核心是:去回答观众的问题.

所以我们第二期的拍摄思路的框架就形成了,以下是框架的初稿:

1.卡来自哪?百货超市、单位工会.

2、为什么不自己使用?变相(要卡不如要钱)、使用成本高(附近没有发卡超市,出行不便等).


3.通过何种渠道变现?收购写作技巧、网络出售.

4、为什么这些人要收购?以比卡内实际较低的收购,再将卡内的金钱变现,赚取差价.

5.他们通过何种渠道变现?在商场内寻找用付款的顾客,收取,代刷购物卡.

6、这样的行为商场是否进行管理?没有,因为不损害其利益.

7、套现行为是否涉嫌违法?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常州分所的梁斌律师:不涉嫌.

8、是否损害消费者利益呢?根据《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如果商品发生性能故障等可以无条件进行退货.但是由于购写时刷卡是由他人代付,而退货时又无法找到代刷卡人,因此无法将退款返回卡内,所受损失只能消费者自己承担.

9、落点.不能让消费者成为不公平交易规则操控下的受害者.

虽是初稿,但思路和逻辑都很完整,从一个小的卡片入手,逐渐拨云见日,这种进步是我们能够切实体会到的,也为此欢欣,但最终片子却被认为在节奏的处理上略显拖沓且在议程设置方面可以“未卜先知”.

笔者决定把第三期的收官之作做成一个可以代表整个学年的收获和进步的作品.

最后一期的选题是垃圾短信.日常生活中,垃圾短信对于手机用户来说不堪其扰.这一期的选题不仅重视了前两期所提到的细节、矛盾、逻辑、层次等,我们又加入了一种新的思考——纬度.比如个人信息与垃圾短信、公司保密规定与网络贩卖,我们把这些融合在一起,使得信息更深,视野更全,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的思考和对于自身的行为的指导性(源自于受众自身的思考)更为强烈.

最后一期我们重新启用了演播室,并大胆地把节目时间延伸到10分钟——记者首先来到电信公司(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营业厅,得知个人信息不会泄露,但从人工怎么写作的话务员那里了解到,某些消息却是可以屏蔽的.问题由此产生:不会泄漏为什垃圾短信里可以显示我们姓甚名谁?既然跟电信公司没有关系为什么还能屏蔽?我们认为应该在节目中保留这种疑惑,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姿态,从而继续探寻.继而节目中所呈现的银行指责商场、商场的信誓旦旦都激化了矛盾.节目的第二个“动作”出现在一通打给一家“群发短信公司”的里,里的工作人员透露,信息是通过“某些关系”获得的,从而进一步推进节目进程,后续内容不再赘述.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期节目较前一期的进步在于,信息的推进不再是线性的思维,而是穿插进行、环环相扣、首尾呼应.

三期节目创作下来,笔者更加坚信,一个新闻人长足的进步,仅来自于态度的认真和行为的勤勉是不够的,深度的思考才是不致以迷航的明灯.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