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后反思“六问”

点赞:10141 浏览:435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后反思就是教师教学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检视、对自己的教学体验以及对学生的态度进行反省,它帮助教师从自己每天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笔者认为,语文教后反思应该做到“六问”.

一、问一问文本处理是否正确

文本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情感体验的载体,充分挖掘它的价值和内涵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对文本的处理,教师应该问一问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否正确理解了文本的主旨.

一定要在准确把握训练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和创建性的教学设计.有时在教学设计预设上,教师的想法很多,追求形式,追求课堂的外显效果.教后反思时,才发现原来那些都不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纯粹是为图个“热闹”而已.

因此,教后反思时,务必要审视教学要点和重点是否准确掌握并落实到了教学中去;学生理解中的偏差是否得到有效纠正;学生的价值观是否得到有效的引导.此外,还要审视教学环节是否围绕着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了展开,务必认真审视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来确定环节的设计.

二、问一问情境创设的是否合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运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与融合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因此,教师要对情境创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情境创设是为教学内容怎么写作的.情境应该合适,否则适得其反.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学反思时,应该着力反思教学情境是否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是否激发、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学习热情;是否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了问题意识而积极地参与了学习活动等等.

三、问一问环节安排是否科学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师何时指导,何时参与,何时小结,学生如何分组学习,怎样讨论,汇报采用什么形式等都应做出具体安排.教学环节的安排应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习层面上,把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作为课堂教学重点.教师的“导学”应努力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之中,真正起到启发、点拨、调控的作用.

语文教后反思“六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主学习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因此,教后反思时,应着力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课堂上,教师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哪些知识是教师讲解的,哪些知识是教师指导的,学生学得怎样,课堂气氛如何,以及教学的其他环节是否科学等,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

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教师安排了如下环节:读题――自由读文――教师提问――再读文――小组讨论――汇报――小结.教后感觉教学环节不严谨,收效也不理想.于是反思后,重新设置教学环节为: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朗读课文――深化理解;阅读链接――拓展阅读.从而使教学环节设置趋于合理,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四、问一问合作学习是否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的能力,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一起研究、一起建构、一起创生的目标.

如教学《太阳》一课时,一学生质疑:“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教师马上表扬了他会思考,爱提问题.然后教师对同学们说:“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可是,小组合作学习却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有的同学在读书,有的在东张西望,有的在一起谈笑风生.

一些教师错误地把小组学习视为语文课堂的必备环节,于是千方百计地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把本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强加于学生,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也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这一问题太浅显,学生不感兴趣.如此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大大地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该做点什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教师需不需要关注全体学生是否都参与了合作?是不是需要了解合作的进展情况?是不是需要及时了解个别有代表性的意见?是否需要以平等的伙伴身份参与其中?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后进行一番反思.

五、问一问课堂评价是否恰当

教师的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决定着课堂的气氛和教学效果.

如教学《落花生》一课,小结后,教师请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打算做什么样的人.一学生说:“我要做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的人.”老师情不自禁地评价道:“啊!非常正确.你真是太聪明了,居然和老师想得一模一样.其他同学呢?”

听老师这么一说,本来很多同学举手希望发言,突然间都不见了.后经过反思发现,教师对这样一个会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了终结性的评价,一下子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发言过早地下结论.教师要用变化的眼光从不同角度灵活地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地放飞,从而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六、问一问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上.有时,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教师的一个动作就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等.

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教师在教生字“贵”时,找了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的.一学生站起来说:“贵,上面是虫等”老师急忙止住,转向全班同学:“同学们,‘贵’字上面是‘虫’字吗?”同学们说不是“虫”字.老师告诉大家:“‘贵’,‘中一贝’.大家记住没有?”学生只好附和着说:“记住了!”其实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刚才话还没有说完,于是他坐下后小声嘀咕道:“‘贵’,就是‘虫’字去掉一点下面加个‘贝’字嘛”.显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挫伤.

教师这样不顾实际地妄加评论,不仅伤害了回答问题的学生,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学生能站起来回答问题本身就是勇气可嘉,说明他认真听课认真思考了.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予批评.久而久之,学生肯定不再愿意回答问题了.所以,教后反思时,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伤害了学生.

(作者单位:黑龙江富裕县富路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