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为志业”

点赞:3349 浏览:118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这个标题是我的导师杨庆祥先生在《南方文坛》“80后学者三人谈”专栏中使用的,在此斗胆借用,聊表自己对于文学的粗浅理解.

生于1990年1月,作为第一批90后的我,时常看到诸多对于我们这代人的“评价”,一如对当年的80后.但也正如如今成为社会各阶层“新生中坚力量”的80后,无论评价几何,我们还是在“阳光和雨露”中跌跌撞撞地成长起来,继续读书或初入社会,带着属于我们自己的人格和心智.而对于“文学”这一经历时代考验与含义变迁的词,我总觉得有些“不得不说”的个人感受. 语文课本


2008年,我在江苏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分数高出本一录取分数线13分,不上不下,不高不低,上不了一流大学,上二流大学又有些不甘.受益于江苏省的出分后报考、平行志愿政策,我在第一第二志愿均未录取之后依然没有滑档,被南京一所财经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录取.虽不是自己最初的梦想,但好歹是本一批次,作为自小学习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的自己来说,内心基本的虚荣心被满足后才开始明白,这个本用来保底的第三志愿院校,便这样成为我之后四年的所在,根据学校名称选择的经济学专业也就成为我终身无法摆脱的第一学历标签.

四年中,对所学专业兴趣的缺乏让我苦恼不堪,自小养成的好胜心理又逼着自己硬着头皮往下学,竟也年年不落地拿了奖学金.每每看着还算不错的成绩单,便会在心里想着,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或许这就是该热爱和从事的事业,只是内心无法克制地想念一门名叫“语文”的课程.

总是想起小学时候的暑检测,因为家在农村,没有兴趣班也没有游乐场,常常是自己一个人呆在屋里看书.儿童的天性总是喜爱故事的,家里又总是缺少花花绿绿的课外书,于是语文课本成为唯一的消遣,那里的故事总是简短,也总是教人道理,却让我爱不释手.自己的语文课本看完了就去哥哥姐姐的书包里拿他们的,他们的也看完了就去装着乱七八糟的箱子里柜子里找,偶尔就能翻出一两本他们用过的语文书,或者是“作文选”之类.“作文选”是那个年代小学生特有的书籍,每次作文课会拿出来抄一段,平日里又扔在一边,这都成了我的“宝贝”,我常常被里面的作文吸引,在角落里一坐就是半天.印象中总是夏日漫长的午后,整个村庄好像都在睡午觉,我缩在自己小床的一角,捧着一本小书,一行一行,一遍一遍地读那几本书,伴随着家人均匀的鼾声.有时也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读后感”,先是学校老师要求的那种“标准格式”,再后来就是自己随便的“写写画画”,不知不觉间竟也积攒了十来本.

我不知道儿时的这段“读语文课本”的经历是不是为自己后来对“文学”的痴迷有影响,但起码那段时间,我是满足而快乐的. 日记

从小就有记日记的习惯,从小学一年级用拼音替代不会写的字,到今天随手在写下几句不成诗的“诗”,我的日记陪伴我走过了所有求学生活;从“热火朝天”的大扫除描写到青春期的第一次悸动,我的日记见证我所有的成长.然而它最重要的功能,或许在于对自己一些想法与感受的记录.学前班的小红花,小学的黑板报,中学的艰难岁月,大学的迷茫时光,对父母的矛盾心理,对社会黑暗的义愤填膺,对一本书一部电影的感动,日记给了我一个发泄的渠道,也给了我一口汲取清泉的古井.我在这里对着纸笔倾诉,也在这里获取挫折中奋起的力量.

日记培养了我书写与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培养了我最初的对于文字的感情. 经典名著

初三那年,学校对面开了一家小书店,老板正是我们的师母,于是我们成了可以免费看书的一帮顾客.也是在那里,我读到一套“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一次读到《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这样的“大作品”,也第一次知道“文学”原来不是语文课本,不是日记.

我对这个小书店如痴如醉,对这里为数不多的几个书架恋恋不舍.在这些书里,我看到了这个小镇之外的世界,甚至看到了这个国家之外的世界,看到了自己所处环境的狭小,看到了自己“思想所及”的浅薄.

文学(如果这个时候我知道了什么是文学的话),或者经典名著,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外界的门.从那年开始,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上学,父母所谓的“出息”是什么含义. 宗璞

高中三年,挣扎在祖国应试教育课堂上,百般煎熬,万般忍耐.偶尔偷闲读一段“经典名著”,每晚洋洋洒洒写一篇“日记”,还有每天最轻松惬意的“语文课”,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我生命早期自认为的与“文学”有关的三个媒介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与安慰.

2008年,一场略带遗憾的高考将我送入财经院校,将我与“经济”生生连接.数学的枯燥,图形的复杂,还有各种市场、营销理论让我苦不堪言.当我处在困顿难过中,我想念“语文”,庆幸还有“经典”,还有“日记”.

大学,加入了一个文学社,读书、出游、交流,在第二年竟当起了社团负责人,征稿、办社刊、诗歌朗诵,硬生生把一个财经高校的文学社办得风风火火.还联络其他学校的文学社组成“高校文学联盟”,制定章程,发行刊物.那会儿觉得自己特别像“五四”青年,奔走呼号.只不过那时的自己不是为国为家,只是为了一点有关“文学”的小小梦想.

“文学为志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也是在这段时间,开始偶尔在网络上发表一些日志,常常引来同学朋友的诸多评论,这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由衷的快乐.这也鼓励我继续阅读,继续“码字”,继续与那些与我“共鸣”的朋友交流互动.若我的哪句话给了别人一些启迪,或者自己看到某些句子有某些想法,内心也总有种欣喜和感动.我很庆幸此时与宗璞的“相遇”,让我将这种欣喜与感动具体化、深刻化.

与宗璞的“相遇”仅仅是一篇散文,或者说是一句话.“若能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增添一点抉择的力量,或仅只减少些许抉择时的痛苦,我便心安.”我忘了看到这句话时的具体天气,但我却确定且毫不夸张地说,好像真的“整个世界亮起来了”.从那以后,我对“文学”再也没有了丝毫的动摇与怀疑,这就像自己一直郁结于心却无法表达时,有个懂你的人用了极为贴切的词句说出了你想说的一切.于是,在毕业的去向,前途的规划和父母的催促与身边同学的“充电准备”一起向我袭来时,在有着“热门”称号的经济学和被评价为“边缘化”的文学之间,我作出了毫不犹豫的选择. 以文学为志业

2012年,我参加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作为跨专业、跨学校、跨层次的三跨考生,很幸运地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录取,也直到这时,才真正开始自己的与“文学”相知相处的日子.

几个月来,奔走在各位老师的课堂,除了越发觉得自己浅薄,加紧看书之外,也不断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开始不断修正和加深自己对于“文学”的理解,对于“文学”外在与内在的探索.而宗璞老师的“理想”亦成为我的理想,成为我今日上课、阅读、写作、发日志甚至生活的最大动力.或许最后的最后,我并不能真的给多少人力量,并不能真的给多少人减轻痛苦,但在这“最后的最后”到来前,我会一直在路上,也起码解救了自己.

杨老师在谈到“志业”一词时认为,“把这个志业理解为职业和理想、创造的结合”是恰当的.同时也说,“以文学为志业意味着我们并不满足于做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专家,或者是做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之类的东西,而是要回到某种起源性的东西.在这个起源,文学更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个人在这种生活的状态中与这个社会发生关系,其认识世界和历史的视角自然也与众不同”.身在“文学”的起点,我不知道自己这个“半路出家”的后来者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否做到杨老师所说的“结合”,能否达到那样的“状态”,但我想我会带着我对于“语文课本”的回忆,带着对“日记”眷恋,带着对“经典名著”的盲目崇拜,带着宗璞老师的“理想”,向着“志业”努力,又或终身无法达到,但也必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责任编辑 师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