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江西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点赞:33568 浏览:1563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江西儿童文学创作始成气候,并迅速发展,展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观.在特定的时代风潮、地域文化中,江西儿童文学确立了其基本的审美品质,即情感之美、游戏之美、稚趣之美.本文试图从儿童文学的审美性和少年儿童的精神特征这一角度入手,来探析和概括新时期江西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关 键 词 : 儿童文学 美学 游戏 稚趣

中图分类号:I207.8 文献标识码:A

五四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开始萌芽,在几代作家的精心呵护下,浸润着世界儿童文学遗产的营养,中国儿童文学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大树.作为这棵树的一个重要分枝,江西的儿童文学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时代背景下就已发展起来,80代始成气候,并很快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观,不仅儿童文学创作队伍逐渐壮大,而且出现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作品.如傅汉清、殷定生合著的长篇小说《井冈之子》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建国三十五周年优秀文艺作品奖”,孙海浪作词的少儿歌曲《井冈山下种南瓜》(颂今作曲)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等等,新时期江西儿童文学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成绩骄人.在特定的时代风潮、地域文化中,江西儿童文学也确立了其独特的审美品质,即真挚率真的情感之美、生动活泼的游戏之美、快乐单纯的稚趣之美.本文试图从儿童文学的审美性和少年儿童的精神特征这一角度入手,来探析和概括新时期江西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一、真挚率真的情感之美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适合少年儿童欣赏的艺术形式,具有直观形象、以情感人、愉悦身心的美学特征,这与幼儿的情感特征相契合.在儿童文学的艺术园地里,时时散发出一种至真至纯的人性美的馨香.这种人性之美,是以爱为原点,由爱而生发出和谐与美丽的.基于“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的审美观念,江西的儿童文学作家写出了大量蕴含着丰富情感的儿童文学作品.

在这些作品的艺术空间里,处处浸透着温馨的情感氛围,呈现出对于自然的眷恋、对于亲情的赞美.正是在这些对于自然美和生命美中所体现出来的细致入微的爱的情怀,飘散着默默的温情,滋润着一代少儿读者的心灵.

首先,江西儿童文学作家深谙儿童的特点,其作品的触角总是伸向趣味盎然的大自然世界、动植物世界.一些富有纯粹自然趣味、儿童趣味、生命趣味的作品脱颖而出,卓然独立,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景胜地.在当代江西儿童文学作家孙海浪、郑允钦、曲一日那些自由灵动、舒缓柔和的儿童诗、儿童散文中,甚至在夏夜、梦幻、春光、雨雾、琴弦、虫声的诗意型童话中,都能感受到一种通达人心的澎湃的爱.

幼儿审美水平不高,加上自我中心的思维,常将主体感情投射到外在事物上,尤其是投射到动、植物身上.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儿童文学世界里永远不缺夏夜冬雪、秋虫山精、狐狸老虎、小花小草等自然景观和动植物形象.如郑允钦创作的《树怪巴克夏》,写的是一棵果树上结出了一个动物巴克夏.巴克夏不但能在天上飞,还能在水里游等巴克夏其实是儿童自我形象的理想化身.又如曲一日写出《狐狸艾克》系列寓言后,狐狸艾克便一直活跃在寓言世界里.艾克是一只讨人喜欢的狐狸,它表现与众不同,有着鲜明的个性,它精灵、睿智、滑稽,常常令人捧腹.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通过对狐狸艾克的描写,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茅盾在30年代便提出,儿童文学“应当助长儿童本性上的美质――天真纯洁,爱护动物,憎恨与同情弱小,爱真爱美等等等.”江西的儿童文学作家们通过艺术的形象化的审美愉悦来陶冶和优化儿童的精神世界,经由超越道德说教的审美感染力,谱写了一曲至纯至美的爱的赞歌.

其次,对情感美的渲染除自然之爱外,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上.其中既有温暖的亲情、友情,也不乏人与人之间的同情.

儿童文学的爱,“不是狭义的爱(如情爱、),而是广泛意义上的爱,这种爱,既是一种情感、精神,更主要是一种气质、素养和文明,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在和外在相统一的道德结晶.这种高尚的、闪光的、纯洁的爱,应该渗透在我们所有文学作品、包括儿童文学作品中去.”彭学军的《你是我的妹》描写了两个家庭中几位半大的女孩儿,在苗家山寨中发生的故事.这里有 “我”、阿桃、妹、老扁等几位女孩之间生死不渝的亲情,有阿桃与龙老师清纯而忧伤的感情等作品从生活出发,字里行间透出一种隽永、纯粹、无私的撼人心肺的感情力量.

张士桢的《漩涡》是一部富有青春朝气而又有深刻社会意义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在“”中一个优生变差生的感人故事.作品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教育变化和新时期校园生活新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90年代初,作家孙海浪创作了中国青少年社会问题三部曲:《中国小太阳沉浮录》、《倾斜的童工世界》和《离异家庭子女的自白》.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同情心,关注成长,探索少年心灵成长,给读者一种震撼和启示的力量.

叶圣陶在《文艺谈》中提出,创作给儿童的文艺作品要“对准儿童内发的感情而为之响应,使益丰富而纯美.请略为申说:感情的熏染,其活力雄于智慧的辩解.”江西儿童文学正是以这种最温暖人心的感情深化、亮化和美化着少年儿童的精神生命.这也正是儿童文学“人性美”价值意义的具体真切的体现.

二、生动活泼的游戏之美

游戏是儿童的本性,饶上达在《童话小说在儿童用书上的位置》一文中谈到:“儿童最显著的活动,便是游戏,无论是哪一种动作,精神的或身体的,处处都含有游戏的分子.”可以说,游戏性是少儿的快乐之源.游戏性即是让孩子们通过文学将压抑的、受到局限的痛快地得以释放,达到一种精神补偿.

儿童文学的游戏性,首先就体现在想象力.鲁迅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只有在儿童文学里,在由艺术幻想创造的语言的世界里,儿童的这种自由天性与想象力才能感到如鱼得水般的全身心愉悦和满足.因而,儿童文学审美创造无论在什么时候,总是与想象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们较早是在童话这类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有意识地开发这种生机勃勃的个性资源,营造了充满活力和谐趣的美妙世界.一批江西儿童文学作家根据幼儿天生具有情绪情感容易被激发的特点,刻意在作品中勾勒感性形象和艺术情境,营造情感氛围,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幼儿丰富的审美想象.在开发想象空间方面,郑允钦走在了江西儿童文学作家队伍的前列.他童话中的叙述语言、人物形象、作品情节、童话构思都带有很强的游戏精神,他笔下的小蛇索索米淘气、顽皮,却心地善良.它不愿钻到泥土里过冬,就向暖和的城市走去.半路上被冻成了一根冰棍子.老公公把它当作拐杖拄回了家.从此后,它就和老公公一起生活,到马戏班演出,赚钱赡养老公公.

其次,儿童文学的游戏性,还体现为戏仿性.江西儿童作家非常重视儿童文学的游戏品格,在创作实践中力求把儿童文学的游戏性与现实主义生动活泼、自然和谐、丰富深刻地契合,而不是简单生硬地结合,以期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儿童文学的接受主体主要是儿童,因此,儿童文学必须根植于儿童的心理情感底层,必须是儿童天性的一种艺术显现才能长久地活在小读者的心中.江西儿童文学作家深切地了解这一点,他们寓言故事里“拟儿童化”的动物大多带有顽皮的孩子气.如曲一日的《狐狸艾克》寓言一问世,艾克的形象便深入人心.他塑造的狐狸艾克一反传统寓言世界里狐狸狡猾刁钻的单一的性格特点,不仅写艾克留有狡猾的坏毛病,还突出了它的聪明、机智、滑稽、善辩.

江西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闵小伶的幼儿作品贴近幼儿心理,表现儿童喜好成人世界,追逐新奇变化,天真烂漫的心性,描写了不少动物“拟儿童化”的作品,写得妙趣横生,让人捧腹.她的《乌龟格格》更是带有戏仿的成分.

可以说,游戏性的内容给江西儿童文学带来了活泼的谐趣美,乐的精神正是儿童文学赢得孩子青睐的重要元素.无怪乎有人这样评论:儿童文学中游戏的存在与设置就像一扇在现实与想象间自由穿行的门径,是我们认识童年生命本质、探访儿童文学美学特质的可靠介质.

三、快乐单纯的稚趣之美

儿童文学指向普遍的童真世界,它沟通着童心、童趣,倾诉儿童身心成长的共通性体验,它所展现的童年梦想式的稚趣美的艺术境界往往令人流连回味.

对童心的关注首推儿童文学家陈伯吹.他在60年代就提出了童心论的观点,他说:“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需要指出的是,“儿童文学中所提的‘儿童世界’并非是纯然由儿童组成、与成人世界隔绝的“儿童王国”,而是指包括儿童所能感知、想象、理解的成人世界在内的整个人类的世界.”

新时期江西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儿童文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新世纪江西儿童文学创作,有不少是从儿童视角出发,形象地描绘儿童生活情趣,把儿童快乐、天真烂漫和充满好奇的心理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在作家的笔下童心世界是最美好的,也是最令人鼓舞和向往的.他们描摹大自然里的花草树木,森林里的小动物,等等,都不仅仅为了写景状物,也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美好感觉,更主要的是为了从个人维度来展现童心世界.

童心是一片尚未被异化的精神空间,在那里,长着人类精神的希望.儿童眼光、思维、心灵比成人更单纯,因而他们更获得审美快乐.很多儿童文学作家都力图呈现儿童快乐的心灵状态,或追求儿童作品的快乐效应和趣味性,所以他们笔下的儿童文学文学作品一来表现了儿童的快乐体验,二来也表现了童心世界天然的情趣与韵致.如童话中的草木虫鱼也都洋溢着浓郁的“幼儿味”,儿诗更是散发出幼稚的“小不点儿”的气息.江西儿童文学作家杨坚的小诗《晨捕》:“晨光撒下金丝、银线/镶嵌在清清的湖面/调皮的浪花咬着一双双脚丫/孩子们嘻嘻哈哈来到湖畔/呼啦啦撒开渔网、挥动鱼杈/好像一阵阵暴风雨翻卷/等啊,他们捕获了小小的希望/把金色童年装进鱼篓里面等”诗人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描绘一幕钓鱼的情景,揭示了孩子们金色童年的欢乐,别有一番儿童情趣.这首诗形象清晰,画面优美,动词的使用非常到位,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动感色彩.“调皮的浪花咬着一双双脚丫”、“把金色童年装进鱼篓里面”,诗人借助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表达出了孩童天真烂漫的性格特征.由江西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孙海浪作词的儿歌《井冈山下种南瓜》虽是一首红色歌谣,却也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且极富儿童情趣.

追忆童年梦想是很多儿童文学作家的写作体验.他们的作品与其说是完全站在儿童立场,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不如说是作家留恋童年,梦想回到童年的状态,体验儿童快乐与单纯生命的幸福感.因为童年的快乐不但是成年人的希望,而且也是童心世界受到自然滋润的前提.

新时期江西儿童文学不仅体裁多样,意境广阔,而且萌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独具特色的美学特征.希望通过笔者对这一特征的梳理与概括,能够对江西建构富有现代品味的审美格局提供参考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