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赏识自己的孩子吗?

点赞:4851 浏览:173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怎样赏识自己的孩子

A市实验校高中部心理咨询中心的林老师最近遇到两个个案都和父母的赏识教育有关,林老师认为这两个个案正好反映出当前中国父母教养方式中存在的两种较为极端的问题.

个案一:高一班主任陈老师班上的学生王强是一个听话且认真完成学校功课的乖学生.但是一学期之后陈老师发现,无论该学生怎样刻苦努力学习,他的成绩依然平平.陈老师决定找王强谈谈心.

你会赏识自己的孩子吗?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赏识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陈老师:“王强,我看你平时上课都积极,下课也很认真,是一个很努力用功的学生.”

王强:“陈老师,你千万别表扬我,你一旦表扬我,我就会翘尾巴,成绩就会下降.”

陈老师很疑惑地问:“表扬就会翘尾巴?这是谁告诉你的?”

王强:“从小我爸妈就这样告诉我的,所以他们也从来不夸奖我.”

听到王强这番回答之后,陈老师觉得王强学习上的问题可能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因此她找到了林老师,希望林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给王强一些指导.

个案二:高二学生玲玲的母亲吴女士找到林老师.吴女士告诉林老师,她和丈夫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女儿玲玲的成长.自从玲玲出生后,全家人阅读了各种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关的书籍,吴女士也非常强调要对女儿进行“赏识教育”,将女儿培养成自信自强的孩子.但随着玲玲年龄的增长,吴女士发现女儿的确表现很自信,但是她的脾气却越来越坏.特别是上了高中以后,如果不及时表扬女儿,或者表扬效果让女儿不满意,玲玲就会大发脾气.令人堪忧的是,在家中听惯了好言好语的女儿,在学校完全无法接受任何善意的批评.


心理因素和策略因素

以上两个案例分别反映了缺乏赏识教育和没能正确赏识教育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专家认为,失败的赏识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心理因素和策略因素.

在王强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些心理因素是父母赏识教育过程中的阻碍,而这些心理因素可能和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含蓄、谦虚.因此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将“夸奖”和“骄傲”联系起来,认为成功后的夸奖会让人盲目自大,带来下一次的失败.因此父母将“夸奖”“赞赏”当成了影响孩子成长的“恐怖分子”,坚决抵制它们的出现.

而吴女士的案例则反映了赏识教育中不当的赏识策略带来的问题.这一类的问题也是很多父母所担忧的:?“万一我的孩子成为爱慕虚荣,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人,我该怎么办?”适当的赞美与夸奖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是过度和夸大实际的赞美反而会让孩子不能够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现状,过度依赖夸奖,对批评和建议产生无原则的抵触心理.在过度奖励和夸大鼓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两种问题:一方面,会让孩子感受到过多的关注与期望,进而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错误的鼓励和夸奖方式也可能让孩子高估自己能力,不能虚心接受意见,妄自尊大.那么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赏识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呢?

正确赏识才是解决之道

一、改变错误观念

首先,父母要消除对于孩子失败的心理恐惧.有时候,父母会比孩子更害怕失败.对每个人来说,追求成功回避失败是很正常一种心理状态,但这种状态在父母对待子女教育上尤为突出.事实上,每一对夫妻在为人父母的早期都是很好的赏识教育家,因为父母们都不担心孩子失败,也不害怕孩子失败,那时候的父母都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因此,当他们看到学步的孩子跌倒,咿呀学语的孩子乱用词语的时候,并不会指责孩子“你怎么又摔倒了?!”“你说的是什么话啊?!”反而会微笑地鼓励孩子“你做得真棒!”“讲得真好!有进步!”而孩子们就是在这种鼓励与赏识之下逐步迅速成长起来.可惜的是,当孩子越长越大,父母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成长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每一阶段的成长都要经历摔倒和挫折.父母们变得越来越苛刻,也越来越吝啬自己的鼓励与赞赏,这使得孩子的成长反而少了童年的欢乐与温情,甚至逆反和抵触成长.

其次,赏识教育并不是一种工具,它没有目的性,它不是为了让孩子达到父母的目标与期望而使用的一种手段.赏识教育并非一种简单的物质和口头上的表扬,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鼓励与赞美.许多父母认为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学业成绩,所以把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发展的唯一指标.成绩固然重要,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擅长与不擅长,优势与劣势.对每个人的个性特点,父母都应该予以尊重并且予以赏识.尽管现在主流的文化推崇“逻辑思维”“分析思维”,但并不代表“情感细腻”和“富于幻想”的孩子就是不务正业.因此,赏识教育关注的是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才能,而不仅仅是选择性地夸奖和鼓励.父母可以重视学业发展,但也需要关注孩子个性特点的发展,赏识这个独特的生命.

二、学习赏识的技巧

父母的过度提醒有时候是担心失败的表现,反复的提醒与叮咛看起来是好意,但实际上是过度关注孩子的负面问题,这样很可能会传递一种消极的信息,“我的孩子总是马虎”“我的孩子会失败”“我的孩子不行”.父母需要减少负面的消极关注,增加积极关注,强调孩子优秀和成功的地方,增强孩子的确定感与掌控感.赏识教育最根本的奥妙就在于它给孩子传递一种信念:“孩子,你很行!”

赏识教育要强调孩子的能力发展,而不是某次所取得的成绩或成果.能力是个体所具备的稳定的特质,但是成绩与成果则是相对不稳定,它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赏识和鼓励能力发展才能够真正增强个体内在的信心与动力.

孩子取得成功时获得称赞是一种正性鼓励,倘若孩子失败时,父母也能用赏识的目光和语言激励和安慰孩子,那么,孩子的信心和力量会更强烈.

例如,一直以来排名第一的学生这次只考了第二名,比第一名差2分.看起来学生是成绩下滑了,但是懂得赏识教育的父母会在这种时候给予学生积极鼓励.“这一次差了两分,不过,只要我儿子努力一把,下一次一定能够超过他!”

又例如,数学成绩不好的孩子做了十道数学题却只对了一道题.通常情况下父母都会觉得自己孩子太笨了,或者觉得孩子不用功读书不认真学习,这种批评和埋怨反而雪上加霜挫伤孩子的自信心.懂得赏识教育的父母会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他们会意识到孩子不擅长数学的现状,并且鼓励孩子“这么难的题还可以做出一道,我的儿子很有进步!”

赏识教育并不意味不能够批评孩子,但是如果在批评的语句中暗含鼓励的意味,就能够传达给孩子更多的信心,也让孩子更乐于接受错误并改正错误.告诉孩子“你这次的作文写得很马虎,要重写一遍,但我相信,如果你认真写一定会写得很好”.这样的言语不仅提出了让孩子改进的要求,也肯定了孩子自身的能力并且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能够帮孩子树立更为坚实的信心.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赏识.”因此我们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发展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当前的发展年龄来看待他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帮助他肯定自己身上的优点,认识并改正身上的缺点,这样才能够让赏识教育真正帮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责编/宿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