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意识与能力

点赞:19967 浏览:926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对于民族的从前、今天和未来,古往今来,大凡文学人便不能不思考.但要思考得深刻透彻,需要一定的位置、角度,没有正确的位置和适当的角度,会产生横看侧看的偏颇;还需要一定的距离,不拉开点距离便不能总览,会有身在此山的局限.而上世纪百年两次国门打开,为文学人不同前人的思考提供了条件.走出国门的留学生在全新的视角下,在与西方文化的比对中,用新的思考方式进行思考并将其付诸文字,给中国文坛留下大量宝贵的文学财富.这就是留学生文学.

20世纪初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鲁迅、胡适、郭沫若、茅盾、巴金、郁达夫、冰心、李人、徐志摩、闻一多、艾青等,都有留学国外的经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在国外留学期间即“五四”前后,开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现代文学是从留学生文学开始起步的,没有留学生文学就没有中国的现代文学.世纪末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批的中国人出国留学,在20世纪十年代,新一轮留学生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特别是像曹桂林的小说《北京人在纽约》被搬上荧屏,周励的纪实文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成了畅销书以后,留学生文学不仅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走进千家万户,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

但将“五四”前后和20世纪十年代的中国留学生文学加以比较,可以清楚地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处在同样的角度和距离,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留学生文学在思考的角度和思想的深度方面呈现了不同的面貌.“五四”前后的留学生们身在异域,眼光向内,他们的文字里充满了探究自身的,充满了强烈的自省精神,对自己民族的性格、传统文化给以无情的解剖和批判.他们有着太多对自身的“不满”,而对西方文化和观念却表现出认同和欣赏;而世纪末年的留学生们,他们带着强烈的探究、融入外部世界的走出国门,眼光向外无暇回望,因此与西方文化的隔膜和冲突、个人身处异域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重压成为描写的主要内容.他们对西方文化恨与爱交织,排斥与向往交汇,导致了他们思维和行为的矛盾.他们极力表现出一种对自身民族“尊严”的维护和张扬,他们的文字间弥漫着强烈的民族主义的情绪.

现代文学的留学生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留学生文学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不同,透过这种现象能够让我们看到些什么?下面试做具体分析.

一、

“五四”前后的出国留学潮是在特殊国情下形成的.当时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社会危机,国内政治腐朽黑暗,政权腐败无能,国外列强纷纷破门而入,老朽之中国已经处在亡国被瓜分的边缘.中国的有识之士面对内忧外患,反思积贫积弱的原因,思考、寻找救世的良方.他们把目光转向域外,转向世界,希望学到强国之策,以其人之道制其人之身.这个时代的留学生,秉承经世济民的传统,有社会责任心,有牺牲精神.站在这样一个高的起点上,因此他们身在域外心在国内,他们笔下的文字,大量地、自然而然地传达忧民之情和救国之思.如冰心的小说《去国》①中主人公留美学生英士得知国内已经推翻帝制,实行了共和,满怀热望地从美国赶回中国,却发现中国名曰推翻了帝制,实际上整个社会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到处陈腐不堪,暮气沉沉,他发出了痛心的呼喊:“咳!我何不幸是一个中国的少年,又何不幸生在今日的中国!”,最后带着深深的失望又离开了中国.巴金在法国创作的处女作《灭亡》,描写了一个爱国志士杜大心军阀以期解救国民的故事,而《复仇》②,又讲述了一个法国青年用的手段复仇的故事,这实际上是巴金对中国国内的黑暗现实痛恨之极的感情宣泄.在《复仇》的结尾处巴金写道:“在现在除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还没有别的出路.”在郁达夫的《沉沦》中,中国留学生伊人投海自尽之前更是大声呼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就是你害我的!”郁达夫流露出的这种决绝的态度,在文坛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冰心、巴金、鲁迅等人的境外作品,传回国内,对国内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无数的民众、青年学生,从中得到精神的震撼,获取了新思想新观念,并学会用新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社会.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留学生文学成为了国民思想启蒙的教科书.

“五四”时期的留学生文学能够有如此高的起点,原因在于这些留学生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底和在此基础上的对民族特性的深刻认识,既有自省的自觉,又有思考的能力.鲁迅、胡适、郭沫若、巴金、冰心、郁达夫、徐志摩、李人等人旧学学养深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历史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他们深知自己国家、民族的从前和今天,深知自身的不足,走出去,目标明确,就是去寻找解救自身的方法.因此,当他们从本民族文化圈进入异质文化圈,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就会将自身文化与异国的文化进行比较,他们向外学习,有辨别的眼光,有比较的能力;他们向内自省,逡巡古今,能够抓住症结所在.正是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他们更深入地认识到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本原因,因此对自己民族性格弱点和传统文化弊端给以深刻的反思和剖析.鲁迅远在日本,回顾中国人心灵扭曲的现象,他痛心得“无法可想”,在散文《藤野先生》中,毫不留情地揭示了中国人的麻木愚昧和民族的劣根性.他决心“弃医从文”以救治国民精神,就始于此时.闻一多对当时中国社会结党营私人心涣散的现象深恶痛绝,身在异域,他敏感地看到中国社会的弊病被一些人带到了海外.在《留美通信》③中他揭示说:“我要再告诉你这里中国学生团体生活的情形.这里的学生政治,恶于清华,派别既多,各不相容,四分八裂,不可收拾.有人讲得很对,处处都可以看见一个小中国,分裂的中国.”留学法国的李人,深感东西方在对待人、对待生命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欣赏和赞美.他的纪实散文《正是前年今日》④,记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的遭遇.这个留学生的钱包被小偷偷去,孤身在外,陷入困境,但他却得到了素不相识的法国人的解囊相助.在小说《同情》⑤中,李人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住院医病,在“濒死之乡中获得了许多法国平民的真精神”的感人故事,将中法不同文化观念加以比较,将中法不同文化观念下完全不同的人的素质加以比较.李人回顾说:“反求之于我们中国社会则如何?我在上海、汉口不知被车夫小贩欺了多少次,我在前面走路,后面的人赶上来踩了我一脚,反把我痛骂了一场,说我不让他.” 社会的陈腐,文化的落后,民族性中劣根性等等,这些都是造成老大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留学生文学对此积极思考深刻反省,并表现出了思考的能力和反省的深度,这是“五四”前后留学生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五四”前后的留学生大都怀有强烈的救国之愿和强国之梦,走出国门,是这些热血青年入世济民行动的组成部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和愿望.因此,改变中国以及从何入手改变中国,是这些留学生苦苦思考和探寻的.对“五四”前后的留学生文学进一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大量作品通过多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提出改变中国的具体设想,而且均能切中要害.胡适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民族自强,必须首先改变人的思想,而文言文已经成为接受和传播现代先进思想的巨大障碍.因此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写下了《文学改良刍议》,希望从文学改良入手,使中华民族得到振兴.《文化偏至论》⑥是鲁迅留学日本时期写下的重要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明确阐述了自己改变中国的设想.他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强大,中国之所以贫弱交加,症结在于:“欧美之强,莫不以炫天下者,则根柢在人,等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存亡,取决于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观点鲜明.与鲁迅其他作品结合看,他所说的“立人”,就是要改造、健全国人的精神,确立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重塑民族的性格.可以说,20世纪初年集中出现的以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留学生作家群,他们以思考的主动性深刻性以及思考的高水平,将中国现代文学史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引领其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学:的意识与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留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但是,因为这些留学生大量吸收西方文化,态度鲜明、强烈甚至偏激地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性的弊病,他们的文字、主张在国内招致批评、贬损,被视为“西化”和“不爱国”等等.面对这种情况,留学生们的表现是清醒而勇敢的,鲁迅当时就对那些所谓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给予了无情的讽刺和批判,称之为“合群爱国的自大”.鲁迅说:“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国拿来作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得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倘若遇见攻击,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因为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数目极多,只须用mob长技,一阵乱噪,便可制胜.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的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至于所生结果,则复古、尊王、扶清灭洋等等,已领教得多了.所以多有这种‘合群爱国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⑦鲁迅的反击深刻见骨,非常有力.百年之后,回望其时,我们完全理解:一、当时留学生对本民族弊病深恶痛绝的态度,来自对民族的关爱,正所谓爱之深才恨之切,他们的反思自省正是为了改变、为了救国.二、他们并非不尊重传统,而是不守旧因循、固守传统,他们更愿意接受一些具有普世价值的观念,并将其作为改变中国的良药.三、面对黑暗的“铁屋子”般的中国,面对愚昧麻木的国民,没有这样的强烈偏激,不足以打破禁锢,不足以引起国人变革的思考.所以,“五四”前后留学生文学对民族弊端和弱点的深刻反省,不仅不会丧失民族的自尊,只会加速民族的觉醒.这是在更高层次上对祖国的热爱,是更高层次的民族主义,也可以称之为“开放的民族主义”.

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深刻的自省需要勇气更需要自信,因为只有具有足够自信的人才具有自我解剖的勇气.“五四”前后留学生文学对中国社会、民族弊病无情揭露,有、有思想深度,他们以西方文化之刀划开了中国民族弊病的痈疮,痛则痛矣,但确是治病的良方.

综上所述,“五四”前后的留学潮造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大量作家,其中一些大家,不仅以文学成就载入文学史,更因其作品思想的广度深度和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进入思想家、社会革命家的行列.他们的成就开辟了中国文学的一个新时代,影响了中国文坛一个世纪,直至目前,仍然无人能够超越.

二、

中国20世纪后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国门重开,中国人特别是众多青年又一次走向域外,面对世界.这也是一个特殊时期,“”悲剧刚刚结束,与世隔绝的中国遭受十年重创,伤痕累累,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危难深重,百废待兴,中国的方向和未来尚未明朗.这个时期的留学生,睁着茫然的眼睛走出国门.他们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长期的闭关锁国使他们失去了开阔的眼界,包容的情怀;长期的思想重压,扭曲了他们的生活观念和思考方式;“”中虚妄自大的民族主义、虚幻的成就感使他们不具备反思的意识和自省的能力.二不能正确认识别人,这批留学生是在中国与世界隔绝近三十年后才走出国门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西方文化”为何物,意识形态的阶级分析教育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概念的灌输,使他们对外部世界几乎一无所知或所知皆谬.三无思考的能力,思潮下的去传统化倾向,将自己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彻底否定或篡改,使他们丢失了自己的从前,不能前接,更无力思考未来,不能后续.可以说,“”结束以后出国的留学生知识结构失衡,价值观则处于真空状态.他们评判没有坐标,比较没有参照物,他们只能停留在感性,感受也只能局限于眼前、自身,没有时间的长度,没有空间的广度深度.根枝浅弱之树,难结丰硕之果,“”后留学生们的起点无法与他们的前辈相比,这实际已经决定了,他们如果思考,也必然无法达到他们前辈思考的高度和深度.

让我们看一看20世纪末留学生文学的主要内容.首先,当这些留学生突然进入一个异质文化背景的国度,全然不同的文化会给他们以强大的心理冲击,震惊与困惑便成为他们的第一反应.1989年去美国留学的钱宁,在他的纪实文学《留学美国》⑧中写道:“当我们进入另一个社会,发现那里的人们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下同样正常地生活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困惑和震惊.于是,我们对自己社会中的一切所保持着的简单而坚定的信念便开始渗入一丝怀疑.”在这里,虽然钱宁说到对过去的信念开始产生“一丝怀疑”,但他苦于缺少自身文化的深厚积累,因此没有做更深一步的理性思考.其次,紧随震惊困惑之后而来的,便是天涯飘零的孤独和心无所属身无所依的痛苦,这些是他们长期无法摆脱的心理体验,也成为他们笔下极力描摹的内容.刘观德在《我的财富在澳洲》⑨中,将留学生的“吃不着苦的苦比吃苦的苦还要苦”总结为“五苦论”,集中地表现了这一代留学生迷失于异国后的孤单无助.王周生的小说《陪读夫人》写道:陪读夫人蒋卓君为维持生计,到一个美国家庭做保姆,文化的差异使她与女主人露西亚格格不入.虽然她认真小心地做事,但仍然被歧视被怀疑,她深感人格的伤害,内心满是绝望,最终离家出走.在《到美国去到美国去》⑩中,留学生伍珍遭受感情方面的挫折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被自己抛弃的、曾经极端看不起的中国初恋男友.远在他乡,孤独之中,伍珍泪流满面地读着初恋男友的最后来信等诸如此类,身在异国无法排遣的孤独和痛苦,成为这一时期留学生文学重点揭示、大量描写的内容.

应该说,客居异乡,孤独、痛苦是人情之常,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均有感人的描述.但仅此而已,便似落入词家婉约一派,脱不出个人景况的描写和个人情绪的宣泄,少豪放爽朗之气,少放眼包容的情怀.因此,当写孤独写痛苦成为留学生文学的主要内容时,我们看到的是这一代留学生在思想、情怀上与前代留学生的不同,看到的是他们思考意识和能力的欠缺――走出国门,他们的前辈用冷静的眼光看世界,用清醒的头脑思考民族未来,而他们却迷失在自我之中.这是两代留学生的明显差别.

迷失在自我之中的留学生们,没有自身文化的积累,与异国文化又存在隔膜,因此他们处于坚守不知如何坚守,合流不知如何合流的两难境地;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表层、,无法融入,加之物质的重压,生活的落魄与精神的不甘落魄交织,使他们的思想、行为都处于矛盾之中.查建英《到美国去到美国去》中,记述了一群中国留学生聚会时貌似慷慨激昂实则无所适从的议论 :“是啊,振兴老大中国,非我辈莫属!”“我现在听到使命感就头疼!”“把痰吐在街上与把痰塞进西服口袋里哪个更卫生?”“国民性非改造不可?”“”崇洋是没有办法的事,人家的货好嘛!”“人这种畜牲是没有希望的.”“林语堂倒是在比较之后找到了综合药方:英国乡村+美国家用电器+中国厨子+日本太太+法国情妇.”“这也是咱们将来的吃饭家伙:在美国吹中国,在中国吹美国.” “本来嘛,跑到别人国家里来当三等公民,有什么意思!”“你回去?回去连五等公民也当不上!中国人作践起自己人来比洋人毒十倍”等等.类似的议论,在诸多留学生文学作品中都可以见到,它真实地揭示了这一代中国留学生的思想状态,充满矛盾,无所适从.我们从这些议论中看到的是处于信仰和价值观真空状态的留学生们,思维的混乱和思考的肤浅.与他们的留学生前辈相比,差距巨大.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他接着说:“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就必然会同时出现.”B11睁着茫然双眼走出国门的留学生们,面对完全陌生的社会文明及生活方式,思想和心理准备不足的他们受到强大的冲击.他们希望了解但难以了解,希望适应但难以适应,他们强烈希望融入又难以融入.在两种文化激烈的冲突和碰撞中,他们直面强势的西方文化,却苦于没有自身文化的积累和在此基础上的民族自信,他们除了自己是黄皮肤、黑头发、说汉语等民族特征外,找不到任何足以对抗西方文化、取得心理平衡的方式和途径,于是自我否定与强烈的不甘交织,自卑与自尊纠缠.在20世纪末的留学生文学中,便产生了一种现象:中国留学生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并不断强调自己是“中国人”,敏感于自己的尊严,说豪言壮语,流露了很强的民族主义情绪.如王毅捷在《闯荡美利坚》B12中大声宣布:“我并不属于我自己,而属于一个民族,一个我酷爱而为之献身的民族.” 小草在《留学日本一千天》B13中写道,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料理店打工,每天累得散了架似的,在忍耐老板严酷的管理之时,仍然咬着牙暗下决心:“我,一个北京来的中国人,应该争一口气.”而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在作品结束时,引用了曾经留学美国的诗人闻一多的诗句:“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但由于在这些作品中普遍见不到对自身文化、历史深刻的认识和积极的肯定,见不到稳定的信仰和价值观的表达,因而这种现象给人的感觉是流于表面,没有根基,没有打动人的力量.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又会发现,浮于表层的民族主义情绪越强烈,下面掩盖着的面对世界缺少自信的心态越明显,它成为一种宣泄,成为用来消除自卑,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

我们都知道,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产生正面的积极作用;它也可以造成拒绝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孤立和对抗,产生负面的消极作用.“”思潮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将以上二者都极端地强化了,是一种“封闭的民族主义”.因此,20世纪末留学生文学所流露出的民族主义情绪,很大程度上带有非理性成分,可以说是“封闭的民族主义”影响的延续.如《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中就充斥着这样的叙述:“无论我在西德、在法国、在奥地利或是在美国佛罗里达休检测,我的西欧亲戚和美国朋友们唯一想做的事,就是使我――一个中国女孩子更加高兴.”“他们有时真的奇怪我这个黑头发黑眼睛的东方人,怎么就在蓝眼睛金头发的西方人中间成了中心!”作者想表现女主人公的成功赢得了民族的自尊,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描写的下面实际掩藏着的自卑.张晓武、李忠效在《我在美国当律师》B14中写道,张晓武“是这座大楼里的第一名华人律师,这个事实很使张晓武自豪一番,连他周围的华人也觉得扬眉吐气.”而在美国当律师,需要起一个英文名字时,张晓武的表现是:“张晓武一开始很不愿意改洋名字,他这人的民族感情特强烈.”诸如此类的带有“封闭民族主义”色彩的描写,在20世纪末的留学生文学中俯拾皆是,这些描写,表象多于内涵,感性多于理性,让人看到的是思想的肤浅和自相矛盾,对“”后的中国,他们很少回望;民族的今天和未来,他们很少思考,他们也许不承认但他们实际已经迷失在异国他乡.从他们的作品中,读者知道了他们域外生活的艰辛、情感的无可依托,失败的痛苦或成功的快乐,仅此而已.前辈留学生鲁迅、胡适、冰心、巴金等,给中国、给国民的思想财富以及对民族深沉强烈的爱,他们没有给予,因为他们没有能力给予.

文学是情感的,更应该是思考的.

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来龙,便不可能探知自己的去脉,你一定会丢失自己;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从前,你便不可能设想自己的未来,你也一定会迷失在今天.当我们的作家失去了自身文化的根基,失去了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文学就只能是文字的堆积――它没有灵魂,没有打动人的力量.我们不能苛求20世纪末的留学生作家群,因为我们的社会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精神养料,他们不具备他们的留学生前辈那样的高起点,不具备开放的眼光和情怀,更不具备深入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但愿当代中国的留学生文学能够有所改变,创作出有历史深度和人性深度的作品来.

注释:

①冰心:《去国》,原载《晨报》1919年11月22日至26日.

②巴金:《复仇》,选自《巴金域外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③ 闻一多:《留美通信》,原载《清华周刊》第251期.

④李人:《正是前年今日》,转引自《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近现代散文纪实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⑤李人:《同情》,原载1923年6月至8月《少年中国》四卷4~6期.

⑥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第5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⑦鲁迅:《热风随感录38》,《鲁迅全集》第一卷第3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⑧钱宁:《留学美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⑨刘观德:《我的财富在澳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⑩查建英:《到美国去到美国去》,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

B11[奥]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B12王毅捷:《闯荡美利坚》,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

B13小草:《留学日本一千天》,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B14张晓武、李忠效:《我在美国当律师》,转引自《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当代散文纪实文学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