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逐中开花的艺术

点赞:5001 浏览:186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从《月亮与六便士》小说的叙述语言入手,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对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进行分析,探寻其性格变化的心路历程,发现他以四十为界碑,走了一条超我自我本我的人格裂变的叛逆旅程.通过对小说思特里克兰德壁画的文本细读,推断出这其实是高更绝望前所画,也是他生平最重要、囊括高更生命哲思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的提炼和影射.本着“画如其人”的理念,从对主人公原型高更的画作进行赏析解读的过程中,看似间接,实则直接通透地用绘画这面闪亮的镜子穿梭艺术的时空,向读者映照出小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关 键 词 :超我;自我;本我;原型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完成于1919年.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一主人公人格裂变的叛逆旅程

同属自然主义大师,与福楼拜酷爱把自己隐藏在作品中不同,毛姆是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大师,“我”在作品中不是主人公,却时时登场.有时冷眼旁观,飘移在故事的上空,有时作为主人公的影子,像幽灵一样推动着故事的进行.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与自己所明确崇慕的“勇莽”保持着距离.戴着作者精神面具出场的是以一种客观冷静、超然物外的医学临床态度审视主人公的生活、剖析他的人生的阿申登,而非大胆无畏的思特里克兰德.生活在威廉那一代,生活在王尔德伤风败俗案可怕观念里的毛姆,尽管内心的精神世界同思特里克兰德相通却仅有无奈的同情赠与,没有勇气挥舞着大刀呐喊.在小说的第一章毛姆就以第一人称“我”,对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进行了绝妙大胆的诠释:“一个艺术家画家也好,诗人也好,音乐家也好,用他的崇高的或者美丽的作品把世界装点起来,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意识,但这也同人类的性本能不无相似,都有其粗野狂暴的一面.在把作品奉献给世人的同时,艺术家也把他个人的伟大才能呈现到你眼前.”①“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是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一位热心的崇拜者,如果他想为思特里克兰德涂脂抹粉本来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但他的目光敏锐,一眼就望穿了隐含在一些天真无邪的行为下的可鄙动机.他既是一个艺术研究者,又是一个心理病理学家.他对一个人的潜意识了如指掌.”②字里行间明明白白地透露出毛姆对精神分析学说智慧的领悟:“自我是通过知觉意识的相似度检测而为外部世界的直接影响所改变的本我的一部分,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它是对里比多的随心所欲实行限制约束的检查员,按照现实原则压抑因本能而导致的不顾一切的冲动,以阻止其随便进入意识.通俗来讲,自我代表理智审慎,而本我代表处于混沌状态尚未驯服的,它按避苦寻乐原行动.”③毛姆无疑是欣赏让本我随意放纵逃避自我约束的人生状态,他自己大半生逃离英国本土,游历各国,穿梭各种女人,甚至男人之间的逍遥享乐生活佐证了他的人生态度,而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更令翩翩于名利灯下、水晶舞池中的毛姆自愧不如,顶礼膜拜.毛姆与其顶多算是换了几位舞伴,却始终未曾离场.把镜头拉近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他走了一条超我自我本我的人格裂变的叛逆旅程.

(一)四十岁前的超我

有许多看似不容的性格特征,诸如勇猛与胆怯,高傲与谦卑,冲动与冷静往往会奇妙地糅合在一个人身上,形成其性格的多面、多棱组合.当他担任证券经纪人供养着一个沉迷结交小资文人的妻子和拼命接受学院教育向上流社会攀登的女子时,在所有人的眼中,尽管毫无特色,平庸地不如烛光下的剪影,却是正派地走在社会道德的钢丝上,没有人为他喝彩,也没有责难,根本就没有人注意这个焦点之外的普通人.文中“我”第一次向朋友问起有没有一位思特里克兰德先生的时候,朋友没有耐心地说他只是个证券经纪人,没有什么风趣,便不愿再提.当“我”在思特里克兰的妻子前第一次提起他的丈夫时,思特里克兰德夫人轻飘飘地揶揄他的丈夫一点儿也没有文学修养,是个十足的小市民.在思特里克兰德夫人的晚宴上,千呼万唤的思特里克兰德终于出场了,在“我”的眼中,端详他的外貌都嫌浪费了时间,他的首次登场是黯淡无光的,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他生得魁梧壮实,手大脚大,晚礼服裹在身上有些笨拙,给人的印象多少同一个装扮起来参加宴会的马车夫差不多.他年纪约四十岁,相貌谈不上漂亮,但也不难看,因为他的五官都很端正,只不过都比一般人大了一号,所以显得有些粗笨.他的胡须刮得很干净,一张大脸光秃秃的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他的头发颜色发红,剪得很短,眼睛比较小,是蓝色或者灰色的.他的相貌很平凡.等他可能是一个令人起敬的社会成员,一个诚实的经纪人,一个恪尽职责的丈夫和父亲,但是在他身上你没有任何必要浪费时间.” ④一个不想让你在他身上浪费时间的人并不意味着不受欢迎,让人反感,只是如一杯温吞吞的白开水,索然无味.此时的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辛勤赚钱养家的规矩男人,臣服于超我的统治之下,表现出道德化了的自我,传统道德的枷锁牢牢封住了他的生气和活力.巧的是在欧•,亨利笔下的《财神与爱神》中也有一个证券经纪人,沉迷于金钱的逐利,忘却了自己新婚的娇妻,竟在新婚第二天再次向妻子求婚,轻易得到了原谅和美满的结局.中产阶级的小妇人,即小资,也许不会离开一个老老实实无趣的男人,即使他忘了自己是谁.有趣的是,这样的女人不会容忍一个沉醉于画画拒绝养家的男人.思特里克兰德夫人就是这样.据我对毛姆生平资料的分析,被毛姆百般嘲弄爬满了中产阶级女性所有发霉斑点的思特里克兰德夫人,身上无疑有着现实生活中毛姆夫人西莉的味道.在毛姆的眼中,她同西莉一样,矫饰虚伪,经历更是西莉的翻版,编造出一个荒谬的以思特里克兰德为主角的私奔剧四处上演,为自己经营的打字工作室招揽滚滚客源;同毛姆离婚后,西莉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室内装潢设计师并四处宣扬毛姆同她离婚的不齿原因博取同情.后半生对女人的莫名憎恨一直缭绕在毛姆的作品之中.


(二)四十岁后的自我

在思特里克兰德已经跨越过四十岁不惑的关卡后,他豁然惊醒,人活在世界上,是为了放纵一切高尚、豁达的、合理的欲念,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幅度,现在是他放手去扩宽的时候了.自我终于冲破了社会道德的火山,喷洒成一片艺术的滚烫岩浆,燃烧了思特里克兰德所有的意识,在斑驳的画布上嘶鸣,滚烫滚烫.当“我”受思特里克兰德夫人的嘱托,试图说服世人眼中昏了头中了邪的思特里克兰德重返俗世、回头是岸的时候,样子邋遢却精神抖擞的思特里克兰德决绝不屑地告诉这位受蒙蔽的说客:“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思特里克兰德的语音里流露出某种热忱,我不由自主地被他感动了.等他坐在那里,穿着一件破旧的诺弗克上衣,戴着顶早就该拂拭的圆顶帽,我真不知道一个陌生人会把他当作什么人.”⑤为了追逐心中的月亮,思特里克兰德将自己从已经扎根生长大半生的糜烂世俗的土壤中连根拔起,潦倒的生活,灰暗的名誉是根须淌下的滴滴鲜血,疼痛丝毫没有钻入他的意识,对艺术的狂热已经烈火熊熊,燃烧了一切.他对世俗生活的离开是自发、主动、潇洒的.相形之下,我国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高唱着“不为五斗米”的归隐,沉淀下来的更多是逃避责任、迫于形势的无奈.思特里克兰德告诉我们,生命原来有多种方式,肉体有多种存放的可能.他并非生活在别处,但明显是在另一个维度里.《圣经》上说,凡是看得见的,都是暂时的,只有看不见的,才是永远的.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穷尽一生所追寻的信仰是否如月亮般明亮,只是宇宙赐给人类可望而不可即的幻象,脚底下随处可见能满足温饱的六便士不值得他一丝垂青.不可否认,在艺术朝圣的过程之中,思特里克兰德实实在在伤害了许多人,他并不是基督,以牺牲自己拯救他人的代价来实现自身价值,而是以牺牲周围人的代价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他抛妻弃子,甚至还夺朋友之妻并冷漠地将其抛弃,女人对他而言只是具绘画模特,离开了绘画,她们在他眼里大概连一管普通的颜料、一幅廉价的画框也不及.真、善、美似乎永远三位一体的混合成一道圣门,放射着道德的光芒,思特里克兰德为了追求艺术的美,毅然绝弃了世俗的善,灰色的恶水晶被世人镶嵌在他的额头.“作家在创作恶棍时实际上是在满足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天性,因为在文明社会中,风俗礼仪迫使这种天性隐匿到潜意识的最隐秘的底层下;给予他虚构的人物以血肉之躯,也就是使他那一部分无法表露的自我有了生命.他得到的满足是一种自由解放的快感.”⑥思特里克兰德无暇正视他所犯下的一系列罪孽,夫人早就应该学会自己养活自己,孩子也够大了不再需要他的照顾.另一位抛弃丈夫跟随他的女子更是连爱字也不曾说过,哪怕她身亡,愧疚和怜悯都滴不出一点.这一切是她飞蛾扑火的自愿,怨不得别人.也许美神是自私独占的,当思特里克兰德陷入她的情网后,心里再不能容下另一个人,在孤单的银色月光下踽踽独行,这些人不幸离他的狂热之火太近,成为他艺术殉道的陪葬.对美神的信仰已经铸成了银色的脚环,在他后半生的每一天,翻腾着血泪和汗水,吟唱着永恒不灭的咏叹.

(三)塔希提岛上的超我

比陶渊明幸运的是,在现实世界中,思特里克兰德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能给自己的艺术之花提供充分养料让其怒放的世外桃源塔希提岛.在野性未开化的南太平洋岛屿上,思特里克兰德和土著人一样住在海边的小茅屋,出门时腰上只围一块布,白天作画、爬山、游泳、捕鱼,夜晚和土著姑娘一起唱民歌,过着最具原始浪漫情调的日子,自由自在描绘原住民神话与牧歌式的自然生活,往日世俗世界对他的牵绊已经是参孙大力士身上的藤条,软弱无力.他是一套麻木有生命力的机械装置,每天早晨输入进食物、酒和颜料,晚上就能生产出一幅油画成品.他作画是因为他不得不,作画可比灵丹妙药更能驱逐他肉体上的痛苦.他可以没有身外的一切,甚至没有凡胎的生命,但是他不能没有这种比他自身更伟大的东西创造的力量和才能,那才是他的生命.“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的幻念和昼梦,它是野心、夸大和的想象的满足.艺术家也有一种反求于内的倾向,和神经病相距不远.他们都需要在自己构造的幻想中实现出于本能需要的,不同的是,精神病人只耽溺于幻想而无法自拔,艺术家则能使幻想返回现实,其途径就是艺术创作,通过创作,将满足.” ⑦“从肉到灵的与社会现实环境对它们的阻扰和压抑,形成两种力的冲突,在两种的力之间,苦恼挣扎着的状态,就是人类生活.人要摆脱这生活的苦境,最好的途径是艺术创作.因为创作是处于绝对自由的心境上,可完全摆脱外界的压抑和强制,使自己的在幻念中得以满足.”⑧对于思特里克兰德,深藏在心底的创作原动力自然不只是性欲,远离尘嚣、自我得以完全迸发的思特里克兰德,艺术之花终于盛开.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倾尽心血在四面墙壁上作画,他在和时间搏斗,对生命的终极思索在壁画上奔流,原始的瀑布在喧隳不已.“他痛苦的一生似乎就是为这些壁画做准备,在图画完成的时候,他那原离尘嚣的受折磨的灵魂也就得到了安息.对于死,他勿宁说抱着一种欢迎的态度,因为他一生追求的目的已经达到了.”⑨原文中能有幸看到这旷世奇作的库特拉斯医生是这样描述他看到这壁画时灵魂甜蜜和苦涩交错的痉挛:“他的画奇异而荒诞,好象是宇宙初创时的图景伊甸园,亚当和夏娃等我怎么知道呢?是对人体美男性和女性的形体的一首赞美诗,是对大自然的颂歌;大自然,既崇高又冷漠,既美丽又残忍等它使你感到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永恒,叫你产生一种畏惧的感觉.等人的最原始的天性地呈现在你眼前,你看到的时候不由得感到恐惧,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⑩

二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的赏析

思特里克兰德的旷世奇作绝不是毛姆心血来潮的胡诌,《月亮与六便士》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画家高更最震撼人心的传记,如果说思特里克兰德在伦敦、巴黎的生活,毛姆自由发挥了一个文学家浪漫的写意,枝枝节节信手涂抹,当镜头延伸到塔希提岛的时候,毛姆转为了忠实的素描,为达到写实,毛姆曾专程前往塔希提岛,实地考察高更的生活环境,还无意中在野地里发现了高更在病中曾在此住过的茅舍,过高更的一些画作.仔细研读描写思特里克兰德壁画的文字,不难发现这其实是对高更绝望前所画,也是他生平最重要、囊括其生命终极哲思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的提炼和影射.文中思特里克兰德的壁画和高更的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有着同样的血液和基因,心灵相通.高更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来了.在我临终以前我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人这幅画中了.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等整整一个月,我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中的人物可说是高更过去在塔希提岛所画过人物的总括.画面右下方是一个刚刚降临尘世的婴孩,三个坐着的女人若有所思,目光迷离,似乎在思索这个新生儿的来源,母体是直接可见的,那终极是什么呢?两个穿紫红长衣服的人在互相讨论着她们的善恶是非.那个不讲究远近法而故意画大了的人,就这样坐在那里把手臂高高举起.的人在摘果子,是善果还是恶果?一个孩子身旁伴着两只小猫、一只黑山羊.一个石制的偶像不是佛家的闭目内省,而是双目圆睁,似乎能看穿未来,神秘而有韵律地举起两臂,想要抓住掌握什么东西.坐着的人侧着耳朵在倾听那偶像的话.画面的结尾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双手抱着爬满皱纹,抽动着悲苦的脸,命运早已失去了鲜活的颜色,坟墓是她的终极去处吗?脚边有一只奇妙的鸟,鸟脚下抓着一条蜥蜴,表示言语的空虚.这一切都静静地发生在森林荫处的小河边.背景是大海,还有邻岛的高山.色调起伏不定,风景自始至终都是蓝色和翠绿色,所有的人物没有巴洛克浴女的丰乳肥臀却有一股散发着原始味道的风韵,带着大胆的橙浮现而出.紧凑而富有韵律的画面,给予人的震撼,已非寓意性的内容所能比拟.

在放逐中开花的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道德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个千古盘桓的命题从人类诞生之际便牵动着人的思绪.远古时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认为众神之王马尔都克战胜了女神梯阿马特,将她的身体一分为二造出天地,又用梯阿马特的主要支持者金古的血液造出了人类.希腊人认为太初只有水,女神尤利诺姆将天空从水中分离出来,并用北风造出一只蛇欧菲恩.尤利诺姆与欧菲恩交配,变成一只鸽子,产下一个蛋.欧菲恩将蛋孵化,从中生出了天体、大地、动物和植物.基督徒认为我们是被上帝在第六天所创造,是上帝的子民,在同他签订的契约下背负着原罪生存.中国人认为我们是女娲用泥土捏出来的,浮游在盘古开辟的天地之间.当我们学会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的法则,开始熟练地利用征服自然的时候,人类的起源依旧是个谜.可惜没有人能揭破最终的答案,只能提供备选答案.有的人将目光过分逡巡在旁人身上,总忘了审视自己;有的人在追逐名利的风暴中贪得无厌,最终被暴风所卷,迷失了自己,恰如为练神功不择手段走火入魔的欧阳锋,永远活在“我是谁”的疑问痛苦之中,纵能摘取天下第一的虚名又有什么意义.伴随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扶摇直上,成千上万曾经活蹦乱跳的动物灭绝,原始雨林消失了,众多和大自然还保持着和谐亲密关系的原始部落为“文明世界”所不容,生气渐渐凋零,昔日淳朴的原始风俗也渐渐随风逝去,印第安人涂满彩色颜料,插着羽毛在广阔平原狩猎的风景不复而在.思特里克兰德是幸运的,他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遇见了尚生活在原始生活状态下的原住民,淳朴简单,玻璃一样透明,在这快土地上,经受了百般磨难、在快乐与痛苦的边缘徘徊的他终于认清了自己,看清了生命的来由和前路,在绘画语言中达到了真理.“仿佛是,思特里克兰德的精神一直脱离了他的躯体无目的地漫游,到处寻找归宿,最后,在这片遥远的土地上,终于进入了一个躯壳.用一句陈腐的话说,他在这里可谓‘得其所哉’.”在熊熊烈火中,他和他的壁画一起羽化登仙,名利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玩意,他从没追求过这些累赘,自然也没有留恋,唯一带走的是临死前作的壁画,留给后人的是无限追思.在他死后,世界艺术大师的桂冠终于迟迟献上,所有生前的诽谤都灰飞烟灭.美神是思特里克兰德一生追求的月亮,没有像苦命的夸父喝干两泽的水颓然倒在太阳的身后.思特里克兰德追上了月亮,化为彩云,用自己的生命给她曼妙的身段上再度披上了一件七彩霓裳,吸引着更多追月的人.

注释:

①②④⑤⑦⑨⑩[英]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牟锐泽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第7页,第27-28页,第63页,第198页,第265页,第295页,第295页,第225页.

③⑥⑧吴立昌:《精神分析与中西文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第263页,第265页.

作者未署名《关于高更》省略/subject/yishujiaoyu/gauguin/pinglun.s,2005年3月20号访问.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 黄莲