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新闻写作教学的改革

点赞:15658 浏览:690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当前地方院校的新闻写作课在教学上存在课程目标模糊、课时偏少、理论与实践课时设置不科学、教学内容陈旧以及教师在教学上存在“满堂灌”和缺乏实战经验,无法更好地运用案例教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课程设置以及教师课堂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图为地方院校新闻写作教学的改革添砖加瓦.

关 键 词 :教学改革;新闻学;新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99-02

《新闻写作》因能为学生校园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切实的帮助,为走向社会从事新闻工作打下基础,不仅是新闻专业学生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业务课程,也是当前许多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文秘专业学生开设选修的一门课程.然而,一些地方院校新闻写作在课程方面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课程培养目标模糊.不少的地方院校对新闻写作课从属的学科界定不是很清晰,导致制定的课程培养目标较模糊.事实上,新闻写作就其知识的本质而言, 它不是理论学科,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课程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技能,在课程设置中要突出技能性和操作性;二是课程总学时偏低.不少院校新闻写作课程多为64学时,安排一个学期讲授,难以凸显新闻写作课程在新闻专业中的核心技能位置.在总课时上,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设置不科学,理论授课的课时远比实践课时要多,甚至有些没有明确安排实践课时;三是课程内容陈旧,教材仍以纸质媒介的消息、通讯为教学的两大模块,而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的写作比重明显不足,这与当前飞速发展的新闻行业的实际情况差距较大.

此外,专业教师在教学上也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仍以传统的“满堂灌”教学为主,学生所学的新闻写作知识与能力脱钩.在当下的地方院校新闻写作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讲授理论的情况.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束缚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转化为可以直接运用的业务能力.二、教师自身缺乏新闻第一线的实战经验,导致课堂教学没有丰富的案例,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曾说:“改革中国的新闻教育,首先要对新闻学有一个开放和诚实的认识: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新闻学需要的是实战和实践.”当下,不少地方院校都会遇到招聘新闻专业教师难的问题,因为有丰富经验的媒体工作者由于职称或者学历等问题无法进入高校,许多新闻专业的老师大多是硕士毕业直接进入院校任教的,缺乏在新闻第一线的实战经验,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上也就没法充分地利用丰富的实践案例来言传身教地进行教学讲解.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在教学上的实际经验,谈谈对新闻写作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课程培养目标

明确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能为课程的培养目标,突出和加强新闻写作的技能性和操作性;加大新闻写作课程的总学时,安排120个学时以上,在两个学期学完;调整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比例,实践环节达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教学改革结合

课程内容围绕课程目标,压缩通讯写作,加大深度报道、网络新闻写作等内容,把新闻业界最新动态和课本内容结合起来.

三、培养新闻写作能力

新闻写作的实践性很强,课堂组织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们在底下疯狂机械地记笔记.笔者在新闻写作教学中采用了几种培养新闻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经过尝试,认为这些方法是教师改变“满堂灌”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1.案例教学.所谓的案例教学就是把现实生活发生的新闻案例引进新闻课堂,在特定条件下,由老师和学生在新闻事件中扮演不同的新闻当事人,模拟新闻事件的情景,从而引导学生在真实或者接近真实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及评论等新闻活动中增强新闻技艺.在新闻写作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用鲜活的案例代替枯燥的教材,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理论的抽象,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案例情景模拟,在模拟中学会思考、认真评价案例,并针对案例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教师的一步步指引下,自觉地掌握了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

笔者认为在案例教学法运用的过程中,教师需注意的是,所选取的案例既要是关注国内外的经典新闻报道,也要强调案例的新闻时效性,如果教师常把一些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引入课堂,不仅能充分体现新闻之“新”的写作特点,体现新闻的时效性,同时可以促使学生学会关注各类媒体的新闻报道,主动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思考,与社会舆论保持一致的步调,这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2.讨论式教学.讨论是师生、生生间的一种交流活动.讨论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进来,让课堂互动起来,由被动变主动.将新闻带进课堂进行讨论,既能够延伸和扩展课本的内容,又能够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新闻写作的很多内容,通过讨论和切磋,学生会增加感受并加深理解.比如,新闻写作的原则、消息和通讯的区别、各种媒体写作方法的区别等,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共同讨论,老师不是满堂灌,而重在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解答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在讨论中得到加强.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地方院校新闻写作教学的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设定工作环境和过程让角色模拟者在模拟的情景中完成工作任务,表现自己的才能,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笔者认为在新闻写作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对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能起到强化的作用,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在教学中针对一些特定的教学内容比如事件性消息、专访、新闻发布会等新闻写作均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通过模拟示范、模拟操作等课堂环节,把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与课堂实践同步进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实际操作的技巧. 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地方院校现有的进人机制在短时间内难以引进大量高学历、强实践的人才,这种情况下,专业教师向“双师型”人才转变变得尤为迫切.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进入新闻机构学习或顶岗工作的机会,充分熟悉自己课程范围的业务操作,同时了解业界实践的新动向和新知识,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去.此外,为了解决当前实践教师缺乏的情况,可以聘请新闻机构的资深记者、编辑和管理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参与到教学中来,邀请他们到校开展学术讲座,让学生与业界人士“面对面”,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前沿.既实现了师生与媒体的零距离接触,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五、抓住校内实践环节,实现理论课堂延伸

新闻写作重在写作实践,因此,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抓住校内实践环节,组织学生成立采访小组,利用课余的时间,在校内展开采访活动.其实校园生活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每天发生的事情丰富多样,有学术会议、有文体活动、有学生团体活动、社团活动等,这些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好的采写线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分别采访不同的事件和人物,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题材、多体裁的采访,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利用采访的素材选择报道的角度,写出一篇篇有专业水平的新闻稿件.写作完成后,鼓励学生多投稿,可以尝试先在校园媒体投稿,继而向校外媒体投稿,通过这些途径,实现新闻写作理论课堂的延伸,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以往传统的考试方式都是让学生背背书考几道理论题就过了,为了凸显新闻写作的实操性,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可以通过三部分进行考核:一是平时的课堂成绩,包括课堂上的案例模拟,课堂讨论等取得的成绩;二是学生向校外媒体投稿被采用的成绩,这个考核成绩主要是为了鼓励学生多写作,新闻写作只有通过多写多练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媒体录用稿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稿,学生多次尝试之后必定可以通过总结不足较快地掌握新闻写作的技巧;三是期末的考试成绩.三者结合的考核方式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