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点赞:5180 浏览:163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小班与大班相比,不仅学生数额减少,更重要的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小班的教育优势主要体现在师生交往的频率高,学生活动的密度大,教育过程的效果好,而这些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小班化教学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由于交往的频率更高,师生之间更加亲密无间,这样小班化教育模式给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培养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关 键 词 : 小班化 教育活动 学生心理影响

目前班级学生数普遍偏多,特别是农村的中心小学,有的班级学生数已突破80人之多,这绝对有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国外基础教育调研报告》(第185页)中有这样一段话:“克林顿总统在1998—1999年的财政预算中,提出拨款120亿美元,用于招聘10万名经过培训的新教师,从而将小学1—3年级每班的平均学生数从现在的24人,降低到18人.”美国何以要花费大量财力这样做呢?其用心是明显的:班级人数越少,教学效果越好.师生双方在认识关系上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小班化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一、师生交往的频率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频率”是指事物在单位时间内出现的次数,在这里指教师和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相互交往次数.小班的学生数额、组织形式都不同于大班,这样就给师生加强彼此的认识与了解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教师能在单位时间内更多地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学生受教师辅导的机会明显增多.一个教师如果要在一节课内照顾五六十名学生的学习,无论时间或精力上都是有困难的,但在小班教学中,教师的辅导工作基本能做到“面向全体”.例如,在小班给学生上课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时,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纷纷拿起课本,各自思考起来.这时,老师会与同学以平等的身份游走于小组之间,细听每个同学发表意见,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出现了什么问题,教师就可以及时予以辅导或纠正,绝不会出现大班教学中,学生需要辅导而教师没有时间,学生需要交流而实际没有机会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各有差异的,教师就是在这种频繁的个别接触中发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学习效率的提高,也促进了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我们曾对班级学生的心理进行过一次摸底调查,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占60.4%,敢于向教师提问的只有10.6%;这说明一部分学生在分班之初个体的心理素质是不容乐观的,而在一个学期的小班化教育环境下的学习之后,这些学生的个体心理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上课学生的举手率是99%以上,而敢于向老师提问的同学则上升了近20%.

小班化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总之,小班化教育不仅缩短了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彼此相互接触、相互交往的频率更高,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师生之间更加亲密无间,这对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好处.

二、学生活动的密度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实行小班化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增加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小班教育为实现这种办学理念提供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可能性.

小班化教育扩大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即在一个不变的空间中通过减少学生的人数,从而降低了其社会密度.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始于1996年的Hutt的试验研究,以后人们相继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社会密度对学生交往的心理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社会密度较少的班级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形成合作的精神.譬如,在实验班的一次辩论赛中,老师根据实验班人数少的特点,将课桌排成扇形“∕/=﹨﹨”,学生按不同的观点自然分为两方,中间为评委席.在辩论会上,全班无一人是被动的观众,全部是积极的参与者,辩论会上,正方、反方唇舌剑,你攻我守,而在评委席上,同学们正襟危坐,俨然就是公正无私的“大法官”.而这样的参与密度,是任何一个大班都不能做到的,在这次辩论会之后,有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等过去我一向不敢在班级发言,也很少有机会发言,而这次辩论会上我有了更多发言的机会,它不仅锻炼了我的胆量,更增强了我学习的信心.”由此看来,小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机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的效果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小班化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的双达性,发展性的理论都直接支撑着“小班化教育”,并从中得到深化和改良.在“小班化教育”中为每个学生构建探索、体验、互动的环境,每个学习者都不再等待知识的传递,而是主动积极地探索、学习.学生得到了体验、感受,从而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小班化教学”虽仍属于夸美纽斯《大教育论》中的班级授课制,但由于小班可以灵活地开展活动,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实现师生互动,因而能使学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挥,个性特征得到张扬,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个人能力得到培养.

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小班中,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刚进班的时候,从不举手发言,也不主动和同学与教师交流,整天沉默不语,心事重重,处处表现出很强的自卑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把他作为个案加以观察.由于在小班教学中,人数较少,每个学生都必须随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再加上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和因人而异的培养,一个学期之后,这位同学的性格有了一些变化,自信心也明显增强,不仅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而且能主动地与同学和老师交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怎样合理运用交往方式,沟通师生情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怎样充分利用资源,有针对性地教学,使每个学生都享受优质教育;怎样在课堂中因势利导,进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张扬学生个性;已经成为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摸索,寻求圆满的解决方法,是教师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